AI賽道觀潮 “趁熱”減持外 何消“剪刀差”(上)

2023-07-06 18:40:12    編輯: robot
導讀 去虛火煉真金、徐徐圖之! 作者:聞道 編輯:楊愛國 風品:李玉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千億私募發聲,再挺人工智能! 7月3日,景林資產發布年中投資策略稱,如同汽車取代馬車、計算機取代算盤,人工智...

去虛火煉真金、徐徐圖之!

作者:聞道

編輯:楊愛國

風品:李玉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千億私募發聲,再挺人工智能

7月3日,景林資產發布年中投資策略稱,如同汽車取代馬車、計算機取代算盤,人工智能的大面積應用,會是下一個不可阻擋的技術趨勢。

沒錯,縱覽2023上半年,人工智能賽道無疑當紅炸子雞,不少概念股受到資本熱捧。

不過,最近走勢卻有些清冷。6月21日,A股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人工智能指數大跌4.59%。6月26日節後首個交易日,板塊再跌5.29%,當日跌停或跌超10%個股超30只。兩交易日累計跌近10%。7月5日,人工智能板塊微跌1.13%。

對此,市場態度分化較大。積極者認爲一時調整是上車抄底好機會;悲觀者則預判這是泡沫刺破、個股分化的开始。

孰是孰非,留給時間作答。不過,一些企業的減持爭議操作,注定想低調也難。

01

“花式”減持面面觀

LAOCAI

如6月21日,昆侖萬維股價跌停,市值蒸發150億元,被市場認爲是帶崩板塊的導火索之一。

細觀大跌,主要是股東減持惹的禍:6月20日昆侖萬維公告,持股比11.13%的李瓊擬減持不超3586.86萬股。

重頭戲在於資金用途:爲支持公司業務長期發展,作爲實控人周亞輝前妻,李瓊將減持股份稅後所得的50%以上金額出借給公司,借款利息爲年利率2.5%,借款期限三年。用於支持人工智能領域更好發展。

看似分家不離心,然資本市場是有記憶的,畢竟賈躍亭補貼式套現的前車之鑑讓不少投資者受傷不已。股東變債主,合理不?

次日,昆侖萬維便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向李瓊核實並詳細說明其減持公司股份的計劃及決策過程,公司及相關人員是否存在借助市場熱點操縱股價、配合李瓊減持的情形,是否存在其他違規买賣公司股票情形。

勿怪監管層苛求。作爲A股市場“最靚仔”,AI板塊經歷半年多熱捧,部分概念股價可謂今非昔比。比如昆侖萬維,敏銳抓住機會窗口,在2023年4月宣布即將推出對標ChatGPT的雙千億級大語言模型“天工”3.5。股價隨之乘風而上,截至6月20日年內區間漲幅達217.56%。

風口上的豬“肥”了,自然考驗股東把持力。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23年至少有9家AI公司大股東離婚。最矚目者當屬三六零創始人周鴻禕離婚。

4月4日晚,三六零公告,周鴻禕擬將其直接持有的約4.46億股份分割至胡歡名下,約佔公司總股份6.25%。按當日收盤價20.08元計,分割股票市值近90億元。

而20.08元,也是三六零本輪AI風口下的最高收盤價,離婚公布後公司股價震蕩走低,截至2023年7月5日收盤價報收12.33元。

換言之,胡歡账戶最新市值縮水約30億元。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昆侖萬維上述公告自然讓一些投資者慌得一匹。

回望2021年,資本市場掀起一輪醫美熱,大牛股朗姿股份一度漲幅近700%。期間,公司實控人申東日父親申炳雲高位清倉套現,按當時收盤價計市值約12億。值得注意的是,彼時申炳雲也承諾借款5億支持上市公司發展醫美。

然實際表現市場並不买單,企業股價從71元的高點一路震蕩到當前30元以下,2022年淨利同比減少90.73%,創下近十年最大跌幅,醫美業務毛淨利率雙降,創下四年新低。

聚焦昆侖萬維,截至7月5日40.09元的收盤價,相比6月20日的62.9元,縮水超30%。深入企業基本面,雖然連續兩年營利雙降,2022年資產負債率僅17.18%,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爲8.31億元、8.05億元,似乎並不那么缺錢。

相比之下,鴻博股份的被動減持,同樣引發熱議。

6月12日,鴻博股份發布《關於公司控股股東所持部分股份被強制平倉導致被動減持股份的公告》。控股股東寓泰控股的部分公司股份被財通證券強制平倉,被動減持量158.87萬股,佔總股本比0.31%,合計6311.44萬元。

寓泰控股表示,本次被動減持,違反了此前不減持承諾。寓泰控股及其實控人對上述事項給投資者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不減持承諾源於今年四月,彼時公司實控人發生變更,毛偉、楊凱、黎小林將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並承諾未來十八個月內,不減持其所持股票。

讓市場責難的是,就在5月10日,鴻博股份披露《關於股東部分股份被司法凍結的公告》顯示,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資信狀況良好,具備資金償還能力,不存在平倉風險或被強制過戶風險。

既然有錢爲何還遭強制平倉?

可以肯定的是,2023开年以來,鴻博股份股價太香了。

之所以涉及AI概念,是鴻博股份設立了全資子公司英博數科,並與中關村中恆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英偉達公司共同合作成立北京AI創新賦能中心,开展人工智能科技領域項目建設及運營服務。

衆所周知,英偉達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堪稱全球AI智能龍頭。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鴻博股份股價自然飛了起來。

截至6月13日,鴻博股份年內股價漲幅達465.86%,總市值升至187.53億元。即使經歷上述被動減持利空,仍是高位震蕩,截止7月5日收盤價仍達34.51元。

由此再看上述被動減持,是巧合還是故意?

6月27日,市場剛喘一口氣,減持又雙叒叕來了!龍芯中科公告,四位大股東計劃減持公司股份不超5279.63萬股,佔總股本比不超13.17%。如按收盤價計、按計劃上限減持,該計劃套現不超71.21億元。且四家大股東均是私募基金。

顯然,龍芯中科的減持最顯正常,然減持體量及佔比卻是三者中最大的。疊加企業龍頭地位、減持股東的私募身份,無論是否“趁熱”減持,市場影響不言而喻。

行業分析師郭興表示,減持是股東應有權益,只要合理合法,本無可厚非。然板塊企業若頻頻“趁熱”減持,容易引起市場擔憂和投資者不安,甚至疑慮企業乃至賽道的發展前景,導致誤傷一些貨真價實企業的資本信心。

在A股“摸爬”十幾年的老股民張校銘對銠財表示:A股市場炒作的盡頭就是大股東減持,也是缺乏基本面的上市公司,熱衷蹭熱點原因。畢竟踩對了風口一場炒作下來,大股東能少奮鬥多少年。

簡言之,無論一時調整還是泡沫刺穿,AI人工智能這個賽道依然前景巨大。但要把這門好生意真正做好,還需從業者且行且珍惜。風口終究短暫,只有少數經受住短利誘惑、懷揣核心競爭力深耕、重視投資者回報的企業能笑到最後,消受饕餮盛宴。

02

長坡更要厚雪

 警惕“剪刀差”

LAOCAI

巴菲特的滾雪球理論,被無數價值投資者奉爲投資信條。

長遠計,上述減持只是一時波瀾,能否真正定風波、維持股價信心,還在企業基本面,即長坡賽道外的自身厚雪:基本面夠不夠扎實、內生動力夠不夠強大。

來看龍芯中科,2022年營收7.39億元,同比下降38.51%;歸母淨利5175.20萬元,同比下降78.15%;扣非淨利虧損1.5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70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7.69億元,上年同期爲383.91萬元。

進入2023年,頹態仍有延續。一季度營收1.18億元,同比下降34.93%;歸母淨利虧損7217.92萬元,上年同期盈利3642.25萬元;扣非淨利潤虧損9562.83萬元,上年同期盈利1016.10萬元;

毛利率37.04%,同比下降23.9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5.73個百分點;淨利率-61.12%,同比下降81.1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52.77個百分點。

好消息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1.70億元,相比上年-1.90億元有可喜改善。然貨幣資金卻較上年末減少61.67%,佔公司總資產比下降9.76個百分點;存貨增加15.92%,報告期內,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67%。

如此成績單,是否匹配近500億的市值呢?相比減持,實力基本面的提升或更顯急迫。

昆侖萬維,同樣有類似困境。

2022年營收47.36億元,同比下降2.35%;歸母淨利11.53億元,同比下降25.49%。

好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經營性淨利6.4億元,同比增長112%。

對此,昆侖萬維解釋稱,“投資額增長主要由於部分投資項目期末升值,產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其他非流動金額資產增加,公司2022年未新增大額的投資項目。”

不算虛言。“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平台出海企業”,這是昆侖萬維的一個核心標籤,其不僅是一家互聯網企業,投資業務同樣佔據重要位置。

以2022年爲例,昆侖萬維投資額達104.6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5.59億元增長22.30%。

考量在於,當年投資收益1.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6.65億元減少91.53%,效率效益有無提升空間?

另一廂,投資規模快增背後,2022年昆侖萬維商譽總額達39.34億元。2020年與2021年爲38.12億、37.81億元,持續高企且還有增長。

公开信息顯示,昆侖萬維成立於2008年,以發行頁遊產品起家,2015年1月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上市後,企業便开始不同領域的跨界收購。截至2021年底業務已覆蓋包括社交、娛樂、元宇宙、信息分發、搜索及遊戲等在內的多領域。

2022年12月,昆侖萬維公告稱,在原有投資業務板塊基礎上,增設新能源領域投資業務板塊,形成投資板塊‘1+1’業務結構。

不難發現,昆侖萬維跨界涉及的領域多爲行情熱點,固然是發展信心張力的體現,但頻頻多元化難免有蹭熱做概念、缺乏聚焦點的質疑,尤其結合上述業績走勢,帶來多少改觀改善呢?

2023年一季報顯示,昆侖萬維營收12.17億元,同比增長2.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2.12億元,同比下降43.3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1.66億元,同比下降59.68% ,商譽仍達38.94億元。

即便如此,企業仍在“买买买”路上,2023年6月14日其公告稱,控股子公司Star Group 擬發股收購Singularity AI 全部股權。交易後Singularity AI的股東或其指定關聯方將獲Star Group的 25%股權。

據第一財經消息,Singularity AI可能與公司开發大模型的合作方奇點智源是同一主體。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奇點智源總資產455.97萬元,總負債3917.22萬元,淨資產-3461.25萬元。換言之,奇點智源就是昆侖萬維的收購標的,價值成色咋樣?

6月15日,深交所就收購事項下發關注函,要求說明“打造全球領先的AGI平台的可行性,是否存在迎合熱點炒作股價的情形,並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回復函中,昆侖萬維列出了技術研發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應用實踐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行業政策變化風險等。公司還指出,“AIGC 技術需要持續大規模資金的投入,投資回報慢,如果公司繼續加大投入,預計還會對公司 2023 年財務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至於鴻博股份,提振更顯緊迫:

據深交所問詢函及企業歷年年報,2018年至2022年,鴻博股份扣非淨利爲-0.07億元、-0.14億元、-0.66億元、-0.10億元、-0.88億元,連續五年爲負。

2023年一季度,公司淨利潤、扣非淨利爲-0.18億元、-0.20億元。一家連年扣非虧損的企業,卻靠着AI概念市值翻倍式增長。是否合理、泡沫多少、對企業乃至行業長期發展是利是弊呢?

誠然,看預期下菜碟是資本常態。可說千道萬,還有基本面爲王。上述企業股價與業績間的“剪刀差”,值得警惕。

獨立學者張竹然表示,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的基礎首先是做好自身經營管理,加強基本面建設是首要工作。

中民協元宇宙工委祕書長吳高斌認爲,市值增長需要具備企業內在實力支撐,包括優質的業務模式、強大的技術創新力、高效的管理團隊和健全的投資策略等。過度專注於提高市值可能導致公司過於關注短期業績,而忽視長期發展投資,進而降低未來競爭力和市值。

沒錯,優質賽道、藍海生意往往是慢熱的、長情的。想要真正做好,需要悉心呵護、徐徐圖之。一旦概念蹭熱風起百害無一利。減值之外、市值之外,如何潛心鑽研、盡快練好基本內功,無論傳統龍頭還是跨界追光者都是一道必答題,都有一記精進號角。

唯有此,人工智能的價值雪球才能越滾越大、投資者才會用腳投票,避免大起大落,一地雞毛。

未完待續……

本文爲銠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原文標題 : AI賽道觀潮 “趁熱”減持外 何消“剪刀差”(上)



標題:AI賽道觀潮 “趁熱”減持外 何消“剪刀差”(上)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427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