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8月一定別上“野雞大學”的當 警惕來歷不明的通知書

2023-07-04 18:50:37    編輯: robot
導讀   本周,各省市高考錄取工作將陸續展开。連日來,“警惕野雞大學”的話題也是熱度滿滿。在一份列有390所“野雞大學”的名單中,看似“高大上”的院校實則根本不存在。記者調查發現,無中生有的“野雞大學”,...

  本周,各省市高考錄取工作將陸續展开。連日來,“警惕野雞大學”的話題也是熱度滿滿。在一份列有390所“野雞大學”的名單中,看似“高大上”的院校實則根本不存在。記者調查發現,無中生有的“野雞大學”,在當下已經不足爲患,但其升級變種仍需警惕。

  騙局

  8月前後最爲高發

  陳蓉(化名)的弟弟去年參加了高考,分數不太理想,只夠得上專科。而在等待專科錄取期間,弟弟收到了一封大紅色EMS快遞,裏面是一封黃岡某學院通知書。

  紅色雕花雙層硬卡紙、燙金的字,這份通知書看上去頗爲精美。內容更加誘人,寫着“同意學生就讀小學教育專業”,學歷是本科,學制四年。

  奇怪的是,弟弟根本沒有報考這所學校。只是之前和一位自稱“招生老師”的人加了微信,給了家庭住址和身份證號碼。雖然弟弟已經准備好去自己報考的專科就讀,但家人並不這么想,還打算和那位“老師”進一步接觸,陳蓉費了好大勁兒才勸住。

  有網友稱,妹妹高考距本科线差一分,准備填專科志愿時,卻提前收到一封“入學通知書”。妹妹很慌張,擔心影響後續志愿填報和錄取,也不知道對方怎么有自己的相關信息。

  收到來歷不明的通知書,基本可以判定,考生被“野雞大學”盯上了。據教育部官網介紹,“野雞大學”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不具備高等學歷教育資格。不法機構和人員通過編造並不存在的學歷教育“學校”,發布虛假招生信息,發放虛假大學錄取通知書,騙取考生錢財。

  從以往披露案例來看,“野雞大學”運作是存在時間規律的。通常自7月中旬,本科錄取接近尾聲,專科陸續填報志愿开始,大量發送通知書“收割”低分考生。8月中旬,各地專科錄取基本結束時,通知書發放達到高峰,有些學生甚至會收到不止一個學校的通知書或電話。此時已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考生和家長思考,從而忽視相關查證。

  套路

  大學版的網絡詐騙

  記者發現,“野雞大學”中,以標注爲北京、上海、山東等地的學校數量居多。其中,北京以151所高居榜首,佔總數的近40%。

  細看校名,這些“野雞大學”多是蹭着正規高校名字而來,例如將正規高校名字中的“大學”改爲“學院”,“學院”改爲“大學”,加上科技、管理、信息、經濟等詞匯排列組合,或直接套用正規高校的歷史曾用名等等。

  按照這份名單,記者隨機輸入多個學校的校名進行搜索,發現彈出頁面已經做了較爲充分的提醒,指明該學校爲虛假大學,並提示高考志愿填報、分數查詢及相關信息,請認准各地考試院官網,避免誤入無證“野雞大學”。

  記者又搜索到一份帶有具體網址的名單,發現僞造網站域名的後綴大多爲“.com”“.net”。不過,在持續警示與清查下,這些網站如今已面目全非。輸入詳細網址後,跳轉的多爲博彩、色情頁面,或出現無法訪問的提示框。

  網站原貌看不到,但通過以往截圖,仍可一窺究竟。2018年多家媒體報道,考生舉報一家名爲“武漢經貿大學”的網站,與河北經貿大學網站內容高度雷同。

  從當時報道配圖可見,“高仿”頁面完全照搬河北經貿大學的圖標、配色、模板與內容。假網站上沒有留下聯系方式,經河北省網信辦查詢,網站使用的是境外服務器。在湖北168所正規高校中,並沒有“武漢經貿大學”,該網站因屬違法網站被關停。

  沒有辦學活動、甚至沒有實體大學,這些“野雞大學”更准確的稱謂應該叫“虛假大學”,可以說是大學版的網絡詐騙。從時間上來看,大約2010年前後,虛假大學开始在全國各地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引發公衆的探討與關注。2013年6月,高考教育咨詢網站“上大學網”首次發布了一批虛假大學名單,至2016年6月,總共發布六批近400所大學名單。歷年各部門所傳的“警惕名單”,多是從“上大學網”的資料中盤點整理而來。

  調查

  學生家長知假买假

  爲啥一個網站就能讓家長掏錢?即便做得相對精美,也經不起認真核查,或者幹脆問問學校到底在哪兒,實地去看看,不就露餡了嗎?

  原因很簡單,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多次指出,虛假大學的背後,往往是假文憑銷售鏈條,其實針對的是不上大學,而想直接拿“文憑”的人。可以理解成將以往擺地攤兜售假文憑的操作,“升級搬運”到了網絡上。從這個層面來說,能被虛假大學騙到,不排除考生和家長“知假买假”。

  記者發現,早在十余年前,就有媒體披露仿冒名牌高校的山寨網站現象。這些山寨網站上,無一例外都有“學歷查詢”這一項,通過該鏈接,考生可與假學歷販子取得進一步聯系。

  在當時假學歷販子給出的學校名單中,涉及北京的有17所。成績單、入學登記表、畢業登記表等全套辦下來,價格在3000元左右。因此山寨網站只是一個殼,是吸引考生和家長與假學歷販子溝通的渠道,再配合後續一系列山寨鏈接,企圖在求職報考等場合蒙混過關。

  這樣的套路效果是否理想?答案不言而喻,只需稍作搜索,便能看到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大量類似案例。往往錢款匯出,所謂“名校”學歷也沒了下文。而伴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愈發完善健全、深入人心,假學歷其實已經無處遁形。

  變種

  將“野雞”包裝成“鳳凰”

  記者對比發現,今年網傳的這份“野雞大學”名單,最早在2018年就已出現,且近六年來差別不大。名單中列出的學校,其實早已無跡可尋,考生就算想要“報考”,也接觸不到。

  這意味着如今純粹“假大學”的生存土壤越來越少,人們對买學歷也多了提防心理。換句話說,建設山寨網站來販賣學歷的手段,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爲歷史,有些過時了。

  但這並不代表可以對“野雞大學”放松警惕,相反,近年來“野雞大學”蛻變出新版本,一些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打着與其他高校聯合招生的名頭,租借場地,以高校研修班、專修班、助學班等名義,將學生忽悠進來。

  他們利用話術,令不少考生和家長誤以爲,機構和相應高校之間存在合作關系,畢業時可以拿到和正規考生一樣,由高校頒發的正規文憑。但實際上的幾年學,相當於一直在上輔導班,到頭來只能得到機構自行頒發的結業證書,表明經過了相關培訓,並不是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這種模式,更符合人們對“野雞大學”的認知——有場地、有老師,“雞”是真實存在的,卻硬是被包裝成“鳳凰”。

  本文开頭提及的陳蓉弟弟,遭遇的即是這類升級版騙局。通知書顯示的黃岡某學院,是一所正規院校,但陳蓉咨詢了該校招生辦發現,學校並沒有开辦通知書上所說的“助學班”,所謂招生老師也是假冒的。

  這樣的騙局看似唬人,破解起來也不難,只要給相應高校打電話,即可識別通知書的真面目。歸根結底,如果考生依照正規渠道填報志愿,不輕信“低分上名校”等宣傳,就不會遭遇所謂的“野雞大學”。本報記者 魏婧



標題:7月至8月一定別上“野雞大學”的當 警惕來歷不明的通知書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331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