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邵格 | 編輯:葛偉煒
“大碼女裝爲什么難進商場?”
好文4116字 | 7分鐘閱讀
題圖源自電影《超大號美人》
商場裏的女裝越做越小,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衣服。
近期,一位體重92斤的女生試穿商場裏一件均碼的成人女裝。隨手挑選一款看着不錯的短上衣,沒想到套上後緊到讓人無法呼吸,給小學一年級的表妹穿才正好。無獨有偶,互聯網上也有身高1.3米的小學生穿不上成人女生s碼牛仔裙的視頻。
“尺碼越做越小,說好聽點是辣妹風、女團風流行,說難聽點是純純制造尺碼焦慮和尺碼歧視。”莉莉(化名)向新零售商業評論表達着她的想法,而她所說的也正是網友爭論的焦點。
在爭論聲中,新零售商業評論冒出這樣的好奇:大衆對身材尺碼的接受度增加,大碼女裝的出現也遠不止一兩年的時間,爲何在國內商場幾乎見不到專做大碼女裝的品牌門店?
商場沒有大碼女裝
被問及“商場裏爲何幾乎看不到大碼女裝”的問題,商業地產人自己也懵圈兒了。唯一能夠明確的是:國內普遍的商場業態是對標消費市場的主流人群,經營核心邏輯是滿足需求。
國內某大型連鎖商場招商人員表示,商場引入品牌時會考慮主流消費者(Y世代和Z世代)的需求和大衆審美風向。
“本質上不是商場決定了什么品牌入駐,而是消費者決定的。大部分消費者(尤其是主流消費群體)對於白幼瘦的贊賞和追求影響了商場對女裝品牌的選擇。”上述招商人員告訴新零售商業評論。
尤其是,部分消費者對大碼女裝的認知不清晰,在他們的固有印象裏,會認爲大碼女裝是給媽媽外婆穿的大款中老年服飾,或者爲大碼女裝貼上了款式“肥大”“臃腫”等標籤。部分消費者對於大碼女裝的認知偏見——認爲其不符合商場主打“潮流時尚”的風格,也影響了招商人員對於品牌的選擇。
大潤發曾出現的女裝尺碼偏見,圖源微博
順着品牌定位與商場風格貼合的邏輯進一步思考,這么多年,商場裏也鮮少有中老年服飾品牌門店,或是爲其他小衆群體服務的服飾品牌。側面證明,小衆服飾因爲無法爲商場穩定地貢獻鋪面租金和更高人流量,不適合絕大部分商場。
“商場裏雖然幾乎沒有大碼女裝服飾品牌,但從近幾年的觀察來看,商場裏慢慢出現了大碼的趨勢。”上述招商人員補充到。
最有效的證明即是,此前商場服裝門店使用的假人模特通常是小頭、長腿、細腰、小腹平坦,身上沒有一絲贅肉,能套上任何大小的衣服。而在2022年9月,一批“不完美”的假人模特走紅網絡。
事情是這樣的:住在上海的朱女士在逛商場時,發現某家女性運動服飾門店使用的假人模特很不尋常。這些模特都有拜拜肉、水桶腰、小肚腩,不能算上是傳統觀念上的完美身材,但更貼合大部分女性的實際身材。
圖片一發到網上,不少女性消費者在評論區直呼“太親切了”。對於朱女士而言,對產品試穿效果有了更准確、明顯的感知。
大碼女裝十店九虧
通過更深入的了解,新零售商業評論認識到:大碼女裝很難开進商場和自身業務難度脫不了關系。
社交媒體平台上,不乏標題爲“爲什么挑選不到好看的大碼女裝”的吐槽貼。仔細翻翻下面的評論,除了感同身受的認同,還聚集着一批失落的店主。
一位曾經的大碼女裝店主留言道:“前期興致勃勃开店,後面不想發朋友圈宣傳,开始擺爛。門店虧損,我已經轉行做均碼女裝。”
相較均碼服飾,大碼女裝爲何如此難做?
美國大碼零售商Lane Bbryant首席執行官Linda Heasley表示,爲了適應大碼女性的身材,需要更多布料以及裁剪工序。再者,考慮到大碼女生肢體間的縫隙比較小以及更容易出汗的特點,做大碼服飾還要特別注重起球、磨毛、浮色、透氣等功能性方面的因素。
基於此,大碼女裝的制作工藝更復雜,需要商家更加細致的設計與工藝技術。業內人士透露,光是爲大碼女裝增加口袋的設計,就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很多位於孟加拉、中國和越南的工廠並不具備生產大碼服裝的設備,即便工廠想要升級設備,又必須支付高昂的成本。程序復雜性和高成本支出,導致大碼女裝上遊制造商少、供應商少,貨源渠道少。
“一般我要拿貨,就是去固定的一兩家,或者是自己找專門的工廠花高價去打新版。”前大碼女裝店主二萌(化名)說起服裝採購經歷,表示拿貨很艱辛。
其他店主對於大碼女裝拿貨的吐槽,圖源小紅書
此外,市場上部分服裝店主對於大碼女裝存在錯誤認知。他們會將“均碼服飾的放大款”看成是大碼女裝,但事實上,均碼適合扁平身材,顯然無法適應大碼女孩的不同身材特點,滿足不了相應消費者的需求。
真正的大碼女孩因身體各部位的圍度、身材類型(比如A字形、梨形)等不同,存在多樣的服飾需求,即便是同一種款式的服裝,不同身材所需的做工細節也各不相同。
究竟在拿貨數量上有多大區別,二萌舉了個例子,“我賣均碼服裝的時候,一種顏色拿一件;賣大碼女裝的時候,一個款式中的每種顏色都得拿上六七件,進貨量上就差了五六倍。”
更何況,大碼女裝屬於小衆品類,日常進店選購的消費者遠沒有均碼服裝門店的顧客多,導致門店內的大碼女裝產品流動性差。相較均碼女裝,大碼女裝生意的庫存佔比更高。
“當季剩下太多賣不出去的貨,不僅影響訂購新貨的資金,新貨上架所需的展示空間也不足。”由此看來,大碼女裝服飾的线下交易效率較低,並且資金鏈容易斷裂。
再加上,消費者线上購物的習慣早已形成且無法逆轉,线上交易逐漸蠶食线下門店的經營業績。
就以美國大碼女裝品牌Torrid來說,2018、2019年Torrid线下訂單佔銷售額差不多58%,但到了2020年佔比僅有30%,並且Torrid公开表示會將更多精力轉移到线上經營。
中國還沒跑出巨頭
2016~2017年間,有着8年從業經驗的女裝設計師多肉(化名)觀察到行業內大碼女裝外貿生意風生水起,由此嗅到了大碼女裝發展的商機。同時期,她決定入局創業,在淘寶上开了一家自己的大碼女裝網店。
“差不多是在2019~2020年間,大碼女裝在國內真正興起。”多肉介紹,那時候國內抖音、小紅書等平台湧現出一批大碼博主,帶動了大衆對於大碼人群和大碼服飾的關注。2019年,據央視財經報道,杭州甚至出現了大碼服飾文創基地。
大碼服飾的市場氛圍越來越好,但提起屬於中國的大碼女裝品牌,或許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楊天真的品牌Plusmall。(默默問一句,你想出楊天真的品牌名了嗎?)
據新零售商業評論觀察,不僅是Plusmall,國內其他有點聲量的大碼女裝品牌基本都在做電商模式,只是經營這幾年,沒有一個成爲具有顛覆意味的大碼女裝巨頭品牌。
這不由讓新零售評論產生疑問:大碼女裝電商品牌爲何沒有巨頭,又面臨着哪些問題?
首先,鑑於大碼女孩的服飾需求各不相同,電商模式不支持消費者线下試穿,因此容易买到不合身的衣服,導致電商退貨率高。公开數據顯示,淘寶女裝的退貨率一般在15%左右,大碼女裝的退貨率則能達到15%~25%。
其次,消費者逐漸觀察到,包括Plusmall在內的大碼女裝开始找瘦人做模特,類似“掛羊頭賣狗肉”。雖然能讓消費者造成觀感錯覺,更容易吸引她們下單,但也增加了退貨可能性,逐漸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部分大碼女裝店鋪找瘦人模特展示,圖源淘寶
再者,盡管沒有了线下門店所需的房租、水電壓力,大碼女裝走電商模式在利潤上仍不佔優勢。女裝設計師多肉透露,她創業期間的大碼女裝產品全是聯系商家打版的。
採訪中,多肉算起一筆账:第一,相較均碼來說,大碼女裝在面料上要多出1/3,原材料成本更高;第二,均碼服飾可以套用工廠曾經用過的版,大碼服裝一定要重新打版,需多支出一筆版費;第三,大碼服裝一種類型需要小批量打版多件,工費上又要多出1.5~2倍。
“在淘寶平台,相比利潤較低的,正常售賣的產品利潤在2~3倍,我當時的服裝網店利潤只有1.5~2倍,僅能勉強維持資金流動和回本。” 說起收益,多肉忍不住嘆了口氣。
更讓她備受打擊的是一次粉絲群內的互動。在多肉看來,國內大碼市場整體服裝產品品質一般,設計好的、質量好的產品很難挑。如果有一件面料好、設計不錯的衣服,消費者有充分理由爲其买單。
但真實情況不是如此,“剛开始因爲大家嫌貴,我會時不時推出些打折活動。雖然都說我的產品品質好,設計優秀,但消費者並不愿意爲這樣的品質买單。”
以均碼服裝的價格對標大碼服裝,很少有消費者會爲大碼品質女裝付費。正因爲意識到這一點,讓多肉开始質疑所做事業的意義和實現可能性。
類似多肉這樣的大碼女裝創業者的夢想漸漸崩塌,即便是在大碼消費群體更廣泛的美國,大碼女裝的發展也同樣曲折。
據悉,美國有超2/3的女性需要穿14碼(相當於中國的170/88A,L碼)以上的大碼型號,但只有2%的女性服裝店提供大碼服飾。從這一數據中可以看出,大碼女裝的市場存在很大的增長空間。與此同時,大碼女裝的市場發展並不成熟。
包括H&M、Old Navy、Loft在內的海外大牌都曾試圖進軍大碼市場,最終全部折戟而歸;美國大碼女性連鎖店Torrid,定位“25至40歲、身材豐滿、穿大碼衣服的女性”,早在2001年4月开始運營,期間也曾遇到過上市後股價下跌的危機。
在《怪咖時代》裏有這樣一句話:中間消費市場已逐漸陷落,你不用關注中間消費者,只需討好一群有特別喜好的怪咖,就可以依靠這群狂熱者來撼動市場。
大碼女裝也是如此,雖然小衆,但大碼消費者黏性高。做得好的話,品牌價值更容易突顯,進而影響到大多數消費者。
而增加大碼生意的聲量,延長大碼生意的生命周期,比的是對消費者需求的精准把握,牢牢抓住對應的消費群體。
從早期使用標准模特的身形售賣大碼女裝,發展到如今,大碼女裝網店的直播間裏,會清晰地標注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小腿圍和身型特點。通過更清晰的數據呈現,盡可能減少消費者網購出錯的概率。
在海外,已經有品牌從完善消費者端服務出發,增強消費者黏性。不僅推出“先試穿再購买”服務,還改變了廣告營銷的內容——發布真實的粉絲測評,而非一味用高大上的形容詞誇贊產品質量上乘。也有海外大碼品牌投入精力,完善消費者對大碼服飾品牌的搜索關鍵詞,降低消費者購物門檻。
雖然,面臨的現實是,短期內無法改變大碼服飾整體供應鏈、成本壓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往後還會有一批批大碼女裝玩家充滿幹勁入場,但失落退場。
但值得期待的是,辣妹風、女團風只是一時的女裝流行趨勢。伴隨着大衆對尺碼包容度的提升,審美更加多元化,大碼女裝服飾品牌會不斷迭代進化……
標題:被“拋棄”的大碼女孩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