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以來,L4級別自動駕駛賽道急踩“剎車”,裁員、破產、高層離職的戲碼接連上演,行業寒意層層滲透。但在量產車方面,隨着汽車智能化的車輪滾滾向前,智能駕駛仍舊是車企和自動駕駛公司追逐的“聖地”。
在兩種態勢的拉扯中,自動駕駛的風冷熱交替地吹,與此相伴的,是頻繁的高層人事變動。
離職潮:浪高一浪
集度汽車智駕負責人王偉寶離職的消息余溫尚存,6月7日,百度IDG(智能駕駛事業群組)首席產品架構師郭陽已經離職的消息又不脛而走,自動駕駛“離職潮”再度被推至話題熱榜。
據悉,王偉寶於2021年8月正式加入集度,任智能駕駛負責人,直接向CEO夏一平匯報。身處高位,加上集度自成立就極爲重視自動駕駛,過去一段時間,王偉寶在集度內部也是除CEO夏一平以外最受媒體關注的高管之一。
而郭陽則爲百度Apollo的技術骨幹,主要負責百度Apollo平台的自主泊車(AVP)、行泊一體(ANP 2.0)等智駕產品的落地,向IDG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儲瑞松匯報。針對郭陽的離職傳聞,百度回應:“Apollo汽車智能化業務並不受任何影響,所有項目都在按正常節奏推進。”
盡管如此,考慮到智能駕駛領域競爭日趨激烈,而王偉寶和郭陽又均是百度相關板塊的核心人物,對於他們的突然離开,業界還是不免有諸多猜測,包括集度是否能在今年三季度如期交付量產車。
王偉寶;圖源:2022中國汽車論壇事實上,在極致內卷的自動駕駛領域,諸如王偉寶、郭陽這樣的高管變動並非個例。據蓋世汽車梳理發現,2023年以來自動駕駛業務板塊有多員大將退出原本的战場。
5月初,有消息稱理想汽車算力平台VP許迎春已於“五一”假期前離开理想汽車,隨後獲證實。緊接着,比亞迪規劃院的智能駕駛研發負責人王歡被曝離職,其負責的智能駕駛开發部被分拆整合。還有主導博越L(配置|詢價)自動駕駛項目的吉利汽車研究院智能駕駛中心副主任胡金龍,也在3月份被曝離職。
在智能駕駛核心技術供應商賽道,高層變動同樣密集。5月下旬,L4卡車公司千掛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陶吉被曝已經離職,在2021年加入千掛科技之前,陶吉曾在百度任職將近12年,是百度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人物之一。差不多同一時間,有消息稱Momenta負責產品工程研發的副總裁Charles Wang也已經離職,其飛書账號已暫停使用。
另外還有圖森未來技術副總裁王磊、圖森未來聯合創始人侯曉迪、達摩院自動駕駛負責人陳俊波等,也相繼被證實離職。其中圖森未來在經歷了持續的內鬥和高層變動後,甚至還傳出了裁員消息,將影響約300名美國員工。
圖源:蓋世汽車如果將時間线往前拉長,從2021年下半年开始,自動駕駛領域的高層人事變動便可用“高頻”一詞形容。
其中,華爲自成立車BU以來,高層變動尤爲密集。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華爲智能汽車相關業務已有超過10位核心人員離職,包括華爲原智能駕駛產品线總裁蘇箐、前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智能車控領域總經理蔡建永、前華爲自動駕駛系統CTO、車BU首席科學家陳亦倫、前華爲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李帥君等。
邁入2023年,華爲車BU人事調整仍在持續。2月初時,有消息稱華爲車BU COO、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线總裁王軍被停職,由華爲常務董事、終端BG CEO余承東獨掌智能車業務。之後余承東回應稱:“(此次)是正常的人事調整變動,(華爲在車業務)方向上沒有變化。”
圖源:蓋世汽車話雖如此,一個確定的趨勢是,隨着汽車邁入智能化時代,智能駕駛成爲產業鏈上下遊角逐的核心,對於背景各異的玩家來說,核心人物的“出走”,或多或少還是會對其相關業務的推進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
車企“卷”智能化,怕掉隊
目前來看,整個汽車行業已經進入智能化下半場战局,L2級輔助駕駛已經實現了大規模應用,但是L3及以上的高階自動駕駛依然面臨着商業化難題。
站在車企角度,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無不在“卷”智能化,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中不會掉隊。誰能率先搶佔未來的智能化高地,或許誰就能掌握行業的話語權。
在汽車智能化的快速推進過程中,造車新勢力無疑走在了前面。依托在算法、芯片、ADAS平台等多方面的強大能力,可實現“全棧自研”的特斯拉已經在自動駕駛領域一馬當先;同樣專注自研路线的蔚小理,在該領域也名列前茅。
相對而言,傳統車企似乎顯得“慢半拍”。對比造車伊始就直接將智能屬性、輔助駕駛功能當做核心賣點的新勢力們,傳統車企目前的智能化轉型也並不那么一帆風順。
特別是外資車企,電動化發展緩慢,且智能化屬性缺乏,大量傳統車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在體驗上仍然停留在燃油車階段。此種“困局”難免會帶來內部的焦躁。比如轉型“坎坷”的大衆汽車集團,在今年5月就傳出計劃重組其軟件子公司CARIAD的高層團隊,以此解決軟件开發問題。
當然,面對這一決定未來核心競爭力的全新賽道,疊加車企“靈魂論”的共識,傳統車企正積極轉舵前行——包括在內部設立專門的研發團隊,或是成立單獨的子公司开展核心技術自研,又或是與相關公司合作,強化相關領域投資,以及吸納尖端人才等。
比如奇瑞集團打造了專注自動駕駛的公司大卓智能,還招納了前小鵬自動駕駛研發副總裁谷俊麗;比亞迪則爲完善其智能化拼圖,去年在上海成立了智能駕駛研究部門,專注於高級自動駕駛領域,今年也在積極調整內部組織架構,廣納人才。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日前透露,目前比亞迪已經在自動駕駛上招到四、五千人規模的軟件團隊。
谷俊麗;圖源:小鵬汽車某種程度上,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快速變革,車企彼此間愈發白熱化的競爭,也讓行業內的人才流動變得更加頻繁。
自動駕駛公司,爲L4商業化“犯難”
對於千掛科技、圖森未來和阿裏等自動駕駛公司,高層的接連“出走”背後,遙遙無期的高階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問題,以及行業資本寒潮,或許佔據了很大部分原因。
對比乘用車領域,業界普遍認爲自動駕駛卡車賽道可以更快實現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然而,後者的實際落地進展和規模進展也不盡如人意。
自動駕駛卡車明星企業Embark就倒在了難以交付和落地上,由於技術和商業模式的閉環始終沒有完成,在經歷了大規模裁員後,近期迎來被收購的結局。
“自動駕駛第一股”圖森未來,曾經的光環也在快速褪去。在頻繁的內鬥和外部監管,以及被無奈推遲的L4級別無人駕駛貨運卡車前裝量產計劃等多重壓力下,圖森未來的業績正在不斷惡化。
“去年對於自動卡車行業來說十分艱難,資本已經拋棄了尚未形成盈利能力的公司。無論是現有業務突破、新業務拓展,還是出售公司,都沒有實質進展。”Embark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lex Rodrigues直言。
圖森未來董事長陳默也曾表示,對於自動駕駛技術來說,如果想實現大規模商業化,就需要強大的軟硬件整合能力。其實公司軟件已經積累到可規模商業化的程度,但是缺少與OEM的緊密合作。也就是說,適配的車型交付是一大挑战。也因此,圖森未來的量產計劃不得不一再推遲。
圖源:圖森未來頭部企業尚且如此,不難想象自動駕駛行業的整體境況。
當前,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猶如“鏡中花”、“水中月”,技術、政策、法規、倫理等關卡遲遲難以突破。包括明確牌照要求、路權歸屬、行駛安全、事故責任劃分、保險政策等,一系列實質性問題暫未得到有效推進,商業化落地缺乏前提條件。
業界不少認爲,自動駕駛慢慢進入發展的深水區,L4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技術非常困難,技術前景模糊,成本投入過大、盈利難,道路過於漫長。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此前指出,“無人駕駛技術遲遲不能落地,技術進展不能達到社會和輿論對無人駕駛期望值。無人駕駛技術被卡在L3級以內遲遲不能突破,整個產業目前仍然處於L2輔助駕駛萌芽狀態,春天遠遠沒有到來。”
寒武紀行歌執行總裁王平也表示,自動駕駛是“一條非常崎嶇但充滿機會的山路”,受限場景下的L4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將逐步實現落地,但是距離大規模的量產還將有很長的路要走。地平线創始人&CEO余凱甚至悲觀認爲,“十年以後連L3都不會真正實現。但在車雲協同的自動駕駛專用道路上可以實現無人駕駛。”
或許,阿裏達摩院自動駕駛團隊全部並入菜鳥集團,本身不再保留業務和團隊的動作,也不乏上述因素。
不過站在另一個角度,自動駕駛發展至今,產業化進展已經有目共睹,例如量產型ADAS的大規模落地,已經成爲確定的趨勢,並开始在終端市場快速普及。難的是高階自動駕駛的推進,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在此過程中無可避免會面臨各種產業化轉型“陣痛”,關鍵在於如何破局前行。
(本文來自於蓋世汽車網)
標題:高管接連出走,自動駕駛動蕩前行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