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華爲、海爾競爭中,全屋智能「崛起」2023

2023-06-01 18:40:04    編輯: robot
導讀     智能家居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大廠憑借着自身的流量紅利收割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家電企業在向家裝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也有其自帶的流量優勢和渠道優勢;通信廠商借着“鏈接”優勢,三大陣營在智能家居行業都各...

 

 

智能家居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大廠憑借着自身的流量紅利收割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家電企業在向家裝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也有其自帶的流量優勢和渠道優勢;通信廠商借着“鏈接”優勢,三大陣營在智能家居行業都各佔鰲頭。

作者|思杭

編輯|皮爺

出品|產業家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屋不智能,何以智能天下?”2021年,王飛躍發出了上述感嘆。時間回到1990年,在王飛躍的畢業生聚會上: 

在洛伊斯塔納峽谷度假酒店旁的高檔住宅區,有一間依山而建非常幽美的新居。王飛躍好奇地走了進去,發現住宅裏安裝了當時少見的電子家居和智能燈光系統。但這樣一套家居系統,售價居然達25萬美元,在當時的美國中產階級一套200~300平方米的獨棟房屋,售價也不過十幾萬美元。 

這樣高昂的售價讓王飛躍意識到,智能家居必須是未來。在後來的十多年,出身計算機與系統工程的他,在智能家居領域不斷探索,雖然與專業研究不相關,卻一直時刻關注着該領域。 

如今,身爲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之所以如此關注智能家居,是因爲在他看來,智能家居是一個生態系統問題,正如文章开篇的發問。 

智能家居不應該僅限於各種各樣的物理機器人和智能單品,更應該是智慧化的智能家居,輔助人類生活、工作、生產和教育,形成智慧家居的生態體系,讓人與機器各司其職。 

比如,智慧家居可以監測主人的健康狀態,從而規劃出個性化的健康生活。 

衛生間的鏡子,可以反映出你的牙齒健康狀態,可以監測你的舌苔狀況。冰箱告訴你,在你的健康狀況之下,需要怎么飲食,並做出定制化的配餐。 

這是在健康監測場景的一個設想,在教育和工作、生產方面同樣有智慧化場景。比如機器人和數字人幫助人類做基礎工作,剩余的創造性工作交給人類完成,實現從“996”到“1023”。 

當然,上述的設想還並未完全照進現實,但智能家居從智能化到場景化,已經提上日程。 

4月27日,在上海舉辦的AWE展會(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互聯網大廠、家電企業和通信廠商“三大陣營”紛紛釋放“全屋智能”這一信號。其中,華爲首次展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規劃了雙層空間超800平米的展台;海爾在現場搭建起“四大場景盒子”全場景智慧樣板間,依托智家大腦打造娛樂、洗浴、睡眠等個性化場景。 

當智能家居進入下半場,互聯網大廠憑借着自身的流量紅利收割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家電企業在向家裝企業轉型的過程中,也有其自帶的流量優勢和渠道優勢;通信廠商借着“鏈接”優勢,三大陣營在智能家居行業都各佔鰲頭。

然而,在“全屋智能”成爲行業共識的當下,又將會成爲市場的新選擇? 

一、智能屋,「照進現實」

疫情的復蘇和政策的持續出台,讓智能家居行業在2023年快速成長。 

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行業相關國家政策層出不窮,據奧維雲網統計,國家級政策與地方級政策共13條,包括推動智能家居技術融合、推動智能家居標准建設、引導智能家居產品互聯互通等。 

因此,隨着國家政策的落地,供給端市場逐漸規範,再加上需求端的政策引導,讓智能家居行業在2023年蓬勃發展。 

從資本市場看,智能家居行業熱點頻現,據中研網,2022年中國智能家居投融資事件數量達79件,其中,有11家企業上市,如螢石網絡、塗鴉智能等。 

所以,無論從政策層面看,還是資本層面,對於智能家居行業而言,2023年會呈現井噴式增長。最明顯的趨勢是全屋智能。2022年,智能家居從單品智能走向場景化的全屋智能,這一過渡升級已成爲行業共識。 

在全屋智能賽道,聚集了阿裏、百度、小米等互聯網企業,也有海爾、美的、海信等傳統家電廠商,還有歐瑞博、綠米、塗鴉智能、博聯等新興智能家居廠商,更有以華爲爲首的通信廠商。 

以華爲爲例,在今年的5月18日,華爲推出全新一代的全屋智能4.0,發布了業界首款空間穿越屏——智能中控屏S2,強化智能家居交互環節。除此之外,借助全新的智能MINI設備,可以做到實現任意地點、任意空間隨處可控的意圖轉化。 

從做法來看,華爲利用1+2+N的系統架構,借助拼接樂高的方式將智能主機、智能中控和子系統進行連接,形成一種全屋智能化的整體體驗。 

華爲的做法存在不可復制性。 早在2022年3月,華爲就首次推出搭載HarmonyOS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同時提出“1+2+N”構架;後來華爲陸續推出了2.0和3.0,分別增加了後裝解決方案,以及採用有线PLC技術的解決方案,實現幹擾不斷聯。今年的全屋智能4.0,則是在之前基礎上的進一步升級。 

在智能家居的生態夥伴建設方面,華爲從2015年起就發布了HUAWEI HiLink協議、生態合作夥伴开放策略,以及在手機端通過華爲智慧生活APP覆蓋了數億規模的用戶群體,並隨後通過HarmonyOS打通了全場景智慧生活战略的底層技術、數據無縫覆蓋與場景主動智慧服務能力。 

除了華爲,歐瑞博、美的、海爾和海信等也都有全屋智能,但各自的解決方案和所依賴的物聯網系統都各不相同。其中,海爾智家在4月27日的AWE展會上展示了“四大場景盒子”全場景智慧樣板間,依托智家大腦打造娛樂、洗浴、睡眠等個性化場景。 

早在2019年,海爾就發布了“5+7+N”全場景定制化智慧成套方案,換道生態品牌,按下智慧家庭變革的加速鍵。在今年的AWE展會上,則是對技術與智慧場景進行了全新升級。 

全屋智能典型玩家,來源:奧維雲網 

在智能家居行業,全屋智能是第一大趨勢。然而,無論是單品智能,還是剛剛興起的全屋智能,“孤島現象”一直是被各方詬病的痛點,也是限制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一大主要因素。據5GAI產業研習社針對智能家居產品中用戶不滿意原因的調研報告顯示,操作復雜佔比達52%,系統兼容性差達23%。可見,兼容問題已影響到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 

直到2022年下半年,Matter協議的問世給出了新的解法。 

這是一個由谷歌、三星、蘋果等多家頭部企業聯合推出的智能家居互聯協議,旨在开發、推廣一項免除專利費的新連接協議,以簡化智能家居設備商开發成本,提高產品之間兼容性,目前已有超過500家企業加入到Matter聯盟當中。2022年下半年,國際組織連接標准聯盟(CSA)宣布,面向智能家居互聯互通的技術標准規範Matter 1.0版本正式發布。 

在海外市場,兼容Matter的產品正在迅速增加,主要集中在智能插座、智能照明和智能遮陽等品類,增長趨勢明顯,同時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拓展。但在國內市場,適配Matter協議的智能家居產品的數量還較少,未能真正實現解決智能家居生態壁壘的目的。但由於部分大牌廠商的陸續加入,破除“孤島現象”也正在朝着目標邁進。 

2023年將會有許多適配Matter協議的智能家居產品出現,在支持Matter協議的陣營中,有華爲、立達信、OPPO、綠米、塗鴉、歐瑞博、Wulian、海爾、美的等衆多國內品牌廠商。 

在支持派陣營中,綠米是首批支持Matter協議的國內品牌,並已布局在Matter全屋智能領域的战略規劃。2023年,綠米預計完成10+產品品類、160+ SKU產品支持Matter,包括即將上市的智慧家庭中樞M3、Matter over Thread系列產品,進一步豐富Aqara產品矩陣,並強調Aqara全系列產品的網關都可以通過OTA升級支持Matter協議。而綠米的這一做法,主要是希望通過加入Matter,走出“去小米化”的第一步。

另一個首批加入Matter協議的廠商是塗鴉智能,作爲IoT开發平台服務商,塗鴉更關注平台連接智能產品的兼容性,期望幫助設備廠商以最小的成本快速完成產品配網與認證。從自身屬性來看,其开放、兼容的特性與Matter協議天然更加契合。因此,塗鴉在2022年就發布了Matter解決方案平台,助力產品互聯互通,幫助廠商低門檻生產和开發Matter設備。 

最後一大趨勢,隨着全屋智能的到來,屏幕也正在走向智能中控屏。作爲全屋智能中樞型產品,智能設備聯動、智慧場景優化、人機交互、個性化定制等所有功能都將通過智能中控屏實現。同時,智能中控屏的普及正在打破原有的單品智能模式。 

同時,智能中控屏將打破原有的單品智能模式,集成全屋多款智慧產品的核心功能,將包含家電設備的全屋智能產品全部連接起來,在一塊或多塊屏幕上呈現,並應用到不同場景之中,帶動更多區域實現全場景智能。 

從2022年到2023年,可以發現,智能家居的三大趨勢——全屋智能、Matter協議及智能中控屏,都在表明智能家居正在進入下半場。 

在頻繁的市場動作背後, 不同陣營的智能家居廠商又會走向何方? 

二、華爲、海爾、小米的三條路

在全屋智能賽道,華爲是最與衆不同的 一家,大部分智能家居廠商都是以單品智能切入市場,而華爲則始終高舉“全屋智能”大旗。 

從不同角度切入,最終的效果也會有大有不同。從單品智能切入到全屋智能的思路是“以點帶面”,但出發點直接就是全屋智能,產品邏輯就是“以面承點”。

兩者的具體區別在於,“以點帶面”指智能單品的一個個智能點連接在一起,從點到面,如果智能單品數量較少,就需要將其接入路由器。但缺點就在於,路由器作爲網關,一方面承載能力有限,另外一方面在戶均WiFi時代,路由器連接的穩定性也大打折扣,更別說不同品牌之間設備的互聯互通的問題。 

而“以面承點”意味着,先將全屋的底層連接做好,並加入獨有的智能主機作爲全屋智能的中樞,這樣就可以解決全屋連接穩定性和計算核心的問題。 

這是華爲作爲直接做全屋智能的優勢。此外,華爲的另一大優勢是在斷電斷網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連接。比如某智能家居APP在兩個月內斷網“崩潰”了兩次,導致大量用戶家中的智能設備陷入“叫开不應叫停不靈”的尷尬狀態。 

對此,華爲全屋智能給出的答案是“有线PLC+無线WiFi”,兩張網普及策略。 

有线PLC的最大特點就是“高可靠”性,其連接穩定度理論上可達99.9%,能做到幹擾不斷聯,這對於水電煤氣等要求強安全的設備連接極爲重要。甚至在極端外部斷網的情況下,用戶依舊可以通過場景和子系統雙引擎支持斷網可控的可靠聯接。 

其實,從華爲入局全屋智能的時間就可以看出它爲何選擇這一發展路徑。在華爲做全屋智能的時候是2018年,與其他智能家居廠商相比,華爲並不具備客戶群體的優勢。所以,華爲要想突圍,就必須在自己的基因優勢基礎上,做全屋智能的整體方案。而華爲作爲通信技術廠商,最擅長的就是鏈接,所以就選擇了直接做全屋智能。 

與華爲相對的是有着龐大客戶群體的家電廠商——海爾智家。 

海爾作爲一個家電企業,其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最大的優勢和特點也在於它的基因優勢,這方面集中體現在“智家大腦”。 

早在2006年,海爾就开啓了智能家庭的探索,先通過Uhome初涉智能家居,又於2015年成立了海爾優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來做智慧家電。更早之前,海爾的所有家電產業都有自己獨立的研究方向,所以對於家電智慧化的探索非常深刻。 

十幾年的探索,換來的是海爾的“智家大腦”。因爲很多設備都需要用到聽覺,視覺,語言等能力,那么每個產業就都要自己獨立從頭做研究就重復造輪子。所以,按照此邏輯,海爾做全屋智慧家庭體驗,也就是把各個家電產業的研發成果融合起來。在智能家居下半場來臨之際,講一個全屋智能的故事。 

最後一大陣營是,作爲互聯網企業的小米,從2021年到2023年,在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始終位於榜首。據IDC數據,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份額排名前三的品牌分別是小米、海爾智家和華爲。其中,小米市場份額最高,達到18.2%。在今年QuestMobile發布的數據中顯示,小米是2023年2月智能家居APP月活用戶規模最大的企業,高達6,686萬。 

小米最大的優勢在於,入局早,抓住了大量的產業鏈機遇,再憑借着互聯網企業的流量優勢,在硬件生態做得風生水起。 

小米最初入局智能設備的時間是2015年,當時在智能家居領域,連智能單品還未發展成熟,產業鏈上有着大量的整合機會。小米憑借着整合能力和流量優勢,撐起了整個硬件生態。

而小米的衆多生態鏈企業還要依靠其投資+孵化的方式,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態鏈智能硬件生產商。這些生產商負責產品研發、生產和交付,而小米則利用其市場和渠道的影響力,以及對供應鏈的管控能力,爲生態鏈企業提供銷售服務。簡言之,小米是其生態鏈企業的銷售渠道商。

在小米幫助生態鏈上的產品銷售的同時,在銷售數據方面有着不可忽視的意義。 一方面,可以測試出小米能夠承受多大的銷量衝擊,以便幫助小米做擴產准備。另一方面,有助於小米銷售指標平均值的提升。另外,小米在物流和倉儲的優勢也幫助了小米作爲其銷售渠道商的能力。 

然而,不少小米生態鏈企業都有正在“逃離”小米之勢,據多方了解,主要原因是幫小米代工不賺錢。但如果真正離开小米,這些企業也將無法享受小米作爲互聯網大廠的巨大流量紅利。而且小米作爲“中間商”,要爲這些生態鏈上的企業負責,從生產线的建設到質量把控,都要覆蓋,這些都會加重小米的運營壓力。 

總言之,華爲的優勢在於平台搭建,重在鏈接;小米的優勢在於硬件生態,重在互聯;而海爾則重在資源整合。

在研發模式和銷售模式上,小米則與海爾、華爲不同。海爾和華爲是全部自研,而小米則是完全通過米家生態鏈上的企業進行研發、生產。作爲早期的家電企業,海爾更是有着數十項專利。 

但在銷售模式上,小米作爲互聯網大廠,有巨大的流量優勢和供應鏈優勢,所以天然是一個不錯的銷售渠道商。對此,華爲的選擇是,先於蘇寧等渠道商合作。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解決家電行業痛點的方式,吸引海爾加入華爲陣營。 

但問題在於,家電的品牌集中度高,但在長年的市場廝殺中,各品牌之間的戒備也非常之深。華爲無論先找哪個家電品牌合作,都很可能面臨不被其他品牌接受的局面。所以,華爲率先選擇與蘇寧這種大家都能接受的渠道商合作。至於選擇阿裏系的渠道,原因更簡單。在阿裏的參與和協助下,這些渠道的數字化程度更高。 

最後,在家電企業中,海爾屬於首批從“家電”向“家裝”轉型的企業。這種跨界在家電行業展現出的是一種“渠道改革”,也叫“去中間商化”。具體而言,從用戶的角度理解,相當於跳過了“裝修公司”這一中間商環節。海爾智家能爲用戶帶來全流程、一站式的家裝體驗,避免了不同廠家互相推諉和扯皮現象。 

最重要的是,對於海爾智家企業而言, “去中間商”意味着擺脫了層層壓貨、層層分銷的傳統模式,是一場讓品牌可以直面消費者的變革。

三、智能家居,什么是制勝點?

在所有企業都在 All in 物聯網的時代, 互聯網大廠、家電企業和通信供應商在智能家居領域各佔鰲頭。當智能家居進入下半場,基因不同的三大陣營紛紛投身於全屋智能,最後又將花落誰家? 

以下兩組數據給出了答案。 

第一組數據來自IDC,展示的是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份額排名,前三名分別是小米、海爾智家和華爲。其中,小米市場份額佔18.2%,同比增長32.4%;海爾智家市場份額爲15.4%,同比增長30.8%;華爲市場份額爲12.8%,同比增長52.7%。 

第二組數據來自QuestMobile,數據顯示,小米、華爲憑借手機端的用戶基礎和互聯生態,搶佔先機;海爾智家則身居末位。從2023年2月智能家居APP月活躍用戶規模看,小米的用戶規模達6,686萬;華爲2889萬;海爾智家僅有483萬。 

從2021年和2023年兩組數據,對比可以得到,小米始終位居榜首,但海爾智家的成績則較爲慘淡,地位直线下降。 

首先分析小米和華爲,兩者的資源和能力不同,選擇的战略路徑也各不相同。小米選擇了後裝市場,而華爲則選擇了前裝市場。其實,战略路徑的選擇某種程度上,已經決定了市場競爭格局。因爲後裝是一個存量市場,前裝是一個增量市場。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在打法上難點也不相同。 

實際上,從資本和技術沉澱角度出發,小米不如華爲實力雄厚。但小米的優勢在於入局早,這些年來積累了一整套智能硬件體系,在智能家居市場還是錯綜復雜的背景下,能夠快速啓動並經受住考驗。 

而華爲的撒手鐗,是快速集成的技術和決心。但在存量市場,天然有不成熟的屬性。前裝市場上的智能家居應用不成體系,很多家居產品連電動化都沒有實現,更遑論智能化。這也成爲了華爲與小米直面競爭時的弱勢。 

最後,海爾作爲從家電企業向家裝企業轉型的代表,雖然做了“去中間商”這樣的渠道改革,但在智能家居行業,更重要的是,實際場景應用。海爾智家推出全屋智能是基於現有的單品智能,將一個個智能點連接起來,但這樣的劣勢在於,有些家電海爾還沒有更智能化的應用,所以沒辦法推出相應的全屋智能場景。最後的結果導致,做出來的場景邏輯像是空中樓閣。 

海爾在轉型的過程中,其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傳統家電有着單品銷售、低復購率的先天不足,若與智能家電結合售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形成競爭力。 

從目前的市場战略和競爭格局看,小米所代表的互聯網大廠陣營要略勝於海爾和華爲。但從長期來看,華爲和海爾都有更大的勝出希望,也更值得期待。 

       原文標題 : 小米、華爲、海爾競爭中,全屋智能「崛起」2023



標題:小米、華爲、海爾競爭中,全屋智能「崛起」2023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05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