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向聊智能”是千家智客創始人向忠宏在微信視頻號上推出的直播品牌,從2021年2月开播以來,已經直播200多場,直播涉足領域爲智能化、雙碳、品牌管理。2023年6月1日 起,“大向聊智能”將推出智慧空間新領域的話題研討視頻,並且同步發表圖文內容。“大向聊智能”智慧空間話題涉及智慧空間的理論、起源與發展、技術、方案、應用等,並解讀智慧空間與智能化、物聯網、雲計算、AI、虛擬世界、元宇宙的關系。本期探討智慧空間與容器的關系。
智慧空間存在於容器中
大向認爲,智慧空間是一個採用智能化技術實現智慧人居環境的室內空間,它依附於一個容器,這個容器最常見的包括建築物、車、船、飛機,還有一些特別的容器,例如火箭、空間站、太空基地,甚至地球都可以看成一個超大容器,容器內的空間單元我們稱爲室內空間,讓這些空間具有我們熟知的一些“智慧”能力,包括可感知、可連接、可交互、可計算、可執行,就形成了智慧空間。
室內空間是指人類從室外的自然空間進入的人工營造的形成一定遮蔽的空間,處於相對不同環境,外部和大自然直接發生關系,如天空、山水、樹林花草:內部主要和人工因素發生關系,如頂棚、地面、家具、燈光、陳設等。室外是無限的,室內有限的,室內圍護空間無論是大小都有規定性,因此相對來說,生活在有限的中,對人的視距、視角、方位等方面有一定限制。如果我們追溯最早的室內空間形態,那一定是原始人居住的山洞,以及由木頭、石頭搭建的避護所,今天戶外露營熱衷的BC露營搭建的臨時帳篷,可能就是一塊沒底的布,四周用木頭削成地釘固定,中間找根木棍支起來,一個簡易的金字塔帳篷就搭建成功了,而這種臨時帳篷就是一個簡易容器,其營造的一個空間,就屬於近乎原始狀態的室內空間。
在人類社會發展有相當長的時間裏,建築物(無論是住宅建築形態還是公共與商業建築形態、工業建築形態)是智慧空間容器的主要形態,建築物即可以形成以相同的地域範圍或管理範圍爲特徵的建築群(園區、城市)這種集合容器集合,也可以形成由地域範圍與專業職能爲特徵的建築群(醫院、學校、商業綜合體、機場、酒店),那么由這種集合容器內空間組成的空間集合也是成立,於是,也就有了智慧園區空間、智慧城市空間、智慧醫院空間、智慧學校空間這樣的概念。這種情況下,容器內的空間既可以獨立切分進行設計和部署,也可以突破物理意義上的距離、牆體等限制進行組合。建築物這種容器的特點是基本固定有某一具體位置,有坐標定位,即使是同一建築物裏的某個單元(例如某樓層某房號),也是可以獲得詳細的坐標與立體定位的,而且從法律角度,這種容器是有產權作爲支撐保障的。建築物是不可移動的容器,在數字孿生及增強現實中,這種不可移動的容器將構成了地圖中的人造元素的主要內容。
建築物這種容器是不可移動的,而另一類容器則是可移動的,包括車、船、飛機、火箭、空間站、以及一些軍事用途的作战平台(潛艇、航母、坦克)等。可移動的容器的位置會隨着時間而變化,所以這類容器沒有固定的坐標位置,對應的內部空間也沒有固定的坐標位置,其坐標位置通過從衛星定位或者地圖關聯建築物(容器)相對位置進行定位。
地球可以看成一個超大的容器,由大氣層包裹的空間包含了無數的建築物這種不可移動的容器和車船等可移動的容器,或者說是由很多容器組合成的一個更大的容器,其空間構成更爲復雜,但也是可以作爲一個組合整體進行研究、設計部署和使用的。我們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智慧地球其實就是研究地球容器內的智慧空間,而非研究容器本身,因爲研究地球容器本身的學科是大氣學、地球物理學。
智慧空間可忽略容器
盡管智慧空間必須依附於一個容器,但我們研究智慧空間時,容器是模糊的,甚至我們只關心容器的資源條件供應,忽略其形態,這給智慧空間的復制、還原與再生、虛擬化准備了前提條件。
有了這個共識,我們不難理解智能建築和智慧空間的區別了,智能建築的工作界面是建築物主體,其產品設備混合到建築主體中甚至成爲隱蔽工程,例如綜合布线中的线纜、樓宇自控中的管道閥門與空調主機;而智慧空間的工作界面是室內空間,是建築物六面體以內的空間,並不包含主體本身,產品設備大多在牆體表面進入安裝,只有在少數因牆體阻隔信號時我們才會考慮建築物主體存在及造成的影響,而其它時候,建築物就只是個可提供資源條件的容器不必考慮其形態。
智慧空間是動產,而容器是不動產
容器中的房屋是典型的不動產,汽車、飛機、輪船盡管它們可以移動,但我國對汽車、飛機、輪船這些價值較大的動產視同不動產來管理,即都需要在有關部門登記備案,這是社會管理的需要。
而智慧空間則屬於動產,動產是指所有可移動之物,有形或無形,現有的或未來獲取得的,都可視爲動產,是指性質上不須破壞、變更而能夠移動其位置的財產。動產包括設備、存貨、農產品、不動產附着物、待砍伐的樹木、待开採的礦物、應收账款(包括那些被出賣的)、票據、物權憑證、出租的有形動產以及擔保物的收益。智慧空間的產權可從有形財產和無形資產兩個角度確定其動產產權,包括智慧空間系統設備和智慧空間數據資產。
智慧空間裏的智慧空間系統設備和產品安裝在牆體表面或者安放在空間中,是不動產附着物。多數情況下,智慧空間系統設備產品這種不動產附着物的產權與其容器(建築主體)是關聯在一起的,視爲建築物產權的一部分,對於所有權和使用權未分離的業主、住宅、酒店、公寓這種業態都是如此,而涉及二次裝修的租賃業態情況就不相同了,智慧空間系統設備產品這種動產屬於租賃方而非建築擁有者。
智慧空間營造的智慧人居環境,包括其場景模式、運行數據與保存記錄等,是無形的數據資產,數據資產是擁有數據權屬(勘探權、使用權、所有權)、有價值、可計量、可讀取的網絡空間中的數據集。智慧空間的數據資產是屬於空間的業主用戶的,哪怕是業主用戶並不擁有這個建築物只是臨時租賃。
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的工作界面是智慧空間,而非容器
我們知道,虛擬現實系統(Virtual Reality System,簡稱VR;又譯作靈境、幻真)是近年來出現的圖形圖像領域的高新技術,也被稱爲靈境技術或人工環境。虛擬現實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度空間內的事物。虛擬現實創造的主體對象是虛擬世界,工作界面是在電腦模擬的空間內,而不是現實世界的建築物容器和空間。所以,智慧空間和虛擬現實並沒有直接關聯性。
對於增強現實來說,智慧空間的意義重大,因爲增強現實的主要工作界面其實是智慧空間,而不是建築物容器。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是一種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廣泛運用了多媒體、三維建模、實時跟蹤及注冊、智能交互、傳感等多種技術手段,將計算機生成的文字、圖像、三維模型、音樂、視頻等虛擬信息模擬仿真後,應用到真實世界中,兩種信息互爲補充,從而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例如基於Rokid的AR空間街區解決方案,街區可以在不同的階段,借助Rokid提供的AI數字人引擎技術、AR街區導覽方案等,通過數字場景化的快速構建,快速布置個性化的假日營銷、品牌促銷、嘉年華、快閃等活動場景,幫助商家打造更加高效、多元化的營銷場景體驗。
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MR)是增強現實技術的升級,將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合成一個無縫銜接的虛實融合世界,其中的物理實體和數字對象滿足真實的三維投影關系。簡而言之,就是“實幻交織”。在MR中,用戶難以分辨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邊界。MR混合現實技術可用於工業應用、教育應用、展覽應用、建築應用、醫療應用等多方面,MR技術所涉及的應用領域也在逐漸增加,MR技術與傳統行業的結合,如MR+教育、MR+金融、MR+工業等等,也已經擁有了諸多成功的落地場景。
總之,MR 設備給到你的是一個混沌的世界:如果數字模擬技術(顯示、聲音、觸覺)等,你根本感受不到二者差異。正是因爲此 MR 技術更有想象空間,它將物理世界實時並且徹底地比特化了,又同時包含了 VR 和 AR 設備的功能。
只有在一個智慧空間中,才能滿足混合現實所需的真實世界的環境空間需求,例如我在虛擬世界由雨後森林進入到黃昏沙漠中,現實世界中的智慧空間迅速將場景模式由雨後森林切換到黃昏沙漠,這裏除了你在AR眼鏡中可以看到畫面的轉換,你可以聽到現場聲音的變化,甚至你的皮膚也感受到了空氣環境由冷溼涼爽變成了炎熱幹燥,這時虛擬世界劇情變化呈現所需的環境空間由現實世界中的智慧空間場景模式來提供,這就是混合現實中智慧空間的價值所在。
標題:大向聊智能:智慧空間與容器的關系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