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笛音樂節創始人呼籲“把票價打下來” 音樂節票價爲何居高不下?

2023-05-17 18:50:36    編輯: robot
導讀   音樂節高收費問題已經見怪不怪了,萬千樂迷呼喚,似乎也沒挽回主辦方准備降價的“誠意”。尤其是今年线下演出市場陸續復蘇以來,不斷有“音樂節票價過高”的話題,衝上熱搜。   而在近日,煙台舉辦的黃渤海...

  音樂節高收費問題已經見怪不怪了,萬千樂迷呼喚,似乎也沒挽回主辦方准備降價的“誠意”。尤其是今年线下演出市場陸續復蘇以來,不斷有“音樂節票價過高”的話題,衝上熱搜。

  而在近日,煙台舉辦的黃渤海迷笛音樂節上,創始人張帆的一番發言,受到一衆樂迷點贊。舞台落幕之際,張帆登台發言,他面向所有樂迷呼籲:“要把音樂節票價打下來,一定要壓一壓。”“讓中國所有的年輕人,都有錢參加音樂節。”一邊是樂迷高喊“降價”,一邊是主辦方袒露“難降價”,音樂節降價到底難在哪?記者採訪了线下演出市場的業內人士。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孫慶雲

  樂迷苦“音樂節高票價”久矣

  音樂節票價高的問題,在近兩年倒是經常被樂迷拿來吐槽。去年,還有人借用“雪糕刺客”的流行梗,稱呼這些高票價的音樂節爲“刺客”。

  去年在成都开唱的仙人掌音樂節,雖然演出陣容頗爲豪華,邀請了樸樹、新褲子隊伍、痛仰、回春丹等一衆知名歌手或樂隊,但高昂的票價仍舊“勸退”不少樂迷。記者發現,音樂節價格在短短五年的時間內,翻了一番又一番。以仙人掌音樂節的早鳥票價爲例,2018年收費260元,到了2019年,票價上漲到350元,2021年價格爲588元,2022年直接飆上699元。

  今年,线下市場相繼復蘇,關於音樂節亂收費的話題又一次次衝上熱搜。價格翻了一番不說,很多票價動輒都是四五百元起步,不少單日票保持在了700—1000元之間。

  樂迷苦“音樂節高票價”久矣。記者在社交平台搜索,每場音樂節开票時,幾乎都能看到網友發文傾訴:“票價能不能降一降?”

  音樂節票價爲何居高不下?

  音樂節票價沒能被穩定規範下來之前,音樂節市場熱度已經被推向高潮。今年飛豬平台發布的《2023年“五一”出遊風向標》顯示,五一假期前後全國各地將舉辦上百場演唱會、音樂節,是演出市場三年多來迎接的首個爆發窗口期。

  只是,讓人尷尬的是,今年五一過後,能夠看到不少參加了音樂節的樂迷發文吐槽:“氛圍沒有想象中的好”“下次不再去了”……發表此類言論,是因爲這些樂迷花了大價錢买票,原本抱着很高的期待值,結果現場體驗遠遠落後於自己的想象。一名樂評人曾留言評價此事:這不僅僅是樂迷的損失,讓消費者寒心,最終應該感到“損失”的是音樂市場。

  音樂節票價持高不下,從主辦方的角度來看,背後原因是什么?线下演出行業的從業人員、索尼音樂Live部門項目經理張毅告訴記者,其實音樂節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不是觀衆的票房,“擁有高人流量,吸引冠名廠商入駐才是關鍵。”

  但是辦一個音樂節,總是需要支出。張毅介紹,主要成本有“三樣”,一個是場地的費用,一個是搭建的費用,一個是演出藝人的出場費用,“這三樣成本都在漲,是造成音樂節高票價的主要原因。”

  “前兩部分的成本,很難壓下來。”至於第三部分,從他個人角度看來,國內大多數的音樂節模式還處於“復制粘貼”的一個狀態,難以形成能夠吸引固定粉絲入場的音樂節品牌。所以觀衆买票,關注點在“陣容”,大多數是衝着參演的樂隊藝人來。這就導致很多主辦方不太“冒險”去挖掘小衆的音樂團隊,久而久之,第三部分的成本也被擡高。另外他也注意到,這些年來,很多主辦方是“散戶入場”,辦一屆賺一屆的錢,也是造成目前音樂節市場收費不穩定的一大原因。作爲一名在音樂節行業內從業人員,張毅還是希望,音樂節的市場能夠盡早回歸健康狀態。



標題:迷笛音樂節創始人呼籲“把票價打下來” 音樂節票價爲何居高不下?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1394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