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和中國籃球,即便是這對人們眼中最適配的“天作之合”也沒能走到終點。
男籃逐漸國足化、中國籃球奧運表現不如人意,讓七年之癢再也無法回避。
於是,姚明選擇承擔責任,轉身離开,一別兩寬。
2017年2月23日,中國籃協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以主席身份亮相。2017年2月23日,中國籃協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以主席身份亮相,意氣風發。新華社形容這是“凝心聚力的當選”。
從“雙國家隊”競爭和邀請制的國家隊改革,到CBA聯賽的職業化,再到三人籃球的國際合作以及基層籃球的普及推廣……
大刀闊斧的改革未能收獲預想中的成果——中國男籃連續兩屆無緣奧運會,中國籃球奧運未能完成目標,導致姚明一度陷入輿論風暴。
2024年10月31日,中國籃協官方宣布,姚明辭去了中國籃協主席職務,由現任籃協副主席、籃管中心黨委書記郭振明暫時接任。此時,距離姚明第二任結束還有差不多兩年。
上任7年,2807天,這位中國籃球的掌門人選擇對此負責。他曾說自己擔責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承擔過去的責任,辭職回家;另一種是設計出下一步行動計劃。
如今,姚明選擇前者。
姚明表示,這樣的決定是經過認真思考,並基於對中國籃球事業發展的考慮和個人規劃做出的。他感謝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籃協執委會的信任,也感謝籃球大家庭的關愛。“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籃球都是我一直熱愛的事業,今後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繼續支持中國籃球。”
從紅藍對抗到邀請制,加強競爭和使命感
姚明的“上半場”,作爲籃球運動員,無疑是成功且閃耀的。
在NBA,他打進了NBA名人堂;在北京奧運會上,他帶領中國男籃創造歷史最佳战績。而姚明退役後,從倫敦到裏約,中國男籃奧運難求一勝。
國家隊的輝煌經歷,NBA鮮亮的職業生涯,加上頂級職業籃球理念的親歷者,這些因素都讓外界認爲,姚明出任籃協主席,是“天作之合”。
作爲中國籃球的管理者,姚明开啓了自己的“下半場”,爲國家隊开出了第一張改革藥方。
彼時,中國籃球大環境並不樂觀——球員方面,缺乏可用之才;教練方面,可靠的中生代教練鳳毛麟角。
爲了激活從球員到教練的求勝欲,2017年4月,“雙國家隊”改革應運而生——李楠、杜鋒兩位少帥分別組建紅藍兩隊,隊員原則上不互相流動,兩年內各自承擔國際大賽任務,自2019年起合並爲一支國家隊備战世界杯及2020年東京奧運會。
耳目一新的“雙國家集訓隊制”中,姚明把“競爭”作爲關鍵詞,“我們希望鍛煉教練員在限定的資源條件下去打好一個比賽,讓優秀的同位置球員和同樣位置新、老球員存在競爭。我們希望有更多教練能夠站上國家隊的舞台,並通過這個舞台建立信心。”
這一全新的變化,確實爲中國男籃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2017年國際籃聯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缺少了翟曉川、趙繼偉、趙睿三名主力的中國男籃紅隊在客場擊敗主力出战的韓國隊。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決賽中,中國男籃紅隊又以84比72逆轉伊朗,時隔8年再奪金牌。
除了“雙國家隊”制度的建立,姚明還將國家隊集訓從徵調制改爲邀請制,這意味着國家隊的集結不再是強制行爲而是尊重每一位球員的意愿和實際情況。此後,每次國家男籃的集結更多了一份情懷、擔當和使命感。就如姚明在提出這項改革舉措時所說,“我們希望在尊重運動員的同時,使大家進一步明確身上的責任與使命。”
新華社曾這樣評價姚明對於國家隊的一系列改革,“姚明心中的改革藍圖,凝聚的是幾代中國籃球人的夢想,而他也趕上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聯賽改革,事無巨細
國家隊改革是姚明爲中國籃球設計的藍圖之一。在聯賽上,姚明同樣大刀闊斧——從打造新賽制到增加轉播回放技術,從設立裁判的評分機制到嚴懲球員不當行爲,再到回饋贊助商權益......可以說事無巨細。
在CBA迎來“管辦分離”新模式、CBA公司獲得授權开始獨立運營新賽季的背景下,中國最高級別職業聯賽的五年改革計劃應運而出。
2017年6月,姚明拋出的第一份“CBA藍圖”就是聯賽改制——2017-2018賽季,季後賽參賽球隊數變爲10支,隨後4個賽季增至12支;常規賽輪次在2018-2020賽季增至46輪,2020-2022賽季進一步增至56輪。
增加季後賽球隊的數量,意味着常規賽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中遊球隊”有了更多進軍季後賽的機會,因此,每一場比賽的較量都至關重要。
在裁判問題上,姚明爲中國籃球帶來了首批專職裁判,試圖解決聯賽的頑疾。那幾個賽季,CBA公司設立了全新的裁判工資績效考核制度,將參與執法的裁判員分爲5個檔位,每個檔位的工資績效各不相同,評分較低的裁判可能被降檔。一旦某裁判被降至最低檔,甚至會被取消整個賽季的執法資格。
此外,CBA聯賽還設立了視頻回放中心、升級技術統計系統、修訂了聯賽紀律處罰規定,更加嚴格、專業地規範所有聯賽參與人員的行爲。
在姚明任職期間,不止一次強調,只有一個“更職業”的聯賽,才能吸引更多球迷和贊助商的關注。這幾年,這一切也確實幫助CBA產生了更大的商業價值。
2017-2018賽季揭幕战开始前,CBA公司在發布會上展示那個夏天的商務开發成果——1家主贊助商、1家战略合作夥伴、5家官方合作夥伴、3家官方贊助商以及7家官方供應商。這也是23年來CBA第一次有了主贊助商——曾經籤下姚明作爲代言人的中國人壽。
“你要做這個決定是要下很大決心的。我知道的,他推掉了中國人壽的三年代言,就是一個天文數字,特別貴。”央視籃球評論員於嘉曾經在《築夢者姚明·CHANGE》的紀錄片中透露,姚明爲這個“主席”舍棄了不少,“那一切是爲了什么,他又能從做一個中國籃協主席上得到什么。要得到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我記得姚明在一次喫飯的時候說過一句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國家隊成績,不盡人意
7年時間,姚明證明了自己是堅決的改革者。
一位熟悉姚明的圈內人士曾經這樣評價他,“現在的他,又像被選秀成功的那個人一樣,要不斷和比他更強壯的人碰撞……而所有的變革,是倒逼中國體育去行政化。”
但遺憾的是,姚明的改革沒能幫助中國男籃在國際賽場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競技體育終究需要結果說話——2017年亞洲杯第五名、2022年亞洲杯第八名;2023年杭州亞運會僅僅取得銅牌,又是歷史最差战績;2019年世界杯未能晉級16強、2023年世界杯同樣無緣16強,以至於中國男籃無法出現在東京奧運會與巴黎奧運會上。
持續輸球的尷尬成了姚明無法回避的責任。
2019年在家門口的男籃世界杯,中國隊遭遇滑鐵盧,姚明在籃協主席位置上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擊。
彼時,中國籃球40年來首次無緣奧運會,外界將矛頭指向姚明,認爲“雙國家隊”競爭中勝出的李楠是失利的重要原因,也有人認爲CBA聯賽改制造就的“後衛盛世”無法經受住國際賽場的考驗。
外界的批評和質疑並非空穴來風。
以2019年世界杯上的郭艾倫爲例,他曾經在U17世青賽上場均豪取22.4分,成爲得分王,那屆比賽中,波尼特卡場均可以得到19分3.9籃板2.4助攻,位列得分榜第2位。但9年後的世界杯賽場再次相遇,郭艾倫僅僅打出6分4次助攻的數據,而波尼特卡則交出25分、9個籃板和3次助攻的數據。在中國男籃的那個邊线球战術的致命失誤中,正是波尼特卡完成搶斷,幫助波蘭隊拿下勝利,也就此改變中國籃球的命運。
“比賽失利之後,讓某個人去負擔這個責任,那會是誰。”當時現場記者向中國籃協主席姚明拋出問題,那一刻,姚明面無表情,也沒有絲毫猶豫地回答,“我!”
無緣東京奧運會後,新華社曾發文總結,在那篇《中國男籃世界杯失利反思錄:兵敗之後,如何面對未來十年》的文章中,新華社提到了中國男籃在實力、技战術與臨場的全面差距,也提到了中國男籃需要走出“亞洲溫室”提升國際競爭力。
“這一次算是我們又一次睜眼看世界吧。世界的水平與我們(拉得)真是越來越大了,我們必須去努力地爬,從職業聯賽到培訓,再到青少年的體教結合。”姚明在接受採訪時總結,“我不會停止改革,我們不能半途而廢,必須更爲堅定地走下去。”
姚明的任期內,中國女籃和三人籃球女籃曾是中國籃球發展的一塊“遮羞布”——東京奧運8進4負於塞爾維亞,遺憾無緣前四;2022年女籃世界杯亞軍,2023年女籃亞洲杯和杭州亞運會冠軍;三人女籃則在東京奧運會創造歷史,摘得銅牌。
但這塊“遮羞布”在巴黎奧運會上再也掩不住中國籃球的尷尬:兩支隊伍雙雙小組出局,中國籃球迎來最差战績。
此後,姚明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關於“姚明該卸任嗎”的質疑和討論甚囂塵上。
改革未竟,他留下了什么
提前結束籃協主席任期,按照姚明曾經的說法,是承擔責任的一種方式。
有意思的是,當傳聞出現後,社交網絡上“你聽到姚明卸任後是什么心情”的投票中,佔比超過60%的是,“爲姚明感到开心,他終於能夠解放了。”
中國籃球在國際舞台上的失利和持續低迷,有多少應該歸責於姚明,目前沒人能給出所謂的權威評判。可以肯定的是,姚明在過去7年的改革會持續影響中國籃球的發展,其中就包括他帶給青少年的“小籃球項目”。
在2018年兩會上,姚明第一次提出“小籃球”的概念。所謂的“小籃球”是主要針對12歲及以下的少年兒童开展的籃球普及運動,幫助孩子愛上籃球,養成鍛煉習慣。
事實上,“小籃球”計劃最早出現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之前。當時關於籃筐高度、籃球大小的標准、缺乏完善競賽體系等諸多問題長久得不到解決,導致其始終無法大面積开展。
姚明上任後,“小籃球”計劃正式按下啓動鍵。根據不同年齡段,設置不同的籃筐高度、籃球大小、比賽時間等細節,並用各級籃球協會、社會青少年籃球培訓機構、全國各中小學等平台,搭建“教練員培訓、技術標准、周末假期訓練營、大數據”四個系統,把籃球推廣到基層的青少年兒童中去。
根據此前的說法,“小籃球”目前有10萬名6-10歲的孩子完成了注冊。彼時,姚明坦言,“我們也沒有預計說到底能做到多少孩子參與,10萬人算是一個起點,我們希望不要停在這裏,我們還有很多努力要去做,也希望使更多人關注‘小籃球’,希望得到家長的支持,這非常重要。”
如果說,“小籃球”項目在未來的持續運行是姚明給中國籃球留下的一份改革“遺產”,那么,在姚明卸任後,能讓他繼續留在籃球領域的則是他的“姚基金鄉村籃球季”的公益項目。
從2007年決定和納什一起通過籃球慈善賽爲中國偏遠地區的青少年籌款,到2008年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架構下發起姚基金,再到2012年正式啓動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項目,姚明一直在努力提供一個平台,給孩子們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截至2023年底,姚基金公益項目已經累計支持4661所鄉村學校,派出6512人次支教志愿者,培訓了1239名鄉村專兼職體育教師,約540萬人次青少年因此受益。
姚明將慈善賽帶入中國之後,體育和慈善結合的現代公益模式也讓全社會有了更多思考——通過獨特的公益籌款和倡導手段,促進鄉村地區青少年健康成長,爲體教融合貢獻了新的思路。
如今,中國籃球的“姚明時代”正式結束,從國家隊到聯賽還面臨着不少問題亟待解決,這些只能交給姚明的繼任者去繼續探索答案。
可以預見的是,姚明不會離开中國籃球,他會用自己的方式推動中國籃球。
海量資訊、精准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標題:深一度|“天作之合”走到終點,中國籃球告別“姚明時代”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3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