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

2024-10-23 18:00:13    編輯: robot
導讀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中共青島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青島市教育局 青島市科學技術局 青島市財政局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青島市商務局...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中共青島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青島市教育局 青島市科學技術局 青島市財政局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青島市商務局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 關於印發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的通知
各區、市人民政府,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市有關部門:

《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中共青島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

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青島市教育局

青島市科學技術局

青島市財政局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青島市商務局

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

2024年9月26日

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

爲貫徹《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山東省促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加快推動我市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緊抓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機遇,堅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爲引領,以人形機器人整機和關鍵部組件產品研發爲主线,以特定行業典型場景應用爲特色,大力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爲特徵的生產力,加快培育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人形機器人產業體系。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培育5-8家人形機器人領域重點企業,整機產品生產制造實現突破,在智能傳感、減速器等關鍵部組件領域形成一批創新成果,在制造、民生服務等領域开展示範應用,成爲國內重要的人形機器人研發制造應用基地。

二、發展方向

立足本市產業基礎,把握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聚焦“3+2+4”產業發展路徑(“3”即突破“大腦”“小腦”“肢體”三類關鍵技術;“2”即發展基礎版、功能型兩類重點整機產品;“4”即做強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動力能源四類關鍵部組件),夯實關鍵技術基礎,布局整機產品制造,帶動關聯配套產業集聚,推動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突破三類關鍵技術

1.“大腦”關鍵技術。圍繞真實動態環境下人形機器人感知、決策,开展場景理解與語義地圖構建、路徑規劃、任務推理與分解等關鍵技術研究,推動大語言模型(LLM)向圖像-語言模型(VLM)、圖像-語言-動作模型(VLA)演進,突破端到端的多模態大模型技術,全面提升模型高度泛化和思維鏈能力。建立從特定行業到全場景的具身智能數據採集體系,採用先進的數據清洗與增強技術,提升真實數據訓練模型的精准度與效率。

2.“小腦”關鍵技術。面向復雜環境下人形機器人平衡運動,开展定位映射、動力學建模與仿真、運動學與逆運動學計算、擬人柔順步態控制等關鍵技術研究,推動特定硬件的定制化算法向通用元動作庫演進。支持面向人形機器人的底層仿真體系开發,形成通用軟件开發架構,推動運動控制、軌跡規劃等新型算法迭代升級,提升全身協調魯棒移動、靈巧操作和人機交互能力。

3.“肢體”關鍵技術。面向人形機器人高動態、高爆發和高精度等運動性能需求,研究人體結構與運動力學原理、輕量化材料和結構設計優化等基礎理論,突破輕量化與剛柔耦合一體化結構設計,研發手臂一體化靈巧機械肢、低能耗一體化關節、輕量化骨骼、高強度本體結構等核心硬件,增強機器人本體執行操作的靈活性和復雜環境適應性。

(二)發展兩種產品形態

1.基礎版整機。聚焦人形機器人靈活性、可擴展性和易用性等特點,建立通用人形機器人基礎軟硬件平台,开發小型人形機器人、全尺寸人形機器人等基礎版整機,打造高性能機械肢體與先進的感知硬件系統,支撐場景個性化开發需求。

2.功能型整機。面向工業制造領域,开發高精度、高可靠,具備多機協作、自主規劃、精確感知的工業型人形機器人。面向家庭民生等領域,开發具備情感陪伴和生活輔助能力的人形機器人。面向公共服務領域,开發具備環境感知、情緒認知、自主決策等人機交互能力的服務型人形機器人。

(三)做強四類關鍵部組件

1.傳感器。圍繞視覺、觸覺、力覺、聽覺、慣性測量等單體傳感技術,研制以固態面陣、直接測量飛行時間(DTOF)技術爲代表的激光雷達、多維力傳感器和關節力矩傳感器、麥克風陣列、結構光深度相機、雙目相機等關鍵技術產品,推動傳感技術由單一模態向多模態融合感知發展。

2.執行器。圍繞傳動、驅動、感知、控制裝置柔性化、緊湊化設計,提升諧波減速器、旋轉矢量(RV)減速器以及行星減速器的制造技術和工藝,發展高功率密度伺服電機、空心杯電機、編碼器、電路等關鍵部件,滿足本體高爆發移動和高精度作業需求。

3.控制器。面向高實時協調運動控制需求,重點攻關基於總线的高性能控制器、環境感知處理器、高人機功效操作終端、分布式關節控制器等。加大專用芯片的研發投入力度,研制推出高性能邊緣AI計算芯片,外部傳感器信號感知及處理芯片、各關節動力控制芯片,提升協調控制能力。

4.動力能源。深化高效能電池供電系統研發,突破高能量密度電池、智能電源管理等關鍵技術,加快推動聚合物基固態電池研發及產業化,提升電池續航能力和機器人性能表現。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關鍵技術攻關行動

1.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創新機構建設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採取“公司+聯盟”形式,以場景驅動人形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和產業化應用爲切入點,構建高效協同創新網絡體系,爲關鍵零部件、模型算法、硬件本體等領域的技術开發、成果轉化、合作交流搭建开放式創新平台。(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开展關鍵技術攻關。發揮各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載體引領作用,圍繞人形機器人“大腦”“小腦”“肢體”關鍵技術群,完善“市場主導+揭榜掛帥”機制,組織實施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和科技示範工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承擔國家、省科技專項,解決一批產業短板和“卡脖子”技術難題,加快推動一批突破性創新成果產業化。(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3.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完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支持企業、高校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圍繞人形機器人靈巧手及手臂設計、仿生異質膜材料、復合水凝膠驅動器等領域开展研發及產業化。復用我市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感知控制、路徑規劃等技術方案,在關鍵部組件上實現遷移轉化。搭建產學研對接平台,鏈接“山東科技大市場”,推動創新供給與產業需求有效銜接。(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二)實施重點產品突破行動

1.加速整機產品落地。充分利用國內人形機器人企業在我市布局發展的優勢條件,引導推動基礎版和功能型整機產品在我市研發生產、升級迭代。开展人形機器人通用整機平台建設,加快工程开發、樣品試制、數據模擬、工藝改進等能力建設,滿足樣機及小批量生產制造需求,逐步形成人形機器人整機的批量生產制造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可靠性。(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豐富關鍵部件供給。發揮智能傳感企業研發優勢,突破視、聽、力、慣導等高精度傳感關鍵技術,加速微型揚聲器、慣性測量單元、組合導航系統、加速度計等重點傳感器產品在人形機器人整機中應用。支持研發高精度、高扭矩、低溫升、低噪音的高性能機器人關節諧波減速器,實現高端產品國產替代。(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加快算法模型融合。支持人形機器人產品接入通用大模型,集成多場景泛化和多任務處理能力,實現軟硬件層面協同優化。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硬件在環仿真工具包、檢測儀器及評估系統开發,突破人形機器人設計、驗證、檢測與評估研發工具鏈關鍵技術。引導企業圍繞智慧生活、工業制造等場景,加快感知、運動控制、決策規劃和學習優化等算法开發,开展特定場景行業大模型調優訓練和推理,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能提升和智力發育。(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三)實施場景應用牽引行動

1.制造行業先行先試。面向汽車、家電制造等結構化生產线應用場景,引入人形機器人產品,开展生產制造過程中零件轉運安裝、監測和維護等整機裝配工序操作訓練,研發和優化工業場景應用的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提升制造工廠的智能化和無人化水平。(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2.家庭應用創新迭代。面向非結構化復雜的家庭環境,加快推動人形機器人整機本體結構、運動控制算法、安全保護機制等迭代優化,熟練執行物體位置識別、末端軌跡規劃、柔性物體抓取等動作,配合智能家電完成替代性家務勞動,在護理、康復、陪伴等方面爲老年人和失能、半失能人群提供幫助,提升人民群衆生活質量。(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民生領域加速推廣。面向銀行、商場、超市、醫院、學校、行政審批、電信運營等民生服務場景,探索引入人形機器人產品,接入特定行業垂直大模型及服務場景數據集,實現精准的空間定位操作、多人多輪對話、客戶對話目標意圖識別等功能,帶來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的服務體驗。(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4.特種領域落地突破。面向惡劣條件、危險場景作業、要地警戒守衛等需求以及民爆、救援等特殊環境,支持企業通過在特種領域技術積累,嘗試從輪式、履帶式、足式機器人向人形機器人开展商業化落地突破,打造特種應用場景下高可靠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降低作業人員危險性。(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四)實施產業集群培育行動

1.優化空間布局“建集群”。依托嶗山區、西海岸新區、高新區等重點區域結合產業特色,發揮北航青島研究院、山大青島校區等資源匯聚作用,培育或招引一批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算法軟件企業,打造創新能力強、應用場景佳的“研發+制造+應用+服務”聯動集聚區。其他區市聚焦工業制造、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引導企業、科研機構开展示範應用,形成一批典型場景。(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區、市政府)

2.培育壯大企業“強梯隊”。推動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企業跨領域合作,帶動研發、制造服務等產業鏈上下遊發展,增強軟硬協同適配能力。針對傳感器、減速器等部組件配套及集成應用,加大優質企業培育力度,支持一批“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和“小巨人”企業。建立以大企業爲中心、中小企業分工配合的企業協作體系,形成特色鮮明的企業梯隊。(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民營經濟局)

3.开展雙招雙引“補短板”。聚焦整機制造與產業鏈關鍵環節,繪制產業招商圖譜,建立產業招商項目庫,重點引進一批國內一流的人形機器人骨幹企業,帶動產業創新資源集聚。支持企業跨界布局,通過入股、並購、引進等形式,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高成長的重要節點企業。(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

(五)實施要素資源提質行動

1.優化數據採集供給。面向自有生產制造、家庭服務等特定真實場景,綜合運用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等技術搭建實時同步、虛實轉換的數據收集系統,構建規模化數據集和訓練環境,探索利用真實數據和仿真數據訓練提升具身智能提煉泛化能力。支持工業互聯網平台、產業大腦建設,促進行業數據規範匯聚。(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大數據局)

2.統籌算力設施建設。科學布局智能算力中心,加速大模型訓練迭代和產品應用。面向用戶側、網絡側,按需部署高效邊緣計算中心,引導人形機器人企業向“5G+邊緣計算+分布算力”算力網絡轉型,推動雲端和邊緣端智能協同部署。強化智能算力模組研發應用,爲海量碎片化場景提供穩定的通信能力和強大的邊緣算力,提升數據實時計算與處理能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局)

3.健全產業標准體系。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开展人形機器人標准化路线圖研究,積極參與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制修訂,支持企業與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等機構強化合作,在關鍵共性技術領域,利用自主創新技術制定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加強專利與技術標准融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反映國際先進水平的引領國內產業發展的技術標准。(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發揮人工智能產業及重點項目推進專班的組織協調作用,統籌推進人形機器人重點領域發展有關工作,協調解決企業和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依托行業企業,強化產業鏈上下遊協作和供需對接,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和產品在重點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

(二)強化政策支持。統籌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政策措施,發揮中長期國債、中央預算內資金等相關專項資金作用,積極爭取省級人形機器人政策資金支持,加大對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引導支持力度。對技術相對成熟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優先支持納入省數字產業重點項目等,依規落實土地、能耗等要素保障。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產業鏈關鍵環節,構建多元化融資體系。(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人才支撐。鼓勵駐青高校、職業院校借鑑國內外先進學科建設經驗,加強人形機器人相關學科專業建設,與用人單位共同培養跨學科的交叉復合型和工程型人才。引導鼓勵國內頭部企業提高在青研發布局權重,加強人形機器人相關領域高端人才、緊缺急需人才引進,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優化產業生態。加大特定場景挖掘和共性場景推廣力度,定期遴選典型應用場景清單和推薦目錄。加強人形機器人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規範人形機器人數據採集、存儲、使用、共享等行爲。圍繞人工智能相關領域舉辦綜合性會議、賽事,吸引國內外人形機器人領域優質企業、創新團隊來青开展技術創新、示範應用等合作,提升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網信辦,各相關區、市政府)

標題:11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3545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