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尷尬的事實:芯片工藝越先進,價格越貴,性能提升越小

2024-08-19 18:10:25    編輯: robot
導讀 去年,蘋果就全球首發了3nm的手機芯片A17 Pro。 在發布之前,大家對它抱有着巨大的期待,覺得台積電三年磨一劍,3nm肯定會比5nm強很多。 但結果讓人失望,3nm的A17與 5nm的A16相比...

去年,蘋果就全球首發了3nm的手機芯片A17 Pro。

在發布之前,大家對它抱有着巨大的期待,覺得台積電三年磨一劍,3nm肯定會比5nm強很多。

但結果讓人失望,3nm的A17與 5nm的A16相比,CPU單核提升了10%,多核提升了2%,GPU多了一個GPU核後,提升了20%。

很顯然,如果要較真,3nm的A17提升真的有限,遠遠低於大家的預期。

而今年,聯發科、高通、三星等均會用上3nm工藝,等這些芯片推出後,大家去評測,就會發現一個事實,不只是蘋果,其它幾家也是如此,那就是3nm芯片,相比於5nm芯片,提升並不會太明顯。

但是雖然性能提升不明顯,價格卻提升的很明顯,據說3nm的芯片,相比於5nm芯片,僅在制造代工這一塊,可能就要貴30%,最終反應在終端價格上,可能會貴50%。

那么問題就來了,爲何芯片工藝越先進,價格越貴,性能提升反而越小了呢?

事實上,事情還就真的這么尷尬,隨着芯片工藝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工藝提升越來越難,性價比越來越差,性能提升也越來越有限,但成本卻越來越高了。

因爲工藝越先進,工藝難度越大,同時使用的設備也越先進,成本自然是越來越高的,遠比之前高的多。

看看上圖,大家看到,工藝越是成熟時,每次提升時,晶體管密度提升的更大,而越是先進工藝,比如5nm和3nm相比,晶體管密度,其實又提升的不多。

而芯片性能,主要靠晶體管多少來決定的,密度高,單位面積內的晶體管多,性能就強,如果密度不提升,晶體管數量不多,性能就不會有什么變化。

而越到接近物理極限,提升晶體管密度就越困難,所以就導致了目前這個局面。

可以預計的是,當3nm到2nm,2nm到1.4nm,1.4nm到1nm時,成本會更高,而性能提升的可能會更少,同時花費的時間成本也會更長,可能3年一代,甚至5年一代。

這也是爲何,像格芯、聯電就留在12/14nm,不再前進的原因,因爲10nm之後,性價比越來越低,使用的廠商越來越少,需求也少了,養不活太多的晶圓廠了,於是格芯、聯電就放棄了這個市場。

只有台積電、三星、Intel這三家,還想分出一個勝負來,不斷的更新工藝,但實際上性價比是越來越差的,數據顯示,真正性價比最高的兩代芯片工藝,其實是28nm\14nm這兩檔,價格相對便宜,性能也夠用。



標題:一個尷尬的事實:芯片工藝越先進,價格越貴,性能提升越小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1163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