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輪車、擊劍、橄欖球……這些看似冷門的項目,受巴黎奧運會熱度影響,在網絡上陡然升溫。
自奧運會开幕以來,“小輪車”搜索指數整體同比升高1136%、整體環比升高1013%。循着數據,記者到幾家運動俱樂部走訪,發現北京民間开展冷門項目的熱情,其實一直在延續。冷門項目,在北京也存在穩定的愛好者。項目從業者告訴記者,北京是全國冷門項目开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在奧運熱的影響下,愛好者年齡越來越小,普及越來越好。
4歲的女孩淼淼,練小輪車一年,已經能在北京市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小輪車
從畏懼心理到突破自己
周二下午6點,世界公園旁,芯動基地小輪車平衡車騎行館,2歲男孩豆豆,騎着平衡車,在泵道上加速、衝刺、過彎。“好的,豆豆,很棒啊,這一圈比剛才更棒!”教練米家琦一邊鼓掌,一邊大聲鼓勵。
訓練課結束,剛才騎行時如履平地的豆豆,下了車,走起路來還一搖一擺。“你看現在的孩子,接觸極限運動多早,跟我們那時候完全不一樣。”
小輪車作爲入選巴黎奧運會的極限運動項目,共有兩個小項比賽,自由式公園賽和泥地競速。鄧雅文在女子自由式公園賽上奪冠,實現中國在該項目上的歷史性突破。豆豆在玩的平衡車,是小輪車的入門,而泵道也是小輪車的比賽小項之一,只是此次未能入選巴黎奧運會。
6時15分,更大一些的孩子們也來了,他們要參加小輪車泵道訓練。4歲的女孩淼淼,練小輪車一年,在6月1日的第四屆北京BMX小輪車公开賽上,她拿到同年齡組泵道賽冠軍。淼淼媽說:“要說練的效果,反正我感覺,她現在意志力方面確實非常好,能一直堅持下來。”
“好玩啊,肯定的,我練好幾個月了。”7歲的男孩團團,護具上已經有磕碰的痕跡,“摔是摔過,但是沒事,爬起來唄。”
團團媽說,孩子對小輪車的興趣,已經完全能“遮蓋”住傷痛,“這點小磕碰,真不算什么。”
幾個大一點的孩子,已經能在泵道上高速騎行,上下翻飛。“我當時進體校的時候已經13歲,然後從公路自行車轉到小輪車,這在當時都算接觸小輪車很早的了。”看着眼前的孩子們,米家琦回想起自己的過往。2004年,他參加全國錦標賽拿到青年組冠軍。2008年的北京,小輪車首次進入奧運會,他參加了奧運預選賽。“當時全國小輪車比賽,一共也就十幾支隊,二百多個運動員。現在光我們俱樂部,穩定活躍的會員,都有二百多個了。”
米家琦說,北京是國內小輪車开展最好的城市之一。小輪車運動又很適合青少年參與,在鍛煉身體平衡、敏捷,錘煉意志品質等方面都有突出的效果。“你看這幾個孩子,都經過一個過程,從一开始愛玩,興趣驅動;然後磕了碰了,孩子會怕疼,有些畏懼;再到突破了恐懼,看到進步,上到新的台階。”
參與擊劍訓練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擊劍
4000個參賽名額“秒搶光”
“叮叮叮”“嗒嗒嗒”……周三晚上7點,萬國擊劍北京海澱店的訓練場內,兵刃交鋒、腳步移動的聲音此起彼伏。記者粗略數了一下,這裏正在練習擊劍的學員有七八十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孩子。
“一般就是晚上6點到8點這個時間段人多,都是下班帶孩子過來嘛。”一位坐在場邊的家長說道,她的孩子剛練擊劍不久,現在正跟着教練學習擊劍的步伐和姿勢。
在衆多的“擊劍少年”中,記者注意到一個孩子,正在跟比他高了半個頭的對手打訓練賽。別看身形上有差距,但他毫不怯場,向前進攻,動作迅速而精准。
“我叫李梓霆,今年9歲,練的是花劍。”雖然年紀不大,但他已經有了3年的劍齡。一开始是家長認爲他不愛動,所以報了個擊劍班,練着練着,梓霆發現擊劍這項運動還挺有意思。“我特別喜歡花劍‘甩背’的動作”。說着還給記者演示了起來。
因爲練的是花劍,李梓霆的偶像是中國香港花劍名將張家朗,平時還會看他的比賽視頻學習技巧。這次張家朗成功衛冕巴黎奧運會男子花劍金牌,孩子別提多开心了。
李梓霆的教練孫海博也在旁邊關注着學員的訓練情況。“2008年北京奧運會,仲滿拿了中國的第一塊奧運男子佩劍金牌,就已經有了一波熱度。”之後,中國擊劍隊在奧運會上屢創佳績,也讓大衆對於擊劍運動更加熟悉,想要親身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
孫海博介紹,擊劍分爲重劍、佩劍、花劍三個劍種,規則各不相同。“重劍是刺中就得分,所以要求你時刻盯着對方,保持專注力;佩劍需要你去主動進攻,每劍都得喊出來增添氣勢;花劍的擊中有效面積是最小的,需要你對劍的操控更爲精准,战術也要更多變……”從提升孩子的能力來說,擊劍可以“反着練”,比如孩子比較內向,想讓他更勇敢張揚一些,那就可以練佩劍。但如果想在比賽裏出成績,那最好是練跟自己的性格最爲相符的劍種。“梓霆這孩子領悟力快,腦子活,練花劍就很合適。”
擊劍在民間的火熱,從各種業余比賽的報名難度上也可見一斑。孫海博介紹,有的比賽名額足足有4000人,但搶名額就跟搶大牌歌手的演唱會門票一樣難。“真是秒沒啊!我們有些學員家長甚至都建了群,互相提醒比賽報名時間,分享搶名額的技巧,不然真搶不到。”
7歲的考瑞,正在進行腰旗橄欖球傳球訓練。橄欖球
學會配合學會團隊奉獻
“好的,考瑞,注意力集中,眼睛看着我。”周四下午,7歲的考瑞在教練喬勇的指導下,正在練習腰旗橄欖球的四分衛傳球技術。這是經濟技術开發區體育中心的一塊足球場,同時也是勇敢者橄欖球學院的訓練場。中國隊在巴黎奧運會女子七人制橄欖球比賽中,獲得第6名,刷新奧運歷史最佳战績。
“這次巴黎奧運會的橄欖球是英式橄欖球,下屆洛杉磯奧運會,腰旗橄欖球將成爲正式比賽項目。”喬勇說,美式橄欖球脫胎於英式橄欖球,而腰旗橄欖球則是一種非接觸式的美式橄欖球,因選手腰間佩戴兩條腰旗而得名。在腰旗橄欖球比賽中,不允許抱人和推人,防守方拉下持球進攻球員腰上戴的一條腰旗,進攻即被阻止,是一種安全的“非衝撞性”運動。
考瑞練腰旗橄欖球已經有幾年時間,在每隊參賽人數通常爲5人的陣容中,擔任堪稱核心的四分衛。“我覺得這個運動很有意思,達陣得分的感覺特別棒。”別看年紀不大,考瑞已經參加了大大小小幾十場比賽,“大多數比賽都贏了。”
在場邊關注孩子訓練的考瑞媽說:“當初選腰旗橄欖球,主要是看中一個是戶外運動,曬曬太陽,另一個就是團隊運動,對合作意識、社交能力都有幫助。”
考瑞媽的考量,得到了喬勇的贊同。“這項運動的溝通特別重要,每個隊最少也有二三十套战術。每一檔進攻前,5名隊友都要聚在一起進行‘聚商’,也就是布置战術。”
腰旗橄欖球不像足球、籃球,場上球員來回傳球,觸球機會多。腰旗橄欖球的每檔進攻中,四分衛處理球的機會,很多情況下只有一次,向前傳球也只有一次。接到四分衛傳球的那個球員,不能再傳球,只能勇往直前,衝鋒達陣。“所以除了四分衛和接球的球員,是這次战術執行者,其他3個球員都是在假跑,在吸引防守,在‘犧牲’。一場比賽,跑十次二十次,才接到一次球的情況,經常發生。”
既有巧妙战術,又有犧牲奉獻,造就了這項運動獨特的魅力。“現在組織比賽,必須限定參賽隊數量,不然輕輕松松四五十支隊。”喬勇說,目前國內开展橄欖球最好的幾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雖然小衆、冷門,但在北京,還是有大量的參與機會。”
夕陽下,考瑞揮汗如雨,技術動作已經像模像樣,他很期待再一次爲團隊出战。本報記者 孫毅 莫凡 文並攝
標題:奧運會催熱小衆項目 愛好者年齡越來越小 普及越來越好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