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貨率80%,商家瘋了

2024-06-18 18:11:31    編輯: robot
導讀 來源:市界 今年618電商平台瘋狂卷低價下,各大商家被逼到了生死线邊緣。越來越高的退貨率快把他們逼瘋了,尤其是做女裝的,有的退貨率能幹到80%甚至90%,也就說賣出10單實際成交的只有一兩單。沉沒成...

來源:市界

今年618電商平台瘋狂卷低價下,各大商家被逼到了生死线邊緣。越來越高的退貨率快把他們逼瘋了,尤其是做女裝的,有的退貨率能幹到80%甚至90%,也就說賣出10單實際成交的只有一兩單。沉沒成本不可估量,一位幹了6年的老電商人,虧了小10萬後決定及時止損,更多的商家則還在苦苦煎熬着,想看看把同行都卷走了是不是就能賺錢了?

作者 |李丹

編輯 陳芳

運營 劉珊

退貨率越來越高

“我們送運費險的,我幫您預約上門取件哦。”在屏幕上飛速敲出這些傳達善意的文字後,對方回來一個“好”字,林鵬不由地松了一口氣。這意味着,不久前賣出的那件男士Polo衫,幾天之後會被寄回來。雖說搭了往返運費,但好歹比錢貨兩空強。

林鵬是一個從業10年的老電商人,如今在淘寶开着家男裝店。10年間,林鵬先是賣女裝,之後改賣家具,最後做起了男人生意,“主要想着退貨率能低點兒”。但今年以來,他家退貨率節節攀升,已經到了“基本沒法盈利”的50%的生死线;其本人,已把姿態放到了塵埃裏。

“都沒空考慮退貨率了,但凡有客戶想退貨,只敢小心詢問,要是平台識別出啥負面信息,會直接給买家彈‘僅退款’選項,不光賺不到錢還得搭錢。”林鵬無奈道,如今他所在的不少商家群,“退貨”是高頻詞,背後寫滿掙扎與無奈。

不久前,“某電商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話題一度引發熱議。大致情況是說,有網友爆料,自己朋友的女裝網店,618期間銷售額將近1000萬元,但扣掉僅退款的350萬元、退貨退款的380萬元,再刨除各項成本开支,預計虧損50萬元到60萬元。

▲(圖源/小紅書截圖)

雖然女裝退貨率向來比其他品類高,但「市界」和多位不同平台、不同品類的賣家交流發現,今年以來,退貨率翻倍、畸高幾乎成了行業通病,不分品類。

陳力勤3年前开了家淘寶店,賣醫療器械類產品,因爲买家需求相對明確,退貨率一直控制在2%到5%。今年還沒過半,退貨率一路猛漲,已經超過了30%。幾天前,有买家找來,要把半年前买的血糖儀給退了。陳力勤本來沒答應,但沒過多久發現,平台已經強制退款了。

木子賣了16年太陽眼鏡,因爲性價比相對較高,退貨率常年在15%上下浮動。兩個月前,有人陸續下單,前後买了將近2萬元的貨,“說是要在闲魚上賣”。前些天,對方又以“闲魚不好賣”爲由,一股腦退貨拿回了1.5萬元。

“都確認收貨了,而且還是兩個月前的訂單,平台竟然都讓退。”木子雖然氣憤,但也無能爲力。平台“縱容”的次數多了,木子眼瞅着自家退貨率直接翻倍。

在抖音賣女裝的齊堇,因爲同時踩上“女裝”“直播電商”兩個大坑,如今“退貨率超90%是常態”。买家退貨的理由千千萬,有說买來沒用的,有說不好搭配的,也有說別家更便宜的;至於齊堇據理力爭的“平台規定七天無理由退貨”,對方也都“巧妙化解”:出差了,家人籤收的自己不知道,忙忘了......理由繁多。

對於賣家們來說,退貨率從來不只是一個數字。背後牽扯的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因爲退貨率變高影響到的店鋪考核,難以避免的貨損等等,最終都會拉低利潤,甚至導致虧損。

林鵬算過一筆账,每產生一單退貨,看得見的成本就得10元左右:運費險和扣點,加起來5元左右,买方一下單,這筆錢就劃給平台了,不給退。另外,發貨需要的快遞費、包裝費,攔截快遞的費用,加起來將近5元,也都打了水漂。如果考慮貨損、各項邊際成本,成本會更高。

“50%的退貨率,算是我的盈虧平衡线。”林鵬告訴「市界」。相當於,他每賣出10單貨,只有5單交易成功,但這5單的利潤得覆蓋掉全部10單的成本。目前,林鵬在盈虧之間苦苦掙扎。

更多商家則告訴「市界」,很難估算出退貨率畸高造成的損失。服飾店主萬佩佩表示,刨除看得見的成本,訂單背後的人工、租金、水電等等,都算損失。隨着退貨率提升,還有可能影響店鋪體驗分,獲得的自然流量減少,運費險也會隨之增加。陳力勤則坦誠,3年前退貨率低那會兒,假設他一年賣100萬貨,能賺20萬到25萬,如今已經縮水至10萬左右,“這還是在不漲價、不降低成本的情況下”。

電商生態在逐漸惡化

在電商世界裏,买賣雙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矛盾如此尖銳。

不久前引發熱議的“某電商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的話題下,一邊是賣家排隊倒苦水,吐槽各路羊毛黨、白嫖黨;另一邊的买家大多表示不解:難道不是賣家自己貨不對板、以次充好?要不是萬不得已,誰愿意买回來又折騰退換貨呢?

高鴻業在杭州管理一家直播創投公司,過去兩年盡調過數百家直播電商和供應鏈公司。他告訴「市界」,在如今的买賣雙方對立中,平台似乎美美隱身了。“不可否認,有些商家的確存在問題,但良心商家也不少。”只不過,平台內卷,競相出台的各項政策,時刻考驗着人性,也加速了某種惡性循環。

萬佩佩記不太清楚,究竟從哪個明確的時間節點开始,電商生態在逐漸惡化。但她記得自己6年前剛入行那會兒,就是稀裏糊塗做起來的。“那時候沒有那么多包郵,大家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基本上賣一筆就能賺一筆,利潤積攢就比較快。也不用花錢买付費流量,很少有運費險。”

再之後,各大電商平台齊刷刷站上跑道,一邊喊着“低價”口號,一邊出台各種政策“鞭策”商家完善服務。

多位賣家都告訴「市界」,如今各大平台不僅有比價系統,低價商品也會獲得更多的流量傾斜,“越便宜流量越高”。隨之而來的是低質、貨不對板等問題,“沒關系,有運費險,只需要動動手指,快遞員直接上門取貨,錢也由商家出”。價格一低再低,退貨率屢創新高,很難說孰因孰果。

2023年底,拼多多市值超過阿裏,給行業帶來了不小震撼。同年12月,淘寶變更“爭議處理規則”,主動向买家側靠攏,甚至祭出了“僅退款”大殺器。

也是從這個時候开始,不少賣家發現,自家的退貨率越來越高,動輒翻倍。本身就受退貨問題困擾的品類,如服飾,更是“直接幹到80%、90%不在話下”。其中,又以女裝爲甚,有人吐槽稱:“現在的女裝,連狗都不想做了,又累又慘。”

胡楊經營着一家美發產品店,今年年初,有买家找來,說他家“染發劑不上色,白頭發依然存在”,還附上一張有白頭發的照片。因爲對照片的真實性存疑,胡楊要求對方提供更多證據,被拒絕,隨後平台客服介入,退貨申請秒過。等胡楊轉頭找平台討說法,得到的回復是“已經再次核實”。

6月剛入夏那會兒,有买家主動聯系上林鵬,想把去年冬天买的一件羽絨服給退了。短暫權衡過後,林鵬欣然同意了。“反正最後都會喫虧”,林鵬告訴「市界」,比起退貨,他更怕對方鬧,平台介入,最後不僅錢貨兩虧,還影響到店鋪經營分,“這是直接和流量掛鉤的,可能今天一個买家投訴成功,明天就沒流量了”。

女裝店主許凱則是被“僅退款”弄怕了。有买家因爲“尺碼不對”要求換貨,收貨後再次申請退貨。因爲店裏本身不包郵,許凱想讓對方承擔第二次發出的運費,沒承想對方直接投訴“衣服有臭味”,許凱不僅落了個質量問題,還被平台扣除店鋪保證金,充當來回運費賠付买家。

“坦率來說,如今各種看似奇葩的退貨理由,以前也有。只不過,以前賣家可以拒絕。有證據,大家都不怕的。”許凱無奈表示,現在更像是,平台規則只約束了賣方,“等於前期和售後的損失都是賣家承擔”。

當前,618大促接近尾聲。开了6年淘寶服飾店的萬佩佩選擇冷眼旁觀。據萬佩佩回憶,從2020年开始,淘寶推活動的頻率明顯提高了,基本上一個月一次,之後是一個月兩次,今年基本成了“活動結束2天就开始新活動”。通常是,活動還沒結束,湊滿減的买家就开始退貨了。

今年5月份,萬佩佩得知,以後參加平台活動得強制運費險了,“先是女裝品類強制,後來變成了全品類”。思慮再三,萬佩佩決定不用退貨率賭銷量。“520之前的退貨率就已經接近50%了,還得處理時不時冒出來的各種莫名其妙的退貨退款。要是參加618,很多湊單的消費者因爲不需要承擔成本,從提前退款變成收到退貨,又得進一步加重成本。”

6年老店开不下去了

“老電商人,快要幹不下去了,怎么辦?”

如今在各大商家群、社媒平台,賣家們忍不住相互傾吐困惑:退貨率越來越高,平台使勁卷低價,已經看不到盡頭和希望了。其間,也有些賣家調侃,“卷到同行都消失,是不是就該盈利了?”

齊堇屬於決心離場的一波。今年是齊堇做電商的第6年,去年,因爲退貨率實在太高,齊堇虧了“小十萬元”,目前正在清庫存,等清完就關店。

木子也想瀟灑離場,但奈何負擔太重。“現在的情況是,店裏已經不賺錢了。一來,得壓低利潤空間,做低價,這樣才有流量;再加上各種罰款,退貨扣的運費,每天都是在白折騰。”但木子還沒法關店不做,“畢竟幹了10多年,庫存堆成山,如果現在關店,那些庫存就成了廢品,賣不上價。”

一個頗有戲劇性的場景是,前兩天木子和在她店裏拿貨到闲魚賣的买家聊天,對方告訴她,因爲是88VIP會員,對方甚至能靠退貨賺錢。“大致的情況是,如果是88VIP會員退貨,從商家那裏扣的運費險,會單獨給买家,平台負責出退貨郵費,如果投訴‘質量問題’,則是賣家出郵費。”木子告訴「市界」,據她了解,如今這種情況還比較普遍,“买一堆產品回來,留幾個,剩下的都給退了,還能賺些運費險”。

再對比看商家們因爲退貨率高企叫苦不迭,甚至紛紛離場,也着實有些諷刺。

▲(圖源/小紅書截圖)

在萬佩佩的記憶裏,網購曾經是百花齊放的。“以前有不少稀缺性的商家,賣外貿瓷器、盤子的,賣日系尾單的,還有些賣奇怪玩意的店鋪,現在都沒了。”萬佩佩甚至不知道這些商家去了哪裏。

齊堇則告訴「市界」,因爲退貨率太高,今年以來,合作的不少工廠都不怎么开發新款了。“相對來說,越是基礎的款式,退貨率越低。”

整個電商世界,似乎在發生某種細微但持續的變化。最明顯的兩個標籤,一個是狂卷低價,另一個是退貨率高企。至於說單一化、標准化,只能算得上衍生品。

在這個“新世界”裏,平台無疑是受益的一方。5月中旬,阿裏巴巴集團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有幾個關鍵數據:淘寶、天貓线上GMV及訂單量同比雙位數增長、88VIP會員數量同比雙位數增長、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5%。

“快遞業肯定也是开心的。”高鴻業聽說,有些快遞站老板甚至故意弄了小號,專門找有運費險的商家薅羊毛。“如果是真的,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另外,保險公司也是妥妥的贏家,“退貨率越高,商家就更得买運費險”。

至於消費者在整個鏈條中,究竟處於怎樣的位置,到底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或許得因人而異,且留待時間檢驗了。

林鵬告訴「市界」,面對高企的退貨率,以及由此導致的利潤變薄,商家通常有兩種選擇,一是降低質量,也就是消費者吐槽“貨不對板”的主因,二是加價,“一直加到能盈利爲止,不管退貨率多高”。畢竟,“現在物流成本基本沒得降,2塊錢發全國,能縮減的只剩商品本身的成本了”,但加價的路子不好走,加多了就沒人买了。

更早之前,面對消費者抱怨的女裝發貨時間變長、價格變貴,也有從業者解釋:正是因爲退貨率居高不下,賣家只能轉換思路,重新設計商業模式。假設賣出1000件衣服,那就先只生產200件,全部寄出去,幾天之後第一批用戶陸續退貨,商家再把這些退回來的衣服寄給第二批用戶,以此類推。當然,退貨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成本,也會被加進衣服價格裏。

“在動輒80%退貨率的環境下,最後能活下來的只有這種模式。”知識型創作者盧詩翰稱其爲退貨經濟學,也是極端买方市場之下的“一種畸形的商業模式”。

“平台的意圖從一而終,都是爲了盈利,只不過從前是賣方市場,商家意味着流量,如今是極端的买方市場,买家等同於流量。”在陳力勤看來,如今,平台的很多舉措看似站在买家一方,但买家能在多大程度上受益,或許還有待商榷。

(文中林鵬、陳力勤、木子、齊堇、萬佩佩、胡楊、許凱爲化名)



標題:退貨率80%,商家瘋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8565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