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的時候,我非常喜歡618和雙十一。
倒不是想买東西,而是另有所圖。
我在瀏覽器裏裝了比價插件,又深入研究了諸如跨店滿減、XX專場等套路。
靠這兩招,我加了無數女同學的微信。
而從2024年开始,這兩招恐怕再也不能用了。
1
拼多多正在榨幹商家的最後一滴血。
這次618,拼多多在商家端上线了一個新功能:自動跟價。
什么意思呢?
比方說我是賣尿布,一包尿布賣30塊錢。
這時候,拼多多發現隔壁老王家的一包尿布只賣25塊錢。
那拼多多,就可以自動把我店鋪尿布的價格,下調到25塊錢。
商家,連自己商品的最終定價權都沒有了。
原則上,這個自動跟價功能商家可以自愿選擇參不參加。
但實際上,拼多多只會給參加“自動跟價”的商家以流量。如果你選擇不參加,那翻到第十頁都未必看得到你。
跟領導說咱們這原則上是自愿加班一回事。
要不怎么說拼多多的市值能超越阿裏呢,人家腦子就是好使。
我們來盤一盤這事的獲益情況:
拼多多大賺,消費者會認定拼多多一定有全網最低價。
商家大虧,最後的利潤都得被榨幹,石頭縫裏都得被榨出油來。
而消費者,有賺有賠。
自動跟價功能固然能消除信息差,幹掉一批通過不正當手段維持高毛利的店鋪。但它也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讓良心商家也只能下調配置,在成本端做文章。
一個只有拼多多獲利的世界誕生了。
大家也可以在我們的小程序上,查看最新的市場消息:
無獨有偶,京東最近也做了類似的事。
京東是自營模式,沒法通過什么比價功能壓低售價。
那劉強東的選擇,就是拿供應商开刀。
京東圖書爲了壓低價格,要求磨鐵集團(出版社)讓利。
說人話,就是你磨鐵以兩折的價格把書賣給我,我京東再以四折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磨鐵表示不幹,CEO沈浩波表示,將無限期停止對京東發貨,還說,“強行讓我們的產品參加他們的底價促銷,這是在反復用腳踩着我們的臉在地上摩擦。”
兵法說圍師必闕,打漁佬都知道撈魚不能用絕戶網,不能竭澤而漁。
那爲什么拼多多和京東,敢對商家和供應商這么狠呢?
2
最淺層的原因,當然就是議價權的問題。
咱們的經濟現在處於一個供應過剩、需求不足的狀態。
幾乎無限的商品要搶佔愈發萎縮的需求,這樣的結果,就是渠道的價值被不斷放大。
在以八九十年代爲背景《繁花》裏,汪小姐要找個代工廠得跑遍大江南北地求爺爺告奶奶。
而現在,只要你能搞定渠道,自有無數廠家倒貼着來找你合作。
君不見幾乎所有網紅都在帶貨,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什么商品、供應鏈、用戶服務都不重要,最稀缺的,就是流量、就是渠道。
網紅都有無數工廠倒貼,何況拼多多乎?
對於拼多多而言,某一個品類下的合作商家可能有1萬家,而其實只需要100家最便宜的就足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拼多多當然不介意讓那1萬個商家內卷到只剩1000家。
你以爲拼多多榨幹商家最後一分錢利潤是在竭澤而漁,但實際情況是,求着來拼多多上开店的商家反而越來越多。
寧可賠錢,也得合作。
這樣的行爲,顯然違背了最樸素的市場經濟。任何一個玩過大富翁的5歲小孩都不會幹這樣的事。
那,爲什么呢?
3
按照微觀經濟學的理論,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最後的行業利潤會等於0。
因爲當行業賺錢的時候,會不斷吸引新人加入;當行業虧錢的時候,又會不斷導致商家出清。
在這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中,行業的利潤就會不斷收斂於零。
現在,對於那些白牌中小商家而言,他們沒有獨家產品、也沒什么核心優勢,在平台的壓榨下,很多商家都是在虧本運營 。
可機構測算,2023年各平台網店總數同比增長了38.6%。大量的中小商家仍在不斷湧入。
爲什么呢?
因爲沒有辦法。
我國目前的失業問題非常嚴重。
嚴重到什么程度呢?
嚴重到沒人知道有多嚴重的程度。
大量的失業人口,總要想辦法喫飯。
尤其是那些超過35歲的,他們不是不愿意工作,是真找不到工作。
畢竟,連25歲的新鮮幹電池都找不到工作,你35歲的只能靠邊站。
這時候,开網店和當網紅,除了开滴滴與送外賣之外,爲數不多地低成本創業途經。
你讓他們线下开店,大概率只會虧得更慘。
與其线下被房東割,不如线上被平台割。起碼线上還有大力出奇跡的可能。
反過來,其實平台的日子也不好過。
我在上面的文章裏把拼多多京東描寫的像個大反派,但這些大反派也不能超然物外。
在5-10年前,618、雙十一往往是有大量套路的。
預售、專場、跨店滿減,能把這些一條一條都搞明白,活該我當年能加到女生微信。
這個東西,在經濟學上叫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的邏輯,就是通過復雜的規則,篩選出真正需要補貼的用戶。
對於價格敏感的用戶,他們可以通過研究規則,拿到補貼,平台用戶雙贏。
對於價格不敏感的用戶,他們懶得研究規則而選擇直接下單,那平台就能省下一份補貼錢。
用最少的錢博得最大的用戶好感,這套路是不是特雞賊?
可這個套路,在2024年已經玩不下去了。
爲什么呢?
因爲在2024年,幾乎已經沒有對價格不敏感的用戶了。
當所有人都會去研究規則時,那價格歧視不僅不能幫平台省錢,反而只會讓拉低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沒有了雞賊的價格歧視,那平台只能硬橋硬馬地搞佛光普照式的補貼。
拉高成本。
线下店鋪被電商卷死,電商被平台割死,對商家不夠狠的平台被拼多多卷死,而拼多多自己,日子也沒前幾年過得舒服。
消費降級的消費者,恐怕更談不上是贏家。
只能說,當一條河的水位變淺的時候,不論大魚小魚,誰活得都不舒服。
標題:最慘618來了!拼多多和京東,爲什么敢對商家這么橫?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9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