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搜索,圍攻百度

2024-06-02 18:40:21    編輯: robot
導讀 圖片|電影《雙子殺手》截圖 ©自象限原創 作者丨程心 國內的大模型廠商落地C端,都盯上了AI搜索。 隨着5月30號,騰訊宣布推出基於混元大模型的APP“騰訊元寶”,並基於搜狗搜索引擎,上线AI搜索功...

圖片|電影《雙子殺手》截圖

©自象限原創

作者丨程心

國內的大模型廠商落地C端,都盯上了AI搜索。

隨着5月30號,騰訊宣布推出基於混元大模型的APP“騰訊元寶”,並基於搜狗搜索引擎,上线AI搜索功能。幾乎當下所有主流的大模型都在AI搜索上插旗佔位。

這其中包括兩類,一類是做AI的,一類是做搜索的。

Kimi是大模型內嵌搜索的一個典型代表,從Kimi聯網之後,不少用戶表示“幾乎替代了百度”,搜索更高效了。豆包、文心一言、通義千問、騰訊元寶均屬於此類。

另一類則專門推出了AI搜索產品,比如360搜索、祕塔搜索、天工AI搜索、百川AI搜索百小應、百度簡單搜索等等。

這其實是一個很諷刺的現象。要知道上個互聯網時代,相比於電商、團購這種模式上的創新,搜索是高精尖的技術活,李彥宏捧着一堆技術專利回國,能存活下來的搜索公司更是鳳毛麟角。

沒想到,到了大模型時代,誰都能來分一杯羹。

國內搜索引擎“一超多強”的格局已經固化多年,當所有人朝着AI搜索進攻,無疑是在往百度多年打下的城邦上扔石頭,而百度將如何應战,似乎又能成就一段好看的攻防战。

畢竟隔壁谷歌已經在Google I/O上對看家的搜索業務進行了全面的AI改造,如今,要看百度的魄力如何了。

一、中國AI搜索,全員Perplexity學徒

不客氣的說,國內的AI搜索產品,都在抄Perplexity。

這家2022才出來創業公司,被稱爲是首個AI原生的對話式搜索產品,也被擡舉爲谷歌最大的對手。

▲圖源:Perplexity官網截圖

和傳統的搜索引擎不同,Perplexity通過自己的算法從不同的信息源中搜索並提供結果,其界面簡潔明了,提供了多種實用的功能,使用戶能夠更輕松地獲取所需的信息。

主打的就是一個高效。

同時它還包括了多個模塊,如探索模塊、搜索模塊、學術模塊、視頻模塊和社交媒體模塊,允許用戶根據需求搜索特定領域的信息。也就是說,它不僅能搜索、導出價值報告,還能分類存儲,便於用戶回溯。

比高效更高效,更解決了當下瀏覽器有搜索沒記憶的短板。

創新式的用戶體驗讓Perplexity迅速獲得了市場認可,每月接近有1000萬月活用戶使用。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獲得了英偉達、亞馬遜等不同科技巨頭的6輪融資,估值可能達到25億到35億美元。

而這樣一個廣受用戶和資本市場追捧的新一代搜索產品,居然只是基於GPT-3.5的API調試出來的結果。

王小川不只一次講過,中國大模型的機會是:“基於不夠好的模型,做出更好的產品。”

好了,現在這個機會也被國外搶了先。如同Sora爆火之後,中國开始做自己的Sora一般,AI搜索產品也开始紛紛效仿Perplexity,畢竟創新力雖然差一些,但1:1的工程式復刻,它們還是很在行的。

抄的最像的是祕塔搜索。不止是在UI設計上對Perplexity的照搬,也“抄”到了它的靈魂,體現了一種“中國式高效”。

▲圖源:祕塔搜索界面截圖

祕塔在搜索的過程中,可視化了整個搜索流程(雖然這沒什么用,但用戶就愛看這個),並將搜索結果整理成大綱,相關事件、相關組織、相關任務和信息來源都可以清晰查到。

▲圖源:祕塔搜索界面截圖

相比之下,360AI搜索的結果,只展示了天工AI搜索和360搜索,顯然並不全面,頁面設計也相對老套。實在稱不上好用。

▲圖源:360AI搜索截圖

而被360AI搜索點名了的天工AI搜索,從產品形態上更像是一個大雜燴,集合了AI搜索+對話+文生圖+Agent,昆侖萬維想把大模型的所有能力都塞在一款產品裏。

▲圖源:天工AI搜索官方截圖

但從搜索結果來看,天工搜索不僅整理出了AI搜索的產品,在增強版中分析出了他們的功能特點、用戶體驗,同時比較和分析了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更加理解用戶提問的意圖。

▲圖源:天工AI搜索界面截圖

我們發現,在祕塔搜索和天工AI搜索中,都存在着簡潔版、深入/增強版和研究版,這三個版本的搜索量和回答逐步詳細,也是參考了Perplexity的普通版本和Pro版本,並开始對Pro版收費,用戶訂閱是Perplexity的一部分核心收入。

雖然當下國內的AI搜索產品都是免費的,但是參考Perplexity的路徑,當免費用戶達到一定體量時,未來或將开始收費模式。

哦對,在衆多搜索產品中,我們還抓到了一個做搜索相對有經驗但是瘋狂胡說八道的產品:百小應。

基於王小川曾創立搜狗積累下來的大量搜索經驗,不知道是百川本身基座大模型的能力出現了問題,還是對用戶意圖理解的不清晰,導致了百小應把國內外的公司混合在一起,甚至還捏造了幾家莫須有的出來。

▲圖源:百小應頁面截圖

當然,以上這些產品(包括Perplexity),通通只能算是自稱爲“AI搜索”產品,從技術的邏輯來看,這是做了整理、整合、提效的工作,壓根不是顛覆性的AI搜索。

仔細想想,或許我們根本就不需要AI搜索,或者說,有AI,就沒搜索。

二、AI搜索,左右互博

回歸搜索的起點,我們需要思考,我們爲什么需要搜索?什么場景會搜索?

答案是:當以人作爲獲取信息和生產力的主體時,我們需要搜索來獲得最新的信息,我們需要通過搜索工具來服務生產環節。

搜索是人腦思考時,獲取信息的一種延伸。

那如果未來AI作爲生產力的主體,AI需要搜索,但人就不再需要了。

事實上在“今日頭條”的階段,人就已經在慢慢簡化搜索環節,通過個性推薦來獲取信息,未來只要AI夠懂“我”,用戶與AI直接交互,也就是一種類Kimi的搜索形態,搜索應該無處不在。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是一條理想化的技術邏輯,徹底顛覆了傳統搜索,也就等於顛覆了它的商業模式。

說的再簡單點,就是搜索廣告。

所有的AI搜索產品的第一產品特點就是:沒有廣告。沒有廣告業務對於搜索引擎的影響,無異於釜底抽薪。

遠的不談,在百度剛剛發布的2024年一季報中顯示,百度核心收入爲人民幣238億元,在线營銷收入爲人民幣170億元,佔總收入的71.4%。百度2023年年報中顯示,全年總收入爲1346億元,在线營銷收入爲751億元,佔總收入的55.8%。

谷歌2024一季度總收入805.39億美元,其中谷歌搜索及其他收入爲461.56億美元,佔總收入的57.3%。

搜索廣告業務對於百度和谷歌而言,是名副其實的現金牛,這么多年他們一直在財報中努力增加“廣告以外”的收入,但至今爲止,依然佔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事實上,從2023年3月ChatGPT席卷全球开始,微軟和谷歌爭的第一個賽點就是Newbing和Google Search,爲什么谷歌和百度等了一年遲遲未動?或許不是他們不想改,而是不能改。

探索創業業務,加碼對AI的投入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前期成本,如果沒有傳統廣告業務作爲支撐,很快這輛馬車就會跑不動了。此時百度若全面推進AI搜索,揮刀砍向的第一個就是自己,無異於殺雞取卵。

技術的邏輯和商業邏輯开始左右互博,也陷入了兩難之地。

但如果百度和谷歌“不變”,如同上文而言,大模型公司們早就按捺不住分一杯羹的心,百度已經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還能在自己的老本行裏,被別人佔了先么?

不過好在,不管是祕塔搜索還是天工AI搜索對自己的商業模式還尚未清晰。目前C端用戶仍然需要通過傳統搜索引擎爲入口來找到AI搜索產品,以至於他們爲了爭搶用戶,又开始在百度裏“卷投流”,錢最後還是讓百度賺了。

▲圖源:百度搜索截圖

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Perplexity作爲獨立的AI搜索產品开始探索商業化,但很明顯,2C的訂閱制收費模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Perplexity正在嘗試2B爲企業提供內部的高效知識庫搜索工具的形式,以及通過用戶行爲來建立知識樹/知識圖譜,最終轉型成爲一個知識平台。

當我們把“有AI,就不需要搜索”的話題拋給Kimi,它給出了這樣的答案:當AI可以更深入地集成到各種應用和設備中,用戶可能不再需要打开專門的搜索引擎,而是直接通過語音助手、智能設備等進行信息檢索。

AI可以作爲個人智能助理,根據用戶的行爲、偏好和需求,主動提供個性化的信息和建議,減少用戶主動搜索的需求。

▲圖源:Kimi生成頁面截圖

產品無法對抗趨勢,趨勢無法對抗時代。當下的AI搜索不是技術難題,更是一場深刻的信息革命。

正如每一次技術的革新都會帶來陣痛,只是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是拋棄的那個。

       原文標題 : AI搜索,圍攻百度



標題:AI搜索,圍攻百度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891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