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級醫院“全量”號源下沉社區,四問詳解上海醫療新政

2024-05-26 18:51:23    編輯: robot
導讀   上海分級診療出台新政:自四月起,全市全面實施二三級醫院門診號源優先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开放。在目前社會面預約渠道、預約時間不變的基礎上,經過社區醫生初步診斷,可以爲籤約患者預約早於社會面五天的專家...

  上海分級診療出台新政:自四月起,全市全面實施二三級醫院門診號源優先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开放。在目前社會面預約渠道、預約時間不變的基礎上,經過社區醫生初步診斷,可以爲籤約患者預約早於社會面五天的專家號源。如果患者病情需要盡快診治,社區醫生還可以預約未來2天的專家號源。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37家市級醫院全類型號源(普通、專科/專病、專家號源)全部下沉,24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均接入上海市分級診療管理系統。

  新政實施月余,老百姓感受度如何?常見病、多發病留在社區,疑難雜症上轉二三級醫院,分級診療秩序怎樣更加科學有序?未來新政還將有哪些優化舉措?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就此展开多方採訪。

  一問:百姓切身感受如何

  大醫院號源下沉後頗受青睞。曾經不少患者面對市級醫院專家號往往束手無策,而今這樣的情況明顯得到改觀。

  寶山區祁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居民朱女士帶來自己的經歷:兩年前,朱女士的女兒不幸罹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至今一直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科化療。最近一次,女兒的肝功能轉氨酶指標一下超過正常值的13倍,需要馬上就診,調整治療方案。

  然而,孩子的主診醫生沈樹紅是全國兒童白血病治療領域的知名專家,各地慕名而來的患者絡繹不絕,线上號源經常一放出就被“秒殺”一空。

  “每周一上午沈主任有普通專家門診號,50元,但每次我們即使調好鬧鐘蹲在路由器旁搶,也是搶不到。此外號源較爲昂貴的特需門診號、國際門診號,但作爲非初診的長期隨訪就診患者,我們還是想盡量能掛上普通號,節省一些費用。”朱女士說。

  從寶山到浦東的路,需要換乘兩次地鐵。朱女士還記得,最難的時候,家人們不惜在大廳打地鋪通宵排隊,冬天即便穿着羽絨服,在开着熱空調的環境裏依舊止不住發抖,“我們不僅得清醒跟着隊伍走向,還得時刻留意有沒有人插隊。但現場號源也無比珍貴,並非次次都能搶上。”

  雖然生活百般艱辛,但朱女士一家仍在繼續前行。直至今年4月上海分級診療的新政好消息讓這個家庭看到了希望。“我們聽說,上海市籤約居民可以由家庭醫生直接預約上級醫院的專家號,心裏非常激動。對於長期需要至專科醫院就診的白血病孩子,是否可以享受到這個利好政策呢?”

  爲此,她第一時間聯系了祁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由於技術限制,第一次轉診线上並未有沈樹紅的普通專家門診排班,家庭醫生立即向專職轉診工作的人員反饋了這一情況。

  經過修復,兩天後朱女士成功預約,並且在5月13日順利就診。“這是我們第一次沒有背着地鋪裝備,輕松晨起前往醫院。”朱女士還興奮地發現,受益於家庭醫生專屬的號源釋放周期(就診前2天、就診前6周),可以從容安排就診頻率,近期、遠期都可預約。“看着1+1+1轉診系統裏的號源,我突然感覺自己變得非常有力量,女兒也充滿了對疾病的必勝之心。”

  寶山區衛生健康委負責人介紹:目前,市級分級診療平台已有61家二三級醫院入駐,專家和專病號源佔比60%以上。上級醫院號源“下沉”,讓家庭醫生最先感受到了轉診新變化。

  一個月來,僅在祁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家庭醫生轉診至上級醫院的患者超過40人。4月12日至5月21日,寶山全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累計預約市級醫院號源306個、區級醫院號源186個。

  二問:號源“下沉”怎樣保障

  構建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體系,記者了解到,早在十年前,上海已探索二三級醫院號源下沉,並逐步搭建信息對接平台。業內人士透露,由於過去號源同時向社會开放,因此社區轉診得到號源的幾率降低。此次新政實施,在號源種類、預約時間等多個細節持續完善,以期力推分級診療體系。

  作爲大醫院最核心的資源,號源如何真正實現“下沉”?上海申康醫院管理中心醫療事業部侯冷晨爲記者進行解釋。以市級醫院(三級醫院)爲例,目前全市37家市級醫院全類型號源(普通、專科/專病、專家號源),平均每個工作日約有72萬個號,市級醫院拿出50%號提前五天優先提供給社區,這其中專家號佔25%,專科/專病號佔40%,普通號佔35%。

  與此同時,借鑑“前車之鑑”,另外50%的號鎖定不對任何渠道开放,以此確保家庭醫生的優先權。每位出診專家开診前兩天會再放2個號單獨留給社區,滿足居民的臨時就醫需求。

  “號源真正下沉,首先要確保下沉的是老百姓需要的號。這次我們實行‘全量’放號,所有出診專家各個類型門診均放出50%號源,讓家庭醫生手裏真正有紅利。”侯冷晨解釋,“另外從預約時間上也大幅縮減,目前提前五天即可預約市級醫院號源,特殊情況可以提前兩天,這對社區百姓的吸引力明顯增強。”

  根據新政要求,經家庭醫生轉診的籤約居民,在二三級醫院可以享受“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的“三優先”服務。記者獲悉,不少市級醫院已針對這一服務做足充分准備。

  在瑞金醫院,除了設置集中統一的“一站式”籤約服務中心外,各樓層候診區域還設置30多個籤約居民服務點、50個優先服務內容標識;在中山醫院,院方通過技術手段在後台標記籤約患者,預約檢查時會自動識別予以優先,縮短排隊候檢時長;在紅房子醫院,導醫台還設立了醒目的“1+1+1籤約居民服務專窗”標識,居民前往服務專窗出示證件後,工作人員核實籤約信息後發放服務卡,可以優先就診……

  新政實行月余,現有統計來看,每天全市社區“上轉”至市級醫院的患者大致爲200-300個。從社區轉診預約號源分布來看,51歲以上中老年居民是接受轉診服務的主要人群,佔比82%,18歲及以下佔比4%,30歲年齡段佔比7%,40歲年齡段佔比7%。“目前看下來,下沉號源主要滿足老年群體的需要,這也與我們最开始設計的初衷吻合。”侯冷晨說。

  三問:社區“上轉”如何精准

  家住靜安區海鷹小區的袁阿姨,也是首批嘗到甜頭的居民。袁阿姨已過古稀之年,由於患有高血壓,常年在靜安區彭浦鎮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場中路3308弄站點就診。最近,阿姨血壓不太穩定,藥物治療後也不見好轉,家庭醫生張佳思建議她去上級醫院看看。

  “以前去大醫院看病專家號太難約,自己年紀大了也不會操作手機,真是一件麻煩事,如今卻方便很多。”袁阿姨說。家庭醫生張佳思根據患者情況進行梳理,隨即登錄上海市分級診療管理系統,通過預約轉診服務,成功爲袁阿姨預約到了市一醫院心內科的專家門診。

  “阿姨,預約短信已經發到儂手機上了,按照上面約好的時間地點,帶好身份證、社保卡去就可以了。”張醫生說。對袁阿姨而言,家庭醫生這一紅利着實有用,能精准幫助她轉診到對口上級醫院專家進行檢查,“這樣我以後有什么問題直接問家庭醫生,小毛小病小張幫我看。如果她不能解決的,轉到大醫院即可。”

  據統計,至今彭浦鎮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爲近20名患者完成“上轉”服務。中心主任孟瓊說,家庭醫生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之時,也會利用好這些優質資源,做好分級診療工作,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更多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而家住黃浦區的居民李阿姨,日前在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從新聞上獲取大醫院號源下沉的消息後,李阿姨了解了具體服務流程並表示,“目前我還沒具體需求,社區基本可以滿足我的日常診療。不過有了這個選項,未來在社區看病心裏更有底了!”

  “二三級醫院號源下沉,爲家庭醫生豐富更多內涵,但這並不意味着百姓看大醫院專家來社區‘點菜下單’”,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處負責人楊超明確,“全面實施號源下沉,主要還是幫助建立完善的分級診療體系,讓患者小病留在社區、大病轉診上級醫院。也就是說,分級診療考驗的是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職責。”

  來自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共有7000余名家庭醫生,自2011年試點家庭醫生制度,2015年推行“1+1+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家區級醫院、1家市級醫院)醫療機構組合籤約後,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計籤約超過1100萬人,其中常住居民籤約率超過44%。

  號源下沉後,家庭醫生如何开展精准分診,確保寶貴醫療資源得到最優化應用?大數據信息化在其中發揮不少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24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診治161種常見病、多發病。同時全市爲醫療機構醫生擅長的疾病進行詳細編碼,社區對接分級診療平台後,如有轉診需要,家庭醫生輸入“籤約組合內+疾病編碼”,就會彈出相關推薦專家目錄。

  “我們鼓勵家庭醫生與相熟的二三級醫院專科醫生开展雙向轉診,如果有的疾病還沒對應專家,可以通過疾病編碼來完成更爲精准對接,這樣長此以往,可以漸漸形成清晰轉診路线。”楊超同時澄清,“這與部分老百姓一开始認爲的‘所有專家都可以通過社區來預約’不同,需要強調的是,家庭醫生分診步驟必不可少,以此確保常見病、多發病留在社區,疑難雜症及時高效‘上轉’。”

  不是單純追求轉診數量,而是給首診在社區的居民提供更多便捷,促進形成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以靜安區爲例,目前已有300余名籤約患者通過家庭醫生,在市級平台上成功轉診上級醫院。區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社區有其自身優勢,地理位置優越性、醫生耐心周到技術過關,掛號配藥便利性價比也高,未來通過保障號源供給、優化號源結構,持續完善分級診療,最終讓更多老百姓信任社區,在社區享受高質量的健康服務。

  四問:分級診療何以形成

  在社區首診、疑難雜症“上轉”大醫院、康復回到社區……完善的分級診療其實需要“上下轉診、延續醫療”最終形成整個閉環。而今上海邁出“上轉”堅實的一步,後續又該如何持續跟進?診療閉環怎樣形成?上海也已有了大致藍圖。

  讓“上轉”更加精准到位,不浪費大醫院號源,熟悉流程的過程中形成延續醫療關系。侯冷晨告訴記者,市級醫院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合理調配資源,並不是簡單的“先約就先得”;分級診療平台享有五天提前預約期,五天結束後沒有使用的號源,將會全部返回給醫院,不會出現號源闲置或浪費。

  目前多家市級醫院根據籤約居民的具體情況,綜合疾病復雜、分科細化等因素,會進行二次分診。如果出現分診不夠精准的案例,發現一例處理一例,上下級醫療機構攜手共同形成共識,爲後續轉診形成清晰路徑提供更寶貴可靠的經驗。

  “上轉”高效“下轉”也要暢通,至今全市建成118家示範性社區康復中心,而在部分探索多年的醫聯體內,上下轉診機制已經形成。以“打浦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盧灣區中心醫院-瑞金醫院”醫聯體爲例,患者經過上級醫院診療後回到社區康復,實現了醫療資源的最優化應用。

  楊超最後表示,提升號源運用效率,新政實施後,對社區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和考驗。它督促進一步提高家庭醫生對於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鑑別診斷、分診和轉診能力,強化對籤約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與轉診服務之時,也要對上級醫院專家及擅長疾病的掌握,讓更多居民愿意用腳投票首診在社區,最終守好“健康第一關”。



標題:二三級醫院“全量”號源下沉社區,四問詳解上海醫療新政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586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