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是一場真正的成人禮。
作者:拾遺
百度公關的副總裁,成了百度最大的公關危機。
這句話聽着有點拗口。
卻總結了這幾天的百度熱點。
事情是這樣的。
近段時間小米雷軍、360周鴻禕做自媒體很火。
不但給他們個人,也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曝光和流量。
廣告的費用省下了,公司的項目也屢屢出圈。
這可饞壞了其他企業,百度副總裁璩靜也开始摩拳擦掌。
於是乎,她一拍腦門兒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
讓公關部全體同事都开自媒體账號。
這樣公司的宣傳費不就省了一大筆。
肥水不流外人田!
於是她下了死命令:
要做,必須做。不能做的,走人。
身爲leader,自然要躬身入局。
她立即开了账號,發了幾條視頻。
沒想到不發則已,一發就翻車了。
這次翻車的損失挺慘重的,直接讓百度市值蒸發超過60億。
網友开啓激情辱罵模式。
罵百度、罵李彥宏,罵用腳做視頻的璩靜。
大夥兒想不明白,大不了就是账號做不起來、漲不了粉,怎么百度底褲都賠進去了?
這就要說到璩靜拜師的自媒體師傅了。
你以爲她對短視頻項目有很深研究?
她只是在幾個月前,花5980元上了3天課。
老師是網上被扒光了的“海參哥”。
畢業於職中的鉗工班,靠賣海參起家,被人稱爲“海參哥”。
雖然他積累了大量粉絲,但網絡風評很差,以賣課、割韭菜著稱。
當然,璩總裁本着英雄不問出處的原則,向他請教了如何打造個人IP,做抖音如何少走彎路等祕訣。
可以說,璩靜被他忽悠瘸了。
按照他的說法大刀闊斧改革,隨後开始用百度副總的身份拍攝視頻。
但,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被罵二百五。
其中最被詬病的一條視頻裏,她十分自豪地說,帶女員工連續出差50天,
對方未婚夫鬧分手,員工向她申請休息,她直接表示秒批離職。
“我爲什么要考慮員工的家庭,我們的關系只是僱傭關系。”
這條有衝擊性且有反差感的視頻,給她帶來了巨大流量。
她身爲百度副總裁,一言一行代表公司的價值觀,這么淺顯的道理誰都可以看出來,但身在巨大流量喜悅中的她,卻完全看不出來。
這些視頻一出,引發軒然大波。
網友很疑惑:
一個企業高管竟然如此又壞又蠢?
什么時候壓榨員工如此冠冕堂皇?
還要拍視頻宣傳自己冷血的價值觀?
掛着百度副總裁、公關一號位的頭銜,說出如此認知低下的話,實在讓人懷疑她的情商和智商。
很快,風波之後,百度李彥宏直接讓她下課了。
甚至網傳內部开會中,李彥宏激動地對另部分員工說:
你們才是百度的優秀員工,
你們才能代表百度。
看來璩靜事件,真的讓他意難平啊。
璩靜的事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那些看似高不可攀、成績斐然的大佬,也有可能認知低下,能力水平很差。
但因爲他們被捧得太高,而固步自封、自高自大。
你對他們蒙上一層濾鏡,靠近了就很可能很失望。
說回璩靜本身,有一說一,她的履歷還是很漂亮的。
公开資料顯示:
她畢業於外交學院,
曾任新華社中央新聞採訪中心記者。
後在華爲擔任公共及政府事務部副總裁。
再後來加入百度任副總裁,
負責集團公衆溝通部工作。
有人說,在華爲她的年薪就超過500萬,進入百度可能超過1000萬了。
但就是這樣一個牛逼哄哄的人,竟然是這樣的能力。
風波之後,關於她的更多料也爆出來了。
有視頻爆出,她在辦公室拿着一根數據线,
抽打一個紙片人,紙片人身上寫着“SCMP”字母,據稱是南華早報。
不管什么原因,高管在辦公室抽打紙片人泄憤,這精神狀態還是很“美麗”的。
還有人說,她在抖音上拍攝的四條視頻花費幾十萬,都是專程坐飛機到杭州拍攝的。
這樣的視頻內容,這樣的制作水平,還要花費幾十萬,這簡直是讓同行的我匪夷所思。
只能說,人傻、錢多、速來。
以前,我們總認爲那些大企業高管,那些層層光環的成功人士,總覺得他們有些高不可攀的東西,總覺得他們說什么都是對的,做什么都有自己高維度的認知。
其實拆穿了,也不過如此。
通過“百度璩靜事件”,我深刻認識到一個道理:
人生的成長,就是對世界終極祛魅的過程。
對名校、大廠、職位祛魅;
對才華、名人、奢侈品祛魅。
只有去掉那層人爲的濾鏡,我們才能真正看見事物的本質。
第一,對光環和名氣祛魅。
作家@麥子曾說過自己的經歷。
她很喜歡一個文學博主,對方展現出來的是熱愛生活、享受生活,狀態十分松弛。
她經常坐在咖啡廳曬着太陽寫稿,文字舒展又優美,
有很多人爲之傾倒。
所以當看到她的工作室招聘實習生,毫不猶豫投了簡歷。
可入職後才發現,
“咖啡店的精致生活是擺拍,
大家還是坐在格子間老老實實寫稿,
每天都灰頭土臉。
她最吸引我的文字創作,
全是籤約公司幫她打造的。
沒有一個字出自本人,
全由專門的寫手負責制作。”
也就是說,她所崇拜的那個人,都是包裝出來的,自己本身沒有一點真本事。
從此,她對名人的濾鏡就碎了。
因爲有些人走近看,完全不是那樣。
還有多少名人和明星,翻开仔細看之後,私生活竟然是如此糜爛?
同理,在我們的生活中,那些在行業小有名氣的人,那些走到我們前面的前輩,也不一定水平多么牛。
他們可能從業時間久,他們會論資排輩,但見解和深度並不一定超過你。
有時一個人的光環往往讓人迷惑,所以無需盲目崇拜。
第二、對職位和職業祛魅。
前段時間聽家裏人說,我有一個同學幹得很好,當上了知名三甲醫院的護士長,鄉裏鄉親看病她總能幫上點忙。
可我這個同學,上初中的時候留過一級,成績中下遊水平,高考分數沒上二本线。
就因爲有個在教育局某親戚,她直接進了一所不錯的醫科學校,畢業後無縫銜接知名三甲醫院。
此後一路攀高。
但本人其實是沒有多少本事的,甚至之前還對一個人的病情有誤導,造成了不可挽救的傷害。
若不是對她知根知底,我也會覺得她很厲害。
可事實就是,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只是大家對她的單位和所在的職位,戴上了濾鏡和光環。
曾經我也對很多人有濾鏡和光環。
我認爲像能進入阿裏、騰訊、字節跳動的人,一定是優中選優,一定是極其優秀的。
但我和他們合作過幾次,也一起喫過飯聊過天。
發現他們也不過爾爾,眼界、談吐、認知,其實與普通人差不太多。
實際上他們可能只是更早進入風口,更早喫上了行業紅利,更多的是運氣成分,不一定能力和水平就遠遠超過你。
我也拜訪過很多公司,深入研究過很多MCN機構,我發現很多網紅和自媒體公司,外表光鮮亮麗。
看着粉絲幾千萬,特別唬人,但其實他們管理超級混亂,水平和素質都不高。
他們成功的最大原因,只是喫到了時代的紅利,比你更早开始做短視頻而已。
第三、對奢侈品、物質祛魅。
以前我們總覺得奢侈品代表地位,代表着生活品質和格調,可後來才發現,那不過是你自己以爲而已。
前段時間一個新聞,一位女士花了2萬多买了一個LV包,結果背了5個小時,上面裝飾的鉚釘就掉了。
導購表示只能維修,但沒辦法退換。
兩萬多一個包並不便宜,本以爲能背到天荒地老,結果壽命就5小時。
這就是奢侈品的品質?
還有之前那個故事,女子花三萬五买了香奈兒外套,洗一次居然掉色。
咨詢客服時,對方回答說:
“我們的產品從不考慮洗滌。”
果然,奢侈品永遠不割窮人。
很多人總喜歡對奢侈品戴上濾鏡,用奢侈品的等級把人分三六九等,然後用虛無的價值、品牌理念強加在客戶身上。
這實在是荒謬至極。
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也絕對不會喫這套。
我們一定要學會對所有奢侈品祛魅,並沒有那么多人在意你背了什么包,
戴了什么項鏈。
但你开口說話那一瞬,你的見識、談吐、認知,就清晰呈現在別人面前。
心理學上,有一個“光環效應”。
當我們在某些事物看到光環時,就很容易陷入這個光芒裏面,繼而產生自卑、迷惘的心理。
只有打破“光環”,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質。
學會祛魅,就是一個打破光環的過程。
那些我們看起來有濾鏡的人,只不過把我們迷茫和自卑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
《沉思錄》裏有句話:
“我們聽到的一切只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
那些成功的人背後,也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們不一定個個天賦異稟,只是比我們更會聚焦自身。
作家三毛說得好:“在所有人中,一個人最應當看重和欣賞的是自己。”
與其對外在事物戴上光環,不如向內求。
你持續不斷地閱讀,終有一天那些知識會成爲你的血肉。
你持之以恆深耕一個行業,終有一天你會收獲到豐碩的果實。
接納自己,欣賞自己,完善自己。
人生就像一條漫漫長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標題:百度女副總裁翻車後續:“一句話,我讓男人爲我花了60億!”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