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偏北,如何談一場“小城之戀”

2024-04-09 18:50:46    編輯: robot
導讀   3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群團系統單位主辦青年交友聯誼活動。本文圖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攝 3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青年參加交友聯誼活動。 3月31日,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

  3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群團系統單位主辦青年交友聯誼活動。本文圖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攝

3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青年參加交友聯誼活動。

3月31日,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公園相親角。

3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青年參加交友聯誼活動。

  3月9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天氣轉暖,迎着午後明媚的春光,55名單身女青年換下羽絨服,施以濃淡相宜的妝容,齊聚一場青年交友聯誼活動,期待從55名男青年中找到心儀的相親對象。

  如今,在一些小城鎮,相親和介紹仍是單身適婚青年脫單的重要方式。這些努力尋找相親對象的年輕人,有多少能順利走向戀愛和婚姻?要开始一場“小城之戀”,他們需要解決哪些難題?各地政府、團組織及社會各方,如何搭建平台,爲年輕人牽线搭橋,讓他們奔赴幸福的未來?

  一個月以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西北小城走訪多個相親交友現場,和幾十名單身青年交流、訪談,深入了解他們的婚戀困惑和對邁向新生活的期望。

  ——————————

  “不愿爲了‘搭夥過日子’進入婚姻”

  3月9日,33歲的楊娟娟來到交友聯誼活動現場,她身高170釐米,穿了一件長款風衣,扎着馬尾辮,高挑幹練。第一次參加交友聯誼的她,對着號碼牌尋找位置時,心跳加速。她左右環視,看到現場男青年和她年齡相仿的不多,多數在低頭刷手機,也有人正襟危坐、目不斜視。不愿意談“姐弟戀”的她,知道自己還要在脫單路上繼續尋找。

  在小城裏遇到一場心儀的愛情有多難,楊娟娟感觸頗深。

  楊娟娟來自固原市下轄縣的農村家庭,考公“上岸”後在固原市原州區下轄的鄉政府工作。在當地人眼中,她有着體面和穩定的職業,父母也以此爲榮,對她的婚姻大事抱有很高期待。

  楊娟娟一直憧憬着早日戀愛結婚。她在影視作品、短視頻平台上看到,打拼事業、婚戀獨立的“大女主”形象紛紛登場,在和外地同學朋友交流中,她也感到,經濟發達城市的年輕人遇見愛情的機會似乎更多,對於婚戀擁有更多獨立自主選擇的機會,她很向往這樣的生活狀態。

  而身處小城的楊娟娟說,自己的愿望只是希望“找個合適的人結婚”,但一路行來,並不容易。

  她設定找對象的基本標准是至少和自己一樣有本科學歷。在她看來,學歷代表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思想見地,並且與工作的體面程度、收入高低成正比,“兩個人的工作與收入相匹配,進入婚姻才有可能步調一致,少些矛盾、紛爭”。

  她把自己一直找不到對象的原因歸爲“社交圈子窄,脫單只能靠相親”。相親時,她會以審慎的態度仔細考察男方的外貌、身高、品行、興趣愛好、職業收入等條件。

  這幾年事業漸入平穩,楊娟娟越來越感到,自己不需要爲了“搭夥過日子”而進入婚姻。去年,在家人安排下,她參加過四五次相親卻沒有“合眼緣”的。她意識到,在固原這樣的小城,年輕人相親擇偶,愛情不是唯一主導因素,更多是一場圍繞多項條件的雙向篩選。男青年不會只看外貌,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是標配,家境、屬相甚至星座也被雙方作爲考量的因素。

  “未婚女性有房有車,算是加分項。”隨着年齡的增長,楊娟娟的焦慮感並沒有隨之加重,這兩年她一直努力工作,爲自己的物質條件打基礎,目標是“攢錢买房”。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當下不少小城鎮中的單身女青年和楊娟娟有着相似的婚戀觀,她們在學着“爲自己而活”,先謀事業後擇偶,努力在相親婚戀、生育選擇等方面掌握一定話語權。

  相比而言,小城的單身男青年,很多也在爲衝破傳統婚戀觀念的“枷鎖”積極行動着。

  今年31歲的何帆,是固原市一名公務員。他對父母安排的一次相親印象深刻。加了相親對象的微信後,他試着與對方保持线上聯系,也約飯見過面,“我們交往全程都處於長輩的督促中,感到很不自主,堅持了一段時間,雙方還是難以產生真正的好感”。

  何帆平時喜歡關注旅遊和電影類短視頻,對理想的婚戀充滿“詩和遠方”的憧憬。而身處小城,何帆對愛情的向往卻面臨現實的壁壘。父母並不在意他的這些感受。和當地很多父輩一樣,他們更務實地認爲,只有給兒子操辦了婚姻大事,幫忙把孫輩帶大,才算是求得人生的“圓滿”。因此,父輩對孩子的婚事寄予厚望,並親力親爲地操持、作主,卻不承想,這些往往轉爲他們的心理壓力。

  每當聽說親友同事的孩子要結婚了,何帆的父母就着急起來,“催婚”不斷升級。他們和何帆的交流話題,總繞不开結婚找對象,並到處請托熟人給他介紹對象,把門當戶對作爲相親標准,強調工作性質也要和何帆一樣。

  何帆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但不希望父母用外在的標准爲他挑選對象,又困於憑一己之力難以找到合適的人。無奈之下,他選擇了逃避。爲盡量減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每次加班晚歸時,他會站在樓下觀察家裏的燈是否亮着,“如果燈還沒關,就在樓下晃悠一會兒再回去”。

  這兩年,何帆身邊的朋友不少向父母妥協,通過相親快速完婚。但他還在堅持等待愛情的出現,“我寧愿一直單着,也不將就自己的婚姻”。

  “負重”的小城之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6.2%。曾經的“鄉土中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處於城市和鄉村之間的小城鎮,面臨着城鄉文化交融帶來的變化和衝擊。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在固原市這座小城,很多年輕人仍傳承着農村祖輩流傳下來的婚戀習俗和觀念,這使得小城裏的一些單身青年在尋覓良緣的道路上,背負着一定的壓力。

  在小城,過了28歲還沒結婚,會成爲人們口中的“大齡男女青年”。29歲的女青年文婕在固原市一家國企工作。一直單身的她,總被議論“擇偶眼光太高”。近兩年,父母爲她的婚事着急,多次在短視頻直播平台上找紅娘博主,將女兒的年齡、身高、學歷、職業性質、收入、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等信息發給博主,付費以求男方信息。

  找到條件匹配的未婚男青年後,博主爲雙方家長建微信群,在四名家長和紅娘的“注視”下,她在微信上和男青年聊天,相約线下見面,“見面還要對暗號,太尷尬了,最終也沒有什么進展”。

  在文婕看來,30歲對於單身女青年來說,是一道相親的“分水嶺”,不僅相親對象數量銳減,還會被貼上“有性格缺陷、不懂生活”等各種標籤,更有熱心人“醫學科普”:“過了30歲還不結婚,以後不好生孩子。”

  婚戀壓力一度導致文婕焦慮不安。“催得厲害,就躲到單位宿舍,減少回家次數。”在找對象這件人生大事上,文婕感到無力與父母對抗。父母給她灌輸的婚戀觀念是:結婚意味着脫離娘家、進入婆家的社會圈安身立命。因此,在父母看來,不是“兩個人合得來就行”,他們希望文婕找一戶靠得住的人家,要重點考察對方的能力、家庭經濟條件等,要有單獨的婚房,能按當地標准付得起彩禮。

  文婕覺得,“找對象”本是一件單純的事,但在父母的要求下,“找對象”升格成了“找婆家”。“按照這些條條框框篩選下來,合適的異性就不多了。”

  與文婕同樣背負婚戀壓力的,還有27歲的單身男青年陳泰祥。他在固原市原州區一所基層小學任教。在當地,他本算不上“大齡”。但受長輩傳統觀念影響的他,認同男性有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家庭責任。於是他抱着“近兩年就結婚”的明確目標踏上相親之路,希望在30歲之前完成婚姻大事。

  陳泰祥熟知這座西北小城“相親圈”裏約定俗成的一些規矩:對於男青年來說,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是必備條件;婚房是另一個必備條件,如果不买房,意味着在相親圈中處於低層位,“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就降低擇偶標准、‘向下’找工作收入不如自己的”。

  進入職場幾年來,同事、領導時常關心過問陳泰祥的婚戀問題,這也加重了他的緊迫感。眼下,他的相親進展,已變成家庭的頭等大事,“一個家庭中如果兒子到了適婚年齡,通常要舉全家人力、物力、財力相助他早日結婚娶媳婦”。看到50多歲的父母不僅積極爲他拓展異性社交資源、請托熟人介紹相親對象,還要爲購置婚房、籌備彩禮而奔波操勞,這讓陳泰祥有種“負重感”。“相比大城市年輕夥伴的瀟灑、自我,在小城市裏婚戀的壓力更明顯,有點喘不上氣來。”他嘆道。

  婚戀倦怠感值得關注,小城青年婚戀難題待破解

  最近,河南开封的“王婆”站在景區亭台上,熱情、真誠地爲單身男女青年的姻緣“牽线”,爲年輕人打开了一個相親婚戀新平台。有網友點贊說,這樣的相親平台降低了青年的擇偶限制,自然不拘束、還能廣交朋友,希望有更多這樣的相親平台。

  在固原市某事業單位工作的未婚男青年楊文明曾參加過一次交友聯誼活動,他認爲,這類活動能爲單身青年拓寬社交渠道、增加結識異性的機會,“希望今後有更多機會參加,期待能就婚姻和生活觀念與女青年多交流”。

  寧夏師範學院文學院教師吳麗觀察到,從固原市年輕人婚戀觀可以看到,相比老一輩人,小城鎮年輕人的自我感受和自身追求不斷提高,更愿意遵從內心的真實感受。同時,他們的人際社交圈比較小,平常打交道的主要是同學和同事,很難從中找到既心儀又條件匹配的對象。

  “值得關注的是,單身青年特別是30歲左右的,很多存在婚戀倦怠感,較長時間的單身狀態使他們對婚姻減少了期待。”吳麗注意到,一些年輕人抱着“隨緣”的態度,即便進入相親或戀愛環節,一旦認爲雙方的精神世界不能產生共鳴,便會選擇結束這段關系。歷經幾次失敗的戀愛或相親後,一些人會對婚戀擇偶失去信心,轉而認爲“單身生活也挺好”。

  “在小城鎮相親,職業、工作性質是考量對方是否優秀的首要標准。”吳麗認爲,小城單身青年的婚戀境遇不同於大城市單身青年。比如,一些年輕人有着穩定體面的工作,找伴侶時同樣要求其有穩定工作。工作收入、家庭、社會地位等條件是否“對等”成爲重點考量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德行、性格等人品方面的關注。

  吳麗身邊有很多單身的年輕朋友,她時常鼓勵他們以樂觀和熱情的態度對待相親交友,對未來充滿希望,相信理想的生活通過努力是有可能實現的。吳麗坦陳,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後的小城鎮,特別是面對“熟人社會”以及一些陳規舊習的婚戀觀影響,年輕人相親婚戀會有壓力,但隨着國家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年輕人依然能有足夠的眼界和能力,身體力行地改變傳統陳舊的婚戀觀念,“腳踏實地地對待個人婚戀問題”,讓婚戀生活有更多的幸福感和滿足感,增加對小城的情感認同。“小城的未來,離不开身居其中的年輕人去發展建設,去提供精神滋養”。

  解決單身青年的婚戀難題,已列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全國各地共青團組織積極作爲,舉辦多場青年交友聯誼活動。以寧夏爲例,近幾年,自治區5個地市級共青團及下轄的22個縣(區)級團組織,都在組織各行業單身青年开展交友聯誼活動。

  經過多次探索和改進,寧夏地方團組織增加了活動舉辦的頻次,之前只在5月20日、農歷七夕節舉辦,如今增加周末、法定節假日等時間節點;活動場地由中規中矩的會議室,拓展到讓年輕人更放松自在的綠地公園、體育場館;活動內容除了基礎的“自我介紹+簡單互動遊戲”,還推陳出新,增加以文會友、以球會友、漢服展示等多種年輕人喜歡的類型。

  團固原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固原共青團將聚焦青年實際需求,用好青年之家、青年中心、婚戀交友工作室等陣地,進一步打造高質量线上线下青年交友平台,拓寬青年交友渠道,廣泛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和婚戀觀,爲廣大單身青年提供形式多樣的聯誼交友活動,在切實解決青年婚戀交友問題的同時,不斷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應受訪者要求,楊娟娟、何帆、文婕、陳泰祥、楊文明爲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來源:中國青年報



標題:西北偏北,如何談一場“小城之戀”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588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