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在宣布終止自己的造車計劃之後,就开始全力投入到生成式AI的構建上,不過,對於生成式AI而言,顯然不是說參與就可以馬上見成效的。在這方面,華爲、三星、小米等手機廠商,再加上微軟、OpenAI、谷歌、Meta的參與時間和投入精力更早一步,而且在一些方面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尤其是手機廠商已經开始把一些AI應用場景融入到自己的新發布手機中了。
蘋果公司在這方面就差強人意了。如今大範圍地布局這個市場,蘋果公司也知道自己的起步比較晚,成效還不明顯,因此也採取了合縱連橫的模式進行快速搶佔地盤。據悉,蘋果公司正在與谷歌洽談,計劃把谷歌的Gemini人工智能模型嵌入iPhone,這爲下一步蘋果iPhone引入更多的AI應用奠定基礎。
據悉,兩家公司正在積極商談,希望蘋果授權谷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Gemini爲今年iPhone軟件的一些新功能提供支持。知情人士稱,蘋果近期還與OpenAI進行了討論,並考慮使用其模型。可以說,蘋果公司不僅僅在自己研發生成式AI的應用,也希望快速追趕上先頭部隊,和一些業界知名企業進行合作,可以快速地搶佔市場熱點,也爲自己的新一代iPhone制造一些噱頭,爲下一步的提升提前造勢。
市場也比較看好蘋果與谷歌之間達成協議,畢竟雙方有合作基礎,蘋果和谷歌一直在搜索方面有着深度的合作,谷歌每年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讓其搜索引擎成爲iPhone和其他設備上Safari網絡瀏覽器的默認選項。如果蘋果使用谷歌的Gemini模型的話,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整合谷歌的應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谷歌少付出一些。不過,由於谷歌也有自己的Android,雙方又處於一種競爭態勢,因此蘋果能否順利引入Gemini也未可知。這恐怕也是蘋果公司還和OpenAI接觸的原因所在。
市場也在傳聞稱,蘋果公司正在准備基於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新功能,作爲iOS 18的一部分。但這些增強將側重於在其設備上運行的功能,而不是通過雲提供的功能。因此,蘋果正在尋找合作夥伴來承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任,包括根據簡單提示創建圖像和撰寫文章的功能。
除了合作之外,蘋果公司自己在研發方面也已經小有斬獲。近日,蘋果公司研發團隊發布了一篇論文《MM1: Methods, Analysis & Insights from Multimodal LLM Pre-training》,首次公布了多模態大模型MM1,展示了該公司在AI方面的進展與實力。據悉,MM1最高參數量爲300億,該模型支持增強的上下文學習和多圖像推理,在一些多模態基准測試中有較好表現。
MM1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龐大的規模和架構創新,包括密集的模型和混合專家模型。這些模型證明了研究人員方法的有效性,將大規模預訓練與战略性數據選擇相結合,以增強模型的學習能力。研發團隊稱,MM1不僅在預訓練指標中是“最先進的”,並且在一系列已建立的多模態基准測試中,經過微調後也保持了“有競爭力的”性能。MM1可以支持增強的上下文學習和多圖像推理,使得少數樣本的思維鏈提示成爲可能。
不過,目前MM1的整體性能還沒有完全超過谷歌的Gemini和OpenAI的GPT-4,這也是爲何蘋果公司要和谷歌、OpenAI接洽的原因所在。不過,合作的背後必然會有不斷地加入自身的研發投入,這一直是蘋果秉持的理念,用自己的系統才是最主要的。據悉,蘋果公司出手收購了AI初創公司DarwinAI。DarwinAI以創建更小、更快的AI系統見長,這是實現設備上高效處理的關鍵因素。收購完成後,DarwinAI的網站和社交媒體账戶已悄然下线。
據悉,數十名DarwinAI員工已經加入了蘋果的AI部門,作爲交易的一部分,滑鐵盧大學的AI研究員Alexander Wong已加入蘋果,擔任AI團隊的總監。無論如何,在生成式AI方面,蘋果公司已經开始行動起來了。而且,也把其當作未來iPhone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了。
原文標題 : 蘋果加碼生成式AI投入,但不會一蹴而就
標題:蘋果加碼生成式AI投入,但不會一蹴而就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48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