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opilot獨立,全面對標ChatGPT和文心一言?

2023-12-29 18:40:05    編輯: robot
導讀 Bing App用戶,可以散了。 過去一年,微軟可能是全球最激進推動 AI 化的科技巨頭,將 Copilot 人工智能助手幾乎融入了每一個重要產品和服務之中,不管是 Windows、Office 3...

Bing App用戶,可以散了。

過去一年,微軟可能是全球最激進推動 AI 化的科技巨頭,將 Copilot 人工智能助手幾乎融入了每一個重要產品和服務之中,不管是 Windows、Office 365、Azure,還是 Edge 瀏覽器、Teams(在线會議平台)、Bing、SwiftKey 鍵盤等。

11 月中旬舉辦的 Ignite 2023 开發者大會上,微軟 CEO 納德拉甚至表示微軟成爲了一家「Copilot 公司」。

但事實證明,微軟的 Copilot 化還可以更進一步。

最近,微軟在 Google Play 悄悄上架了 Copilot 獨立 App,Android 用戶不需要使用 Bing App 就能直接使用 Copilot 對話機器人。對比之前,最直接的區別就是進入 App 就是 Copilot 的對話界面,不需要點擊底部的 Copilot 圖標才能進入。

圖/ Google Play

目前,Copilot 的 iOS 版本仍未推出,但可以肯定,這一天我們不用等太久。不過在此之前,我們繞不开一個問題:微軟爲什么要在 Bing、Edge 之外,還推出 Copilot 的獨立 App?

不用先打开 Bing 了,直接 Copilot 吧

打开 Copilot,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對話界面,默認是使用 GPT-3.5 Turbo,但提供了一個 GPT-4 的「开關」。

圖/ Copilot

兩者的區別在於,使用 GPT-4 雖然會有更好的輸出表現,但也容易遇到更長的排隊時間和完成時間,簡而言之就是,比較慢。不過即便是不使用 GPT-4,Copilot 其實也能提供相當不錯的回答。

此外,Copilot 還會提供一些幫助入門的想法,其實就是供用戶參考的提示詞,再往下就是用戶與 Copilot 的詳細對話了,點擊右上角還可以看到之前的聊天記錄以及新建對話等選項。

嚴格來說,目前推出的 Copilot App 基本就是把原來 Bing 上的 Copilot 部分「分拆」出來,App 設計、功能就基本與主流的 ChatGPT 也非常相似,並且都可以訪問 GPT-4 大模型,都能通過 DALL-E 3 生成圖像,都具備我們在網頁版 ChatGPT 上體驗過的文本生成能力。

核心的區別就是前文提過的——打开 App 直接對話。

Bing 主界面,圖/ Bing

不過,Copilot 在輸入上目前只支持了文字、語音和圖片,ChatGPT 則多出了一個相當關鍵的——文件上傳,可以針對 PDF、Word、Excel 等文檔進行摘要、再提問、再創作等處理,也可以上傳錄音文件(有格式限制)進行轉錄。但幾乎可以斷定,基於 GPT-4 的 Copilot,在後續也會支持基於上傳文件的分析和問答。

除了文本、語音,還支持拍照、圖片和文件上傳,圖/ ChatGPT

但與此同時,Copilot 的分拆也可能引發一系列的設計變動。

之前作爲 Bing 等應用的配套功能和服務,實際上也限制了 Copilot 的部分設計,比如聊天記錄等重要部分被隱藏在了右上角的「隱藏選項」中,不夠 ChatGPT 上那么直觀;只能拍攝圖片上傳而不能在已有圖片中選擇上傳;可配置的選項也過少,不夠靈活。

換個角度看,這些都是未來 Copilot App 可以改進的地方,或許也是微軟選擇將 Copilot 單獨拆出來的原因之一。

分拆 Copilot,微軟爲哪般?

坦白講,我已經很久沒打开 Bing App 了。今年年初,微軟是第一個旗幟鮮明推動生成式 AI 應用落地的科技巨頭,還同時在 Bing 的網頁端和 App 端推出 Bing AI Chat(後面改名 Copilot)。不僅如此,當時微軟還豪爽地爲 Bing AI Chat 提供了 GPT-4 大模型的接入。

即便現在,微軟 Copilot 也是唯一提供 GPT-4 長期免費使用的對話機器人。

圖/微軟

但之後就用得少了,一方面是因爲 ChatGPT 以及更多 AI 對話機器人都陸續推出了 App,不管是因爲使用習慣還是新鮮感,都影響了在手機上打开 Bing 使用 Copilot 的頻率,更何況在 ChatGPT App 上线之後,訂閱 ChatGPT Plus 也變得相當容易。

另一方面則在於微軟。微軟最初希望通過內置 Copilot 激活 Bing 的增長,不過後來的數據表明,Copilot 依然「扶不起」Bing 搜索。說到底,今年用上 Bing App 的用戶,更多可能只是 Copilot 的用戶。

相反,Bing 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Copilot 的使用成本,畢竟每次使用 Copilot 前還是需要更多的步驟。

圖/文心一言 App

實際上,包括 ChatGPT、文心一言在內一衆 AI 對話機器人,都是打开 App 直接進入對話界面,這樣更符合移動端上用戶對於 AI 對話機器人隨時隨地的使用需求。再換句話說,如果 Copilot 可以成爲用戶最喜歡提出問題的 App,Bing 或者說搜索業務的重要性也就沒那么高了。

而微軟分拆 Copilot 也早有動作。

11 月的 Ignite 2023 大會上,微軟在宣布 Bing Chat 更名爲 Copilot 的同時,還上线了 Copilot 的獨立域名,其實就开始了微軟的「分拆大計」。Copilot 在獨立域名下還提供了插件支持和相對不同的界面設計,幾乎一开始就彰顯了與 Bing 上 Copilot 的不同。

 

圖/ Copilot 在獨立域名下

有理由相信,接下來在 Copilot App 上,我們也會看到與 Bing 上 Copilot 越來越多的不同,包括插件系統的上线,甚至是自定義自己的 Copilot 等功能。

寫在最後

2023 年 ChatGPT 給人類帶來的震撼,已經無需贅言了,在 ChatGPT 之後,我們也看到了無數的生成式 AI 對話機器人,就算比不過 ChatGPT,往往也能展現出遠超過去手機上人工智能助理的表現。

但對於一個生活在移動互聯網中的用戶來說,一個封裝在手機 App 中生成式 AI 對話機器人,幾乎是一種順利成章的需求,所以包括 OpenAI、百度等大模型廠商推出一款獨立的對話 App 也很自然。

不過,這些生成式 AI 對話機器人 App 都面臨即將到來的衝擊。

手機廠商在積極推進大模型技術在手機上的落地,最直接也最明顯的切入點就是系統自帶的 AI 助手。過去我們常說,手機 AI 助手最大的問題就是「聽不懂話」,而大模型能徹底改變手機 AI 助手對自然語言的理解方式和水平。

圖/ OPPO

同時受益底層的權限和生態,比如可以直接操作智能家居設備,我們或許可以真正做到了「言出法隨」,甚至 AI 會自動理解對話中復雜指令並順利執行。

端側大模型的普及雖然注定不會「殺死」雲端大模型,但隨着接入程度、應用迭代和場景理解的加深,很可能會擠佔用戶的使用空間,比如簡單的問答、摘要、文案生成等需求都會更多依賴系統自帶大模型的能力,而不是 ChatGPT、文心一言背後的雲端大模型。

對微軟 Copilot 來說,同樣是個問題,但這就不是只把 Copilot 獨立出來就能解決的了,需要插件系統、自定義 Copilot 功能的加入,持續提供好得多的輸出質量。一言以蔽之,微軟需要提供性能、功能都遠勝於端側 AI 的體驗,才能抵消端側 AI 在隱私保護、個人數據訓練等方面的優勢。

當然,微軟的 Copilot 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優點,那就是在使用 GPT-4 頂尖大模型的同時,還提供免費使用。只能說,有錢確實可以爲所欲爲。

CES(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 2024即將盛大开幕,雷科技將派出“一位天明”領銜的報道團赴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 CES 2024現場全程報道,敬請關注。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微軟Copilot獨立,全面對標ChatGPT和文心一言?



    標題:微軟Copilot獨立,全面對標ChatGPT和文心一言?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1085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