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宣稱“將根據個人工作年限來確定退休年齡”的文章在社交平台傳播,引發關注。多省份人社廳發布聲明闢謠:文章和相關內容均爲虛假信息。那么,我國的法定退休政策是怎樣的?工齡是否影響養老金?養老金的計算模式是什么?
國家統一規定的退休政策是什么?
近日,多地有文章稱“人社廳決定從2024年1月1日起推行按‘工齡退休’的政策”,還有相似內容的文章、截圖在少數微信群、朋友圈、自媒體等渠道傳播。一時間,“推行按‘工齡退休’的政策”引發熱議。
對此,山東省人社廳、河北省人社廳、四川省人社廳、河南省人社廳相繼緊急發布聲明闢謠稱:文章和相關截圖內容爲虛假信息,當地嚴格執行國家統一規定的退休政策,不存在網傳將按“工齡退休”的情況。
那么,國家統一規定的退休政策是什么,與工齡有關嗎?
南开大學養老與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長朱銘來介紹,我國採取法定退休年齡制度,跟工齡有關系,但沒有直接的關系。國家規定:
男性無論是企業職工還是事業單位、國家機關公務人員都是60歲退休;
女性在企業退休分成55歲、50歲兩檔,從事管理工作的人一般55歲退休,工人可以更早一點,50歲退休。
朱銘來表示,這個標准很長一段時間作爲退休的基本規則。“不是工作滿多少年之後就可以自動退休,是按照法定退休年齡來確定的。”
河南省人社廳表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歷經幾十年,自1978年,《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對退休制度做出明確以來,各省均按照國家統一的退休政策執行,絕不會出現某一省份單獨調整退休政策的情形。
工齡與養老金多少有關系嗎?
在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前,職工養老實行單位退休制度,由退休前所在單位根據職工連續工齡計算退休費,由單位負責發放。工齡越長,退休費計發比例越高,可達到本人原工資的90%。
199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確定了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账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新模式。朱銘來介紹,養老金繳費一般是單位繳費與個人繳費結合。
一部分錢劃到統籌基金裏,用來支付已退休人員的養老金;
而個人账戶採取積累制,即個人账戶繳費多,相應拿到的養老金就多,個人账戶按照工資比例提取,跟個人工資水平有關。
總的來說,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靈活就業勞動者的養老金遵循什么標准?
根據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有人只注意到“累計繳費年限15年就可以領取養老金”,卻沒有注意到需要達到退休年齡。
朱銘來解釋稱,“滿15年只是有資格享受養老金,但不能領取。不過如果已滿15年,即使之後不再繳費,到60歲時也能夠享受到養老金,只是養老金水平會比較低。”
監制丨王磊
記者丨車麗
編輯丨劉波
標題:多地闢謠“按工齡退休”!退休標准到底是什么?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86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