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最近的煩心事不少。
這一邊,iPhone 15的銷量遭遇考驗,剛剛拉开序幕的雙11大促中,該系列機型價格大跳水,部分電商平台直降900元,降幅明顯高於此前幾代。那一邊,或是受大盤拖累,蘋果股價稍顯動蕩,近幾個交易日多次收盤跌超1%。
缺乏創新,是外界對蘋果近年新品的最大詬病,對於一家以創造性聞名、靠創新安身立命的科技企業來說,如同當頭一棒。蘋果當然很清楚,自己需要走出舒適區,要跟上潮流——AI,就是那個不容錯過的風口。
根據Apple Insider的最新消息,蘋果計劃每年投入10億美元开發生成式AI技術,有望應用在下一代操作系統中。相關團隊由蘋果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和Craig Federighi統率,二人分別是蘋果人工智能、軟件工程業務的負責人。
一年砸10億,蘋果這筆錢要怎么花?白花花的銀子砸下去,蘋果到底想得到什么?
(圖片來自UNsplash)
三心二意、目標模糊,蘋果已被AI大潮甩在身後
翻看歷史資料,蘋果和AI結緣的時間並不晚,至少不輸微軟、谷歌等一衆硅谷同行。2010年花費1.5-2.5億美元收購Siri,就被普遍視爲喬布斯時代最重要的AI投資。
後來曝光的訪談紀錄顯示,Siri當年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不缺錢的初創團隊一口回絕了蘋果遞過來的收購邀約。直到當時已惡疾纏身的喬布斯親自致電Siri創始人、CEO基特勞斯,向後者描繪了蘋果在AI、智能硬件領域的宏大愿景,才促成這樁交易。
好在Siri沒有令喬布斯失望,在次年首次作爲蘋果產品官方語音助手亮相後便大受歡迎。蘋果也對Siri的語言風格進行了改造,陸續增加了語音朗讀等新功能和內置工具,使其成爲蘋果旗下各款硬件產品的一大賣點。
不過蜜月期沒有延續很久。所有人都將Siri視爲蘋果在AI賽道的抓手,但對Siri的定位和發展路线,蘋果高層產生了不少分歧,也流失了不少人才。
2019年,擔任Siri技術團隊負責人七年之久的Bill Stasior跳槽微軟擔任技術副總裁,讓外界對Siri的未來變得更加擔憂。在加入微軟之後,Bill Stasior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幫助前者整合AI產品業務线。
也正是這段時間,微軟把AI列爲最高優先級事項,並大規模招攬技術人才开發Azure AI平台,堅定投身AI浪潮。反觀老東家蘋果,Siri可謂出道即巔峰,往後幾年鮮有突破。Bill Stasior這七年的工作經歷,則完美揭示了蘋果高層對Siri、對AI業務的混亂規劃。
Bill Stasior加入蘋果之初,合作的頂頭上司是負責互聯網業務的Eddy Cue,後者對技術涉獵不深、更關注用戶體驗和商業價值,在把Siri打造成操作系統還是語音助手的問題上搖擺不定;隨後被指派來掌管Siri的蘋果軟件總監Craig Federighi則主張把重心放在操作系統上,直接導致Siri的研發迭代陷入停滯。
(圖片來自UNsplash)
做搜索引擎還是做語音助手,是蘋果高層對AI路线的長久爭論,而且一直沒有達成一致。分歧的根源在於,蘋果的業務以硬件爲核心,不像谷歌、微軟的搜索、雲計算那般和AI緊密連接。蘋果iOS生態的封閉性,也和講究开源、需要調用大量預訓練參數的生成式AI技術相斥。
反觀態度堅定的微軟、谷歌,就在AI這條路上走得比蘋果更遠。
業績是最直接的證據,最新財報顯示,微軟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2%至565億美元,Azure增幅超19%,帶動微軟股價一夜大漲約3%。谷歌則在旗下全套產品中應用AI技術,包括AI辦公助手、谷歌雲的基礎大模型和最受關注的Bard。
蘋果的落後已成事實,好在亡羊補牢爲時不晚。就是不知道,這一次蘋果能不能吸取之前的教訓?
做好AI,對蘋果有多重要?
要吸取教訓,庫克和他的智囊團就要先搞清楚一個問題:蘋果做AI到底圖什么?又或者說,做好AI能爲蘋果帶來什么?
答案其實很簡單。這次不用在搜索、語音助手之間猶豫了,蘋果必須將AI技術全面應用於其軟、硬件生態中,才能跟上潮流。
從外部因素來說,各大硬件廠商都在積極擁抱AI技術,大模型手機、大模型PC越來越常見。大模型不一定能讓手機、PC性能發生革命性改變,但肯定會在潛移默化間重塑消費者觀念和習慣——當所有人都往同一個方向使勁的時候,蘋果斷不可能憑一己之力逆流而行。
10月初,OPPO基於AndesGPT大模型打造的全新AI助手“新小布1.0”开啓了公測,vivo副總裁、AI研究院院長周圍則預告“vivo LM”大模型即將對外开放,共有十億、百億、千億三個參數級別。小米的小愛大模型更是早在今年8月便开啓了內測,預計將覆蓋後續大部分手機機型。
除了手機之外,AI在PC、智能穿戴設備和智能家居產品中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聯想就在近日正式展示了全球首款AI PC,還請來黃仁勳、蘇姿豐等大咖現場坐鎮。根據現場的演示,聯想AI PC的算力比手機大模型更高一個級別,甚至達到和雲端大模型媲美的程度。
雖說市面上不乏AI語音助手、通用大模型產品,但廠商自己做大模型的战略意義、產品價值都是無可取代的。一方面,像蘋果和華米OV這種級別的頭部廠商,不可能把命運寄托在別人手裏,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安枕無憂。另一方面,第三方提供的應用、技術肯定不及廠商自研那么有針對性。
在硬件之外,軟件、內容服務產業也難免要被AI重塑,並對封閉式的iOS生態產生強烈衝擊。
小米正在瘋狂造勢的澎湃OS,就以AI作爲其中一個賣點。雷軍表示,小米澎湃OS融合了Linus系統內核和自研的Xiaomi Vela系統,擁有八個子系統和主動智能、高性能系統中台以及跨端互聯框架。可見,針對AI這個風口,各路玩家都儲備了大量技術,有完整的產品規劃。
在Siri之外,蘋果這些年也嘗試過押寶其他AI產品/服務,可惜大多是雷聲大雨點小。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蘋果多年來堅持投資各類AI企業,構築了強大的朋友圈且積累了不少技術,爲如今發力AI奠定了基礎。
根據調研機構CB Insights的統計,截止2020年蘋果收購了近30家AI企業,涉及的細分領域包括機器視覺、機器學習、數據優化、自然語言處理等,其中絕大部分技術都用於優化Siri的使用體驗。
當然,橫向對比微軟、谷歌等巨頭,蘋果這點家底肯定不夠看的。利用好每年10億美元的投資,是蘋果追上AI浪潮的最後機會。
每年砸10億,蘋果要把錢花在哪裏?
確立了目標之後,就該想下一個問題了:每年10億美元的投入說少不少說多也不多,怎么花才最劃算?
首先,升級硬件是最基本的。無論是訓練AI大模型,還是研發其他新產品、系統,都離不开高算力的芯片、服務器。蘋果每年的AI投資預算,將有很大一部分用來採購這些基礎設施。
比如英偉達的HGX H100服務器,有4個或8個H100 GPU保駕護航,在算力上傲視群雄,是科技巨頭訓練AI大模型的必備武器。由於市面上完全找不到同級別的替代者,HGX H100和最重要的零部件H100可謂供不應求,價格也是水漲創高。據《金融時報》測算,硅谷大型科技企業囤積的H100總數至少在10萬個以上。
知名分析師郭明錤就爆料,蘋果將在今年採購約2000-3000台AI服務器,其中大部分是英偉達的HGX H100,單台價格高達25萬美元。郭明錤預測,蘋果今明兩年用於採購AI服務器的金額將超過47.5億美元,不過這筆數目應該不會全算在每年10億美元的AI投資账單裏。
(圖片來自英偉達官網)
其次,當然是投入到蘋果心心念念的生成式AI產品研發中。
彭博社此前的報道顯示,蘋果內部有一個代號爲“Ajax”的項目,定位爲對標ChatGPT和谷歌Bard的聊天機器人,也有部分高層和研發人員直接將其命名爲“Apple GPT”。據悉,“Ajax”的預訓練參數超過2000億個,級別略高於ChatGPT 3.5,訓練成本也會比後者更高一些。
好消息是,蘋果本身擁有大量的用戶群,旗下軟硬件生態收集來的海量參數可供調用,省卻了收集參數的煩惱。但在服務器等基礎設施之外,公有雲的調用成本乃至飆升的電費,都省無可省。
值得一提的是,在產品研發出來後,每天的維護成本也相當驚人。以ChatGPT爲例,其年內峰值流量達到2500萬/日,平均下來每天大概2.5億次提問,至少需要消耗3萬多片英偉達A100 GPU才能滿足算力需求。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蘋果要先拿出產品,下一步規劃才有意義。而且“Ajax”順利落地還能對蘋果其他產品的升級改造發揮很大作用,比如內嵌到Siri語音助手、iOS系統之中,帶來更多附加價值。
最後,面臨高通挑釁的AI芯片領域,也是蘋果必須守住的擂台。
高通在10月24日發布的X Elite和驍龍8 Gen 3,都帶有濃厚的AI色彩。尤其是前者,據高通介紹,在某些任務的處理速度要超過蘋果M2 Max。搭載X Elite芯片的產品預計最早明年才上市發售,但高通的咄咄逼人之勢已經讓蘋果感受到無盡壓力。
總而言之,留給蘋果AI團隊的任務有很多,要花錢的地方更多。如何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是對蘋果高層的一次考驗。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蘋果奮起直追,AI賽道再迎重磅玩家
標題:蘋果奮起直追,AI賽道再迎重磅玩家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8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