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無人機正在帶動“低空經濟”

2023-09-26 18:00:09    編輯: robot
導讀 9月20日,Neuralink官宣公司已獲得獨立機構審查委員會批准,首個醫院選址也已獲批,將進行首次人體試驗,通過在癱瘓患者大腦植入設備,讓癱瘓患者僅憑意念就可操控外部設備。日前,公司面向特定人群發...

9月20日,Neuralink官宣公司已獲得獨立機構審查委員會批准,首個醫院選址也已獲批,將進行首次人體試驗,通過在癱瘓患者大腦植入設備,讓癱瘓患者僅憑意念就可操控外部設備。

日前,公司面向特定人群發起試驗招募,招募公告一出就在推特引起廣泛關注。

原博地址:https://neuralink.com/blog/first-clinical-trial-open-for-recruitment/



01 利用電流與大腦“對話”

所謂腦機接口,就是將極小的電極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使得神經信號可以被讀取並轉化爲外界設備的控制指令,實現“思維控制”,此項技術被期冀於治療諸如癲癇、帕金森等神經疾病,讓高度癱瘓患者重新擁有與外界交流的能力。

在本次人體試驗申請成功前,馬斯克就曾在豬和猴子上成功完成腦機接口試驗。

2020年8月,馬斯克用三只豬告訴衆人究竟什么是“腦機接口”。他把一個硬幣大小的芯片植入了豬的腦子裏,當工作人員給小豬(Gertrude)喂食時,通過腦機接口設備讀取的腦電波便處於活躍狀態,开始快速波動,通過進一步讀取腦,除了接收小豬的“快樂信號”外,還可以預測其運動模式和軌跡。

文章开頭提到的獼猴帕格通過意念玩遊戲,是Neuralink團隊在腦機接口控制研究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今年7月,馬斯克推特上“加更”猿猴的試驗視頻,表示:我們的猴子不僅會玩乒乓球這種小遊戲啦!還會玩我的世界呢!

02 Neuralink开啓首個人體腦機試驗

在今年3月的腦機人體試驗申請遭拒後,今年5月,Neuralink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准公司的腦機接口設備臨牀試驗,人體腦機臨牀試驗蓄勢待發。

PRIME研究


本次試驗名稱爲PRIME,試驗預期6年,主要目的是評估Neuralink研發的腦機接口植入系統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它的最終目標是驗證腦機接口技術在幫助癱瘓者恢復外部設備控制功能方面的效果,這也是馬斯克一直強調的腦機接口技術應用方向之一。

如果最終試驗成功,這項技術有望使癱瘓患者獲得像霍金那樣的“心控”意念設備,實現與外界交流。值得注意的是,根據Neuralink公布的試驗方案,整個腦機接口植入過程將由手術機器人R1替代人進行手術操作。

在試驗中,R1機器人將通過手術將N1植入物的超細柔线放置在控制運動意圖的大腦區域中;N1植入後在外觀上是隱形的,它通過分布在64個线程上的1024個電極記錄神經活動;而N1userApp能解碼來自N1植入物的神經信息,分析參與者的運動意圖,並將其連接到電腦。

1.N1植入體:這是整個系統的關鍵組件,包含了信號採集、傳輸所需的微芯片及神經電極陣列,可以植入大腦記錄神經信號,它由1024個微型電極組成,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對大腦正常結構的損傷;

2.R1機器人:一款專門爲微創腦機接口手術設計的機器人,具有5個傳感器和鏡頭組成的相機系統,搭載OCT,能進行精准圖像識別定位,並裝配比頭發絲還細小的針頭,在識別和動手雙重BUFF疊加下,R1可以在預定大腦區域精准植入N1植入體,完成高難度手術操作。

正是這兩項技術的結合,使得Neuralink實現了對大腦的精准微創植入,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和創傷,這也是獲批首次人體試驗的關鍵。

首批受試者標准及後續試驗安排


Neuralink在聲明中表示,首批接受植入試驗的受試者,將面向存在下列情況的患者招募:

1.因脊髓損傷或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導致四肢癱瘓,且受傷至少1年沒有得到改善

2.年滿22周歲

3.有可靠的護理者

4.沒有心髒起搏器、深部腦刺激器DBS等植入設備

5.無癲癇等禁忌症

6.無需對持續的醫療狀況進行MRI檢查

7.沒有正在接受經顱磁刺激(TMS)治療

這類嚴重癱瘓的患者原本肢體運動功能全失,如果試驗成功,將是這項新技術應用的最大受益群體。符合條件的患者還將接受詳細評估,確定植入與試驗風險後,將進入爲期6年的試驗研究過程。

在植入手術完成後,Neuralink將對患者進行初期階段持續18個月的面對面門診,和爲期5年的長期隨訪,屆時研究人員也會收集各種生理指標的數據,以全面評估植入系統的安全性和控制效果。

03 走向“數字永生”?馬斯克終極目標引發爭議

腦機接口技術發展已久,馬斯克並不是开天闢地的“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上世紀50年代就有科學家借助電極刺激動物大腦,开啓了最早的腦機接口試驗,在此之後有許多學者不斷嘗試用電極刺激動物大腦皮層,研究神經元對外界刺激的反應規律。20世紀70現代,科學家开始嘗試接收和解讀來自動物神經元的電信號,而隨着技術進步,接收端由最初的電極逐步進化成微小的植入芯片。21世紀以來,基於電子和生物技術的發展突破,腦機接口技術邁入雙向反饋的階段,並且發明無线腦機接口,使得生物可以通過腦電波控制外部設備。

可以說腦機接口是人類用科學技術試圖“繞過”常規感官,使有生理機能缺陷的人們建立與世界溝通的全新通道的偉大嘗試。

馬斯克創辦的Neuralink在腦機接口領域已經鏖战7年,這7年裏由於“過於惹眼”的CEO,公司的一舉一動都備受人們關注,在取得技術突破的同時,爭議也接連不斷。

點進Neuralink的官網,映入眼簾的是它的使命:創建一個通用的大腦接口,幫助那些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的人恢復自主性,並在明天釋放人類的潛力。從中可以看出馬斯克對於腦機接口技術的期望遠不止除了幫助殘障患者,甚至還希望實現與AI共生。

“永生”這兩個詞,自古以來就對人們具有天生的誘惑力,在馬斯克的構想中,腦機接口技術可以將人的意識數字化,並將其上傳至脫離肉體的雲端,使人類擁有“身外生命”。

而對於AI,馬斯克的態度始終矛盾且“口嫌體正直”。他曾多次在各種場合表達對人工智能浪潮的擔憂,認爲AI極有可能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但不管是汽車、火箭還是腦機接口,都離不开AI技術的加持。

馬斯克認爲人類的智力天生受到生物機理限制,而當AI的發展速度和水平超越人類,人類將迎來“滅頂之災”。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腦機接口技術來拓展人類的感知、記憶、思維能力,使人類超越自身的認知局限,甚至與AI合二爲一,成爲一種新的生命形式。

不得不說馬斯克的賽博思想在某些層面上確實“遙遙領先”,但與之伴隨而來是對道德倫理問題的困惑:當意識的存在被簡化爲數據,你是否還是你?與困惑相伴的,還有對試驗本身的擔憂,紅线究竟要從哪拉起?

事實上,在先前的動物試驗中,Neuralink已多次遭受虐待動物的指控,並受到聯邦調查。不少人指出,Neuralink侵入式腦試驗,給動物造成了損害,更有專家大寫700頁批評信,表示參與試驗的23只猴子表現出極大的痛苦。而Neuralink對此卻表示一切都處於監控下,合理且合法。雙方拉扯之下,也無後續,更顯現出這塊領域缺少相關有效、有力的手段把控。

而對於之後要進行的人體試驗,更是困難重重。

04 結語

如今,Neuralink已完成2.8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飆升50億,資本的強勢加注,足以說明其商業化價值十分可觀。

雖然“數字永生”概念的實現還過於遙遠並存在爭議,但腦機接口技術在爲癱瘓、神經疾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提供康復治療方面,已經落到現實。如果Neuralink產品能在人體身上的到有效驗證,那對於患者來說將是極大的福音。

馬斯克的Neuralink打开了通向“意念操控”的大門,但要實現真正的商業化,至少還需要數十年的打磨。科技的進步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關關難過關關過,對於普通人也能擁有“意念神器”的那一天,我們理性且期待。



標題:被忽視的無人機正在帶動“低空經濟”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6775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