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數均小幅上漲,創業板指早盤一度創出年內新低。
盤面上,機器人、減速器概念股大漲,昊志機電、通力科技、新時達等超10股漲停。軍工股迎來反彈,觀想科技20CM漲停,長城軍工、鴻遠電子漲停。充電樁概念股开盤拉升,泰永長徵、綠能慧充漲停。券商股全天反復活躍,國盛金控漲停。板塊方面,減速器、軍工、啤酒、高壓快充等板塊漲幅居前。
下跌方面,醫藥股集體調整,聖諾生物跌超5%,減肥藥、銀行、醫療器械、創新藥等板塊跌幅居前。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3800只個股上漲。
截至收盤,滬指漲0.43%,深成指漲0.61%,創業板指漲0.66%。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398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56億。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15.19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7.66億元,深股通淨賣出7.53億元。
01
機器人概念獲密集催化
今日,亞太主要股市收盤全线走低,韓國綜合指數跌0.23%;日經225指數跌0.44%;澳洲標普200指數跌0.68%,創逾一個月收盤低位;新西蘭NZX50指數跌0.95%。
相比之下,昨日跟跌的A股今日走出了“以我爲主”的趨勢,三大指數低开後紛紛走高,最終全部收漲。
從盤面上來看,市場的熱點开始嘗試由高向低進行切換,如機器人、國防軍工、充電樁、汽車等板塊均此前經歷了較長時間整理的方向,今日迎來了集中的修復性反彈,賺錢效應的擴散對於市場的止跌企穩具有積極意義。
消息面上,近期機器人板塊催化劑頗多。
8月16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开幕。同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提出,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首期規模不低於20億元,支持創新團隊孵化、技術成果轉化、企業並購重組和發展壯大。
對於機器人方向後續投資,華西證券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處於商業化初期:一方面,需要重點關注特斯拉等頭部企業的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及應用情況;另一方面,上遊核心部件環節有望受益於商業化應用和行業空間擴大。同時,伴隨商業化進程的推進,人形機器人降本需求迫切,國內廠商有望憑借硬件部分的性價比等優勢迎來機遇。
不過,機器人概念今日反彈,更多的還是存量資金高低切換的結果,目前市場整體依舊延續弱勢整理。而近期主线券商板塊也出現分化,內部領漲的多是小市值較小的情緒標的(如首創證券、華林證券、太平洋等),這意味着其背後仍是以短线的籌碼炒作爲主。同時,今日國盛金控漲停,而前述三只熱門股均出現下跌,也是炒作資金博弈的特徵。
往後看,財聯社評論指出,券商或仍是當下盤面的關鍵,如果想要券商整體形成第二波行情,一方面整體的量能仍需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像中信證券、東方財富這類的大市值券商品類也應及時跟進走強。
02
央媒談減免印花稅
近期,A股存量博弈態勢明顯,市場上提議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呼聲漸高。今日,央廣網也刊文對此評論。
據央廣網報道,近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在就其任期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接受公衆的咨詢。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響應稱,要求撤銷港股股票印花稅。至於A股方面,央廣資本眼採訪了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衆人指出,當前確有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必要性與空間。
一方面,減免證券交易印花稅可以明顯起到降低股市交易成本、活躍資本市場的作用。另一方面,財政部數據顯示,最近10年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比重均值不足1%,減免印花稅對財政負面影響微乎其微。
從歷史行情看,印花稅進行調整可能會比較明顯地起到活躍資本市場的作用。在最近四次印花稅調降之後,上證綜指成交量分別在當周最高上升71%、98%、114%以及 139%。銀河證券研報分析,這主要是因爲印花稅下降有助於降低投資者成本,從而有利於促進市場成交規模。
不過,稅率下調在短期內對市場有一定提振效應,但中長期影響或有限。歷史上7次下調印花稅後30個交易日,大盤有漲有跌,並未出現明顯的單邊上行趨勢。
往後看,市場對於印花稅的調整方案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見。
財稅審計專家劉志耕建議直接取消證券交易印花稅,給股市來一個最有力的提振。而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則表示,A股市場若調降印花稅,可以一次性將印花稅率從1‰調降至0.5‰,後續視情況可以逐步取消證券交易印花稅。此外,也可以考慮將印花稅作爲一種鼓勵長期投資的政策工具,區別持有期限徵收差別化印花稅率。
不過,目前而言,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否調整、如何調整都沒有官方消息。而未來不管是減是免,都面臨一個法律程序問題,同時關系到財政收入與資本市場的平衡,需要綜合考慮。因此,市場仍然需要等待明確政策落地。
03
“市場底”何時形成?
最後,回到A股市場。目前來看,市場在底部區間徘徊已久,何時能夠真正築底?
針對當前市場位置,華金證券最新研報指出,當前處於極度縮量到築底(悲觀預期)階段,扭轉的關鍵因素在於四點:政策、估值、基本面、流動性。結合歷史行情,從四個因素對於市場築底的影響來看,排序爲政策>估值>基本面>流動性。
首先,政策是扭轉悲觀預期的關鍵:在6次悲觀預期後市場开始築底反彈的行情中,均有強力的政策出台,如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2008年的“四萬億”、2012年的科技創新、2016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的鼓勵民營企業、2020年的特別國債。
其次,股市估值處於低位有利於市場出現築底反彈:歷史上5次A股築底時估值均處於歷史低位。
第三,盈利和經濟預期的改善對市場見底反彈有較強的催化作用:除2020年外,其余5次制造業PMI均有所回升,2012、2016、2020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均有所上升。
最後,流動性寬松與否對市場見底反彈的影響偏小。
更進一步,政策底之後,通常間隔1-3個月左右出現市場底,政策底出現後市場通常會迎來短期反彈,反彈結束再次回落主要源於外部風險或對經濟基本面的擔憂上升。
在“從政策底到市場底”的驅動因素上,外部衝擊>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力度>估值和情緒。基本面外的風險衝擊是影響政策底後形成市場底的關鍵因素;政策底後,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力度將加速市場底形成;估值情緒高低對於雙底區間的市場趨勢影響並不明顯。
具體策略上,華金證券認爲分爲兩個階段:第一,市場極度縮量向築底過渡期間,低估值穩定類行業(如金融、建築等)和產業趨勢上行的行業佔優。第二,築底到反彈期間,政策導向的行業和產業趨勢上行的行業佔優。
當前來看,根據歷史復盤經驗,在極度縮量後築底期間產業趨勢上行和低估值穩定類行業佔優。目前低估值穩定類主要是銀行、非銀、地產、交運等,產業趨勢上行的是 TMT。
後續來看,政策依然可能催生築底反彈,根據歷史經驗,政策導向和產業趨勢上行的行業可能偏強。目前政策導向指向的是券商、地產、消費,產業趨勢上行的是 TMT;此外,超跌的醫藥新能源築底後值得布局。
- End -
原文標題 : 剛剛,A股反攻!央媒罕見發聲
標題:剛剛,A股反攻!央媒罕見發聲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5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