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阿裏“清倉”全部持股
商湯科技表示“沒啥事”
【科技明說 | 熱點關注】
作爲國內AI領域的知名科技上市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業內人士的心。
然而,商湯科技的財報表現沒有出奇制勝,卻讓不少業內人士操碎了心。
財報顯示,商湯科技的經營虧損情況令業界“震驚”,在3月28日發布的2022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商湯科技年度總營收下滑明顯。2022年營業收入38.08億元,同比下滑18.97%;毛利25.42億元,毛利率達66.75%。持續經營業務的年度虧損淨額收窄至60.93億元,經調整後的淨虧損爲47億元左右。從2018年到2022年,商湯科技5年虧損總計高達437億元。
從具體業務劃分的板塊來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以及智能汽車四大業務板塊分別實現營收14.64億元、10.96億元、9.55億元以及2.92億元。其中,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分別同比增長了129.9%、58.9%,這應當是讓商湯科技看到了新的發展機會。
2021年12月30日商湯科技在港交所上市,目前最新的總市值爲609.1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60.4億元。但是要知道,當初2021年剛上市那年底,商湯科技總市值也差不多137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61億元。不到三年時間,總市值腰斬厲害,這說明了什么?大家不妨都想想看。
不管是誰,看到商湯科技的經營結果都會“五味雜陳”了吧,更何況是早期就投資領投了商湯科技6億美元的阿裏巴巴。
於是,從這個層面來分析,阿裏巴巴經過多次出售其持有商湯的股份,而今清倉減持,套現離場也是屬於正常情況。對於阿裏巴巴的該舉措,商湯科技表示對現有業務沒有影響。畢竟只是資本層面的投資合作,並非技術、產品、方案與服務層面的合作,阿裏巴巴的撤離自然不會影響商湯科技的日常業務。
再說了,2018年9月10日,軟銀中國已投資商湯科技10億美元,這筆數目比阿裏巴巴大多了,但軟銀中國是否會和阿裏巴巴一樣選擇“清倉”套現離場,這裏不方便做評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軟銀中國投資商湯科技,與阿裏巴巴投資商湯科技,兩者目的是否相同,值得深思。
對於商湯科技而言,阿裏巴巴只是一個重要的投資者,更換一個“接盤俠”或許另有所圖。不過,商湯科技到底圖什么呢?
成立於2014年的商湯科技,創始人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同時也是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Multimedia Laborato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的創建人。當時2001年7月創立該實驗室的時候,他還是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學系主任湯曉鷗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還是非常有名氣的,在2016年與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著名大學一道,入選世界十大人工智能先鋒實驗室。最早應用深度學習進行計算機視覺研究的華人團隊,被譽爲“計算機視覺界的黃埔軍校”。
而今商湯科技主要業務是計算機視覺技術以及深度學習算法,涵蓋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四大板塊,是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領域的算法提供商。商湯科技的核心團隊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博士、碩士等;另一部分則是來自微軟、谷歌、聯想、百度等相關領域的從業者。
2023年,是一個大模型元年。爲此,在這股洶湧澎湃的潮流席卷下,商湯科技也沒有躲過。
以視覺算法起家,商湯科技早在2019年起就布局了10億參數規模的視覺模型。
2023年4月10日,商湯科技相比業內科技公司算是比較早就發布了“日日新SenseNova”大模型,從此以後,大模型+大裝置成爲商湯科技的AGI核心战略。不僅如此,商湯科技也認定了大模型的長處在於能夠找到新的解法,幫助解決新問題,一旦新問題得以解決,那么就可以在狹窄的垂直行業領域產生大量數據,重新訓練小模型。
模型變小的趨勢,早已被國內的趨動科技CEO王鯤所看重。這也是包括商湯科技在內的不少AI創新公司所認同的新趨勢。在百模大战的狂飆之下,只是商湯科技是其中較早就重視軟硬件基礎設施的大模型相關AI廠商之一。
在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最終讓商湯科技在2023年2月25日,正式上线了SenseCore商湯大裝置AI雲。而長期打造成功的SenseCore商湯AI大裝置,是商湯科技打造的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全面構建物理空間數字化搜索引擎和推薦系統,可降低企業組織應用AI的門檻和成本,加速人工智能的規模化落地。
更直白一點說,SenseCore這個AI大裝置,在一定意義上,奠定了商湯科技的AI大模型基礎設施平台,不僅可以實現私有化的AI模型部署,也可以實現雲化的AI模型部署,成爲大模型的基石。
從另外一個側面來觀察,商湯科技相比其他大模型AI創新公司而言,更具有全面的AI战略布局與能力。談战略,可能都容易談及,但論能力,不一定都可以去實現战略真正落地。就這個意義上來講,阿明認爲商湯一點兒都“不虛”,即便阿裏“退票”了,絲毫不影響商湯科技既定的战略布局,既定的AI技術與方案研發與落地。
作爲AI領域的國內佼佼者,可以與商湯科技的名字相提並論的莫非另外三家,即: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
那么,在這裏,再說說另外三個“AI小龍”。
成立於2011年的曠視科技,是一家以機器視覺爲核心的人工智能企業,自主研發的視覺感知網絡、智能硬件、智能雲服務等產品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在公司業務定位上與商湯科技有些相似,但是卻有不同。
在面向大模型的相關技術創新上,似乎曠視科技MEGVII更注重平台構建,比如推出並發布了:开源深度學習框架曠視天元、AI算力平台Brain++ 、AI算法生產平台AI Service、移動端高效卷積神經網絡ShuffleNet等多項創新技術和產品。即便如此,但曠視科技更看重應用落地,其CTO唐文斌曾表示,應用落地是衡量大模型價值的唯一標准,曠視科技會從視覺大模型向通用多模態大模型進軍。AI雄心壯志可嘉,就看如何步步落地了。
另外,曠視科技在走IPO之路上,阿裏巴巴通過淘寶中國持有曠視科技14.33%股份,阿裏系合計持有29.41%的股份。從之前的招股書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曠視科技營收分別爲8.54億元、12.60億元、13.91億元、6.70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8億元、-66.43億元、-33.26億元、-18.65億元。
曠視科技業務分爲消費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板塊,以2020年營收計算,三大業務的營收佔比依次爲18.47%、65.82%、15.71%。
從這份之前業內盛傳的招股書透露出來的信息可見,曠視科技的經營虧損也是十分驚人的。2022與2023年的經營結果未見公开過,不知道後來的經營結果如何了?
成立於2012年9月的上海依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由朱瓏、林晨曦共同創立,也是國內AI科技公司創立時間相對較早的公司之一。但是,被業內人士評價爲: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依圖科技YITU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領域包括:智能安防、依圖醫療、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能硬件等。依圖科技也是國內比較早就开始做AI芯片,甚至有理想做自己的GPU的AI創新公司之一。
但從經營數據被業內透露的消息看,從2016年到2020年6月,依圖科技三年半取得總營收爲14.7億元,同期虧損72.9億元。在後來的發展中,又遭遇了一系列挑战與困難。特別是在2021年經歷了上市折戟、裁員、減薪後,依圖科技的發展情況淡出了媒體的視线。其中的故事,有機會我們再細細擺談擺談。
創立於2015年的雲從科技的出身根紅苗正,發源於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由周曦創立。它是一家專注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技術運用於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等重點行業市場。因爲出身正,所以走向行業AI應用的道路上,雲從科技Cloudwalk還是非常積極,也頗有建樹。
2022年5月,雲從科技完成科創板上市,成爲科創板首家AI平台公司。最新市值177.63億元。
作爲緊跟商湯科技之後就發布大模型的AI創新公司,雲從科技2023年5月正式發布大模型“從容”之後,就立刻應用於金融、政務、交通、能源、教育、醫療、文娛等行業領域,同時在智能制造等行業布局上投入比較大,這可能與其之前在工業行業領域有所積累分不开。
目前來看,雲從科技2022年營收規模僅爲5.26億元,同比下降51.06%;歸屬淨虧損8.69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6.32億元的虧損擴大37.46%。雖然營收規模不及商湯科技的七分之一,但雲從科技植根行業AI的發展战略,其未來發展潛力還是非常大。
由此可見,AI四小龍的發展此一時彼一時,彼此彼此。對於AI四小龍,阿明在這裏又簡單說了下情況,不知道你看後有何想法,也不妨空了評論評論,擺談擺談。
【全球存儲觀察 |全球雲觀察 |阿明觀察 |科技明說】專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數據說話,帶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復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原文標題 : 熱評國內AI四小龍:此一時彼一時,彼此彼此
標題:熱評國內AI四小龍:此一時彼一時,彼此彼此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