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政府意圖進一步升級對華芯片封鎖,限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芯片出口。
對此,《紐約時報》直言不諱地表示,“這是一種战爭行爲。”
中美之間的“硅幕”,是否已經落下?
(一)
毋庸諱言,美國在芯片行業上的“舉國來战”,已遠遠超出商業競爭的合法範疇,對於我國企業影響着實不小。
從短期來看,美國脅迫盟友所形成的產業鏈壟斷地位,中國尚沒有一招破敵的手段,只能花更長的時間從上下遊逐步攻克。
面對這個注定漫長的攻關過程,輿論場上出現不少悲觀主義論調。
有人認爲,美國已經對中國的芯片產業進行了“智子鎖死”,國產技術難以向上突破,只能在低端制程徘徊。
有人認爲,中國在芯片行業上起步晚、底子差,如今雖然奮起直追,但別國也在一路狂奔,其間的差距無法彌補。
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領先者就能永遠壟斷嗎?答案是否定的。
(二)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在芯片行業近70年的發展史中,沒有一家企業、一個國家始終處於浪潮之巔。你方唱罷我登場,無名小卒战勝巨人後又盛極而衰,這才是常態。正是激烈競爭中的此消彼長,不斷推進產業進步。
曾經,依靠設計、制造和封測,全產業鏈自己一手包辦的IDM模式和Tick-Tock生產策略,英特爾橫掃群雄,在2016年喫下80%的市場份額。然而,電腦CPU市場之上的無敵態勢,也讓英特爾船大難掉頭,連續在芯片制程、移動浪潮、圖形計算上錯失先機。
曾經,美國企業GCA在1961年制造出了第一台接觸式光刻機,革新芯片制造行業。然而,行業的壟斷地位很快令其忘乎所以,在服務和產品質量上固步自封,日本尼康後來居上,很快就將“前浪”掀翻在了沙灘上。而尼康在領先之後,同樣變得傲慢,先後在“浸潤式光刻”和“極紫外光源”兩項技術上落後,成就了今日荷蘭阿斯麥公司的行業領導地位。
曾經,日本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1989年佔據了世界存儲芯片市場53%的份額。但“技術封閉+標准封閉”的產業路线,無法與美國、韓國、中國參與的芯片全球大分工相抗衡,最終從半導體制造大國淪爲制造設備和材料供應國。
……
殷鑑不遠,可以看到,芯片行業是一個十分特殊的行業,它既是制造行業,需要巨額資金的投入,背負大量重資產;又類似服務業,需要迅速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否則便一失萬無;它既要通過一定強勢地位獲得超額利潤,進行研發和擴大再生產,又需要時刻存在強大的競爭對手,保持創業初心,防止患上“大公司病”;它既要攻克“自主可控”,形成市場競爭優勢,防止被“卡脖子”,又要“廣交天下友”,分享技術、專利和利潤,進行开放式創新。
(三)
近半個世紀以來,芯片產業之所以形成全球化模式,正是因爲這能讓相關國家和地區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稟賦參與到超長且高效的產業鏈協作中。這是最符合行業發展規律的方向。
而美國政府將芯片武器化,強行用行政命令分割一個“集衆家之所長所能”以追求極限的產業,無疑將拖慢產業發展效率,最終傷害自己。
同時,芯片是高科技產品,更是高科技商品。
放棄了中國這個世界第一大芯片消費市場,就約等於放棄了芯片豐富的應用場景。當美國公司失去來自市場的第一手反饋和开放包容的心態,也就更容易陷入“閉門造車”的歧路,在鼎盛時期出昏招,重蹈歷史上那些失敗者的覆轍。
可以說,美國所發動的“芯片战爭”,否定市場經濟,背棄產業規律,充斥着唯我獨尊、狹隘自大的霸凌作風,不僅將其霸權主義的本質展露得淋漓盡致,也埋下了“封閉-僵化-失敗”的禍根。
“美國試圖阻止中國研發芯片的努力是徒勞的。”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的採訪時,美國富豪比爾·蓋茨直言不諱。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市場,且不可替代。”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勳,不止一次對美國試圖擴大對華芯片限制表達反對。
面對華盛頓日趨極化的政治氛圍,來自企業行業的積極表達,或許很難有效阻止、扭轉目前美國政客對中國的打壓遏制。
但這起碼道出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道理——
全球化貿易下,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糾正錯誤讓芯片重回全球化秩序,這才是美國該走的路。
(四)
“丟掉幻想,准備鬥爭。”
事實上,無論美國在對華芯片政策的程度上、尺度上、節奏上、範圍上出現怎樣的變化,堅定不移走國產替代之路都已是中國社會的共識。
在封鎖中突圍,於打壓下超越,抱定堅定的信念是中國人一以貫之的行動哲學,也是中國芯片行業沒有被打倒的祕訣。
回望崢嶸歲月,面對百廢待興的新中國,謝希德、林蘭英、黃昆等人放棄外國的優渥待遇,克服重重阻礙回到祖國,在“向科學進軍”的號召下,組隊伍,進設備,籌實驗,爲中國芯片產業奠定基礎;
面對改革开放後中國半導體事業最窘迫的時光,張汝京等中國台灣半導體人才,憑借“我生下來就是中國人,就是希望中華民族強盛,沒什么道理可講”的信念來到大陸建廠,爲今天中國芯片產業鏈打下半壁江山;
“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80多歲仍奮战在科研一线。團隊成員曾勸她“把把關就好,別親自幹了”,黃老脫口而出:“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是匍匐在地,擦幹祖國身上的恥辱。”
審視新中國芯片研發之路,經歷過波折,經歷過暗淡,經歷過狂喜,經歷過失望,這條路並不平坦,可總有人懷着家國情懷,在這條路上披荊斬棘。
(五)
擡頭向前,已經能夠看到依稀的曙光。
很多人都相信,中國芯片產業站上世界之巔,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我們把視角拉長、拉寬,什么時候當一個國家無比重視並孜孜不倦鑽研核心技術的時候,就是這個國家心氣十足、蓬勃向上的時期。
中國人從來就有打逆風球、走上坡路的意志和能力。
比“造芯”更難的時候都走過來了,葆有這樣一股子韌勁和耐心,中國芯片定能乘風破浪,贏得屬於我們的星辰大海。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評論員 鮑南
流程編輯:u028
標題:美國“硅幕”,真能“鎖死”我們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