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升的陽光灑入小窗
車水馬龍聲漸漸清晰
此時此刻,不少天津人正糾結於清晨第一道“選擇題”——
今天早上喫點嘛?
市民、遊客正在天津喫早點。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天津是個熱愛美食的城市
從當地人掛在嘴邊的老話兒——“當當喫海貨,不算不會過”
就足可見其對美食的“執念”之深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作爲一日之始
“喫好早餐”更是天津人心目中的大事之一
鍋巴菜、老豆腐、面茶、茶湯、菱角湯
卷圈、炸糕、糕幹、牛肉餅、油條、煎餅果子……
在天津,早餐“報菜名”也能來一段貫口
單說“果子”這一項,就有果篦、糖皮兒、雞蛋果子等好多種
住上一個月,早餐都不用擔心重樣
甜味鹹味,包含人生百味
南來北往,總能撫慰人心
在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歡慶西胡同,商家在制作天津老味茶湯。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
陸通南北、水貫東西的天津地理位置優越
自古就是我國北方的商貿中心之一
通達便利的交通、繁忙運轉的碼頭、悠長的民俗歷史
都影響着、塑造着津城多元交融、兼收並蓄的美食文化
提起天津“早點好”,不少人最認西北角
這兒的早點主打“量大實惠,喫着舒坦”
西北角坐落於天津市紅橋區
因地處天津老城廂西北一隅而得名
區域內有245家商戶,其中225戶從事的是食品經營這一行
在天津市紅橋區西關大街,一家早點鋪經營者在制作炸糕。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小小推車,簡單門面
一位位“身懷絕技”的“大師傅”就隱於不起眼的街巷之間
雖然風格低調,但他們做出的美食卻讓人交口稱贊
能把店面开在這兒
證明已經通過了幾代“哏兒都”人的“考驗”
漫步於此,錯個身就可能邂逅“百年老店”
作爲天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
劉宇順家裏五代人從事煎餅果子制作已有110余年
從走街串巷、擺攤經營到如今擁有了幹淨整潔的店鋪
“粉絲”越來越多,但幾代店主初心未變
選材、晾曬、制醬、打漿、烹炸……
制作一套煎餅果子要經歷不止72道工序
劉宇順說,做早點是個“勤行”
爲了讓大家喫得熱乎舒心
一家人常常從凌晨5點忙活到晚上12點
糕幹制作人王鳳強的店面开在“美食街”內
細膩綿軟的豆沙餡兒、酸甜可口的紅果鴛鴦餡兒
咬上一口米香濃鬱、溫潤松軟
仿佛時光倒流,回到童年
有的“老主顧”一大早就守在店門口
還有的“新朋友”跨越百裏來“尋味”
位於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的一家糕幹門店。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從1938年起,王鳳強祖上幾輩人一直守着西北角
將糕幹制作的“小生意”傳承發展爲備受歡迎的“津門老字號”
糕幹需要現做現賣
爲了不讓顧客排隊等候太久
王鳳強每天凌晨兩三點就要起牀准備
但他說,只要看到顧客挑起的大拇指和回味時滿足的笑容
自己就好像忘記了身上的疲憊
距天津西站僅幾公裏的美食圈
成了京津冀地區不少遊客的周末“打卡地”
日均往來遊客1到2萬人次
人們在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一家早點鋪前排隊購买早點。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爲了讓市民遊客“喫好玩好”
紅橋區打造了“西北角特色美食地圖”
美食坐標、進出位置、緊急避難場所等一目了然
鈴鐺閣社區黨委副書記任翠蓉說,街區路邊還新增了休闲座椅、移動洗手間
區內公安、消防、市場監管、志愿服務等隊伍也緊密聯動
共同保障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周邊秩序
以安心又暖心的環境迎接八方賓客、遠親近鄰
在天津市紅橋區西北角,人們走過入口處的美食導覽圖。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時光流轉,老味不變
這裏沒有豪華的門面
只有經過歲月沉澱的牌匾
這裏是“探店神地”,是“碳水商圈”
更是老天津的人間“煙火氣”
是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松弛感”的體現
“花樣百變”的天津早餐,你最想pick哪一款?
記者:劉惟真
攝影:孫凡越
編輯:李依倫 張鐸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天津分社
聯合出品
標題:來天津,帶你打卡“不重樣”的早點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