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矽智能兩年巨虧超25億,AI制藥的炒作噱頭與雙刃劍風險

2023-07-10 18:41:23    編輯: robot
導讀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張楠  近日,英矽智能遞表港交所。市場掀起了一場“AI制藥是真進步還是炒熱點”的討論。 英矽智能在國內的運營主體有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英矽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等...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張楠

 近日,英矽智能遞表港交所。市場掀起了一場“AI制藥是真進步還是炒熱點”的討論。 英矽智能在國內的運營主體有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英矽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等。 

01

AI制藥目前更像噱頭

 英矽智能是一家AI生物科技公司,利用專有Pharma.AI平台,橫跨生物、化學及臨牀开發領域,加速新藥的發現與开發過程。公司認爲,其生成式AI平台幫助公司快速有效地推進主要由新候選藥物組成的完全自主設計、研發的AIDD管线。 一般而言,支持AI制藥的聲音認爲,AI可幫助研究人員識別新藥靶點、設計新藥及預測藥物療效及毒性,從而減少與藥物發現及开發相關的時間及成本。

另外,通過分析大量數據,AI可創造新的形式、生成生物標志物及治療靶點、識別新候選藥物、設計臨牀試驗,並引領新藥开發及重新利用。 近年,有關AI能夠做什么、能夠替代什么的討論鋪天蓋地。而每一次AI走向熱搜,給予其的理論支持都總是看起來很飽滿。但最起碼從目前來看,支持AI的理論還遠遠多於最後實際落地的實證。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一針見血的指出,所謂AI制藥看起來更像是炒作概念的噱頭,AI雖然是目前最熱門的概念,但是畢竟制藥關系人的健康甚至是生命,AI制藥是否成熟、可靠仍有極大不確定性。 有時候對二級市場來說,業務和估值是兩回事。AI、制藥、資本市場,英矽智能的背後仿佛有三個風口助其上升。即便如此,英矽智能的前路走的也並不輕松。 

沈萌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如果是利用AI熱度來衝擊資本市場,那么時間窗口有限,必然要趁着概念熱度還沒降溫抓緊機會。從公司角度,必然是看重AI熱度對估值的影響,否則不會將自身定位爲所謂的AI制藥企業。 

02

警惕人工智能雙刃劍

 盡管自身堅信AI制藥未來的潛力,但英矽智能也不得不面臨其所帶來的困擾。 比如,AI制藥需要收集、匯總、處理並分析藥物發現活動的數據及資料,並預期日後持續做這一項工作。

但是由於AI驅動的藥物研發服務行業的數據源分散、格式不一致且往往不完整,因此醫療行業收集或可得的數據的整體質量通常會受到質疑,已知或未知的數據缺失或遺漏的程度或數量可能屬重大,招股書中就提到,在監測和審計數據質量時經常發現數據問題及錯誤。 

可以想象,本身AI制藥就尚處在獲取市場信任的階段,若是企業在獲取、輸入或分析數據時出錯,其提供高質量藥物研發服務或推動开發候選藥物的能力可能受到損害,而相應的,公司的業務、前景及聲譽亦可能受損。

 英矽智能提到,長遠而言,公司預期積極獲取所需的監管批文以开發及商業化仍在开發的資產,爲此公司預期管理數據並將其提交予相關部門。日後該等過程及提交的內容將受到復雜的數據處理及驗證政策及法規管治。 

即使存在該等政策及法規,英矽智能在未來臨牀試驗中不時宣布或發布的臨時、重要或初步數據可能會隨着更多患者數據的出現而改變,並且須遵守可能會導致最終數據產生重大變動的審核及驗證程序,於此情況下,公司可能要對因爲健康資料或其他數據的存儲、處理、提交、交付或顯示出現錯誤或差錯而遭受負面影響的客戶或政府機構承擔賠償責任。 

03

連續虧損之下與競爭對手賽跑

 除了來自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英矽智能也有一些當下的源於報表的壓力。2021年及2022年,英矽智能分別實現營收471.3萬美元及3014.7萬美元,同期錄得1.31億美元及2.22億美元的虧損,折合人民幣總虧損金額合計達25.49億元。 很顯然,兩年虧損已經20多億的英矽智能,尚不能更直觀的向市場展現出AI制藥更節省成本。不過公司的研發管线的確不少,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已有包括針對29個藥物靶點的31個項目,涵蓋纖維化、腫瘤、免疫學及其他治療領域。 

與此同時,公司研發开支也由2021年的3850萬美元增至2022年的7820萬美元。主要是由於支付予CRO及CDMO的第三方訂約成本增加,以及管线擴張令勞工成本增加。 英矽智能的核心產品ISM001-055旨在治療IPF,其爲一種肺部慢性疾病。IPF的誘發因素包括年齡、吸煙、職業(採礦、農業及建築)及接受癌症治療。不幸的是,目前缺乏針對纖維化發病機理的治療策略,使纖維化成爲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全球IPF的新增病例數目2017年爲53.4萬例,2021年爲57.5萬例。

2021年,全球IPF藥物市場爲33億美元,對比英矽智能2021年1.31億美元的虧損,ISM001-055未來能爲公司帶來的經濟方面的效益還有待觀察。 市場規模小,但參與者卻不少。

目前已經有兩種藥物獲批准用於治療IPF,分別是羅氏(Roche)/Genentech的吡非尼酮(pirfenidone)及勃林格殷格翰的尼達尼布(nintedanib),且二者均於2014年初便次獲批。

除此之外,還有七款正在處於开發階段的IPF藥物。 從時間對比,廣東衆生睿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試驗發布時間爲2021年10月,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爲2021年6月,Pliant Therapeutics, Inc.爲2020年3月,Horizon Therapeutics Ireland DAC爲2021年8月,英矽智能則爲2023年4月。 雖然試驗發布的時間早晚並不代表產品落地的先後,且畢竟AI制藥標榜的優勢之一就是時間成本和效率。

但無論怎樣研發出的藥物,最後面向的群體是一樣的,所以在過程中因AI更受關注的英矽智能,最終也同樣需要和傳統藥企一樣,面臨療效、安全性等多重方面的考驗。(港灣財經出品)

       原文標題 : 英矽智能兩年巨虧超25億,AI制藥的炒作噱頭與雙刃劍風險



標題:英矽智能兩年巨虧超25億,AI制藥的炒作噱頭與雙刃劍風險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600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