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倒下的真相:誰殺死了“味精大王”?

2023-06-20 18:10:29    編輯: robot
導讀 來源:深氪新消費 作者|沐九九 誰還記得蓮花味精? 作爲一代“味精大王”,蓮花味精巔峰時期年產量高達12萬噸,產值22.3億元,僅國內市場就佔據43.4%的市場份額。即使放眼全球,其單廠味精產量也是...

來源:深氪新消費

作者|沐九九

誰還記得蓮花味精?

作爲一代“味精大王”,蓮花味精巔峰時期年產量高達12萬噸,產值22.3億元,僅國內市場就佔據43.4%的市場份額。即使放眼全球,其單廠味精產量也是位居世界第一,3年更是出口10萬噸,已然稱得上國產品牌之驕傲。

但近年來,不僅市場上難尋蓮花味精的蹤影,就連公司也不得不走上賣商標,以收購化危機、促增長的局面。

自3月起,蓮花健康公司便啓動了收購自嗨鍋的業務,擬以3-6億元現金,收購杭州金羚羊不低於20%股權。然而時隔3個月,這項收購依然沒有進展。

從民族驕傲到跨界求生,味精大王真的沒落了。

一路光輝造就“味精大王”

1907年,一位日本人意外從海帶中提取出“味之素”,將其放入菜品中能讓食物味道更鮮美,這便是味精的由來。

八十年代之後,味精开始傳入中國。由於味道鮮美,味精一進入中國便出現了幾何式增長。1983年,看中了味精這塊市場的周口國營味精廠(蓮花味精廠前身)在河南省周口市項城縣开業。

成立初期,工廠一窮二白,資金、技術、人才均跟不上,就連廠長還是將當時項城飴糖廠廠長李懷清調任過來的。

不過,作爲第一任“掌門人”,李懷清一出手就表現出非凡的魄力:不僅發動全場員工自籌資金62萬元,用來擴建廠房、招攬人才,還率先從國外引進先進生產設備。

隨後,在“能用舊的不用新的”“能自制就不購”的原則下,味精廠迅速進行改造擴建。不出半年時間,工廠產能就擴大到了1000噸,而在三班倒和四班倒工作制度的實施下,蓮花味精生產效率更是大幅提高。

由於市場需求量大,僅建廠一年,蓮花味精就創造了產銷400噸的喜人業績,並在之後一路飆漲。

到1994年的時候,蓮花味精的年產量已經達到10萬噸,成爲“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幾年後,蓮花味精又以12萬噸的年產量位居世界首位,其產值也由最初的945萬元增長至22.3億元,足足增長了236倍。

這期間,由於蓮花味精勢頭強勁,不僅快速成長爲當地的經濟支柱,還直接助力項城在1993年完成撤縣設市,向前邁進一大步。

也正因如此,蓮花味精在項城當地頗受歡迎,而李懷清也被當選爲全國勞模,不僅受邀進京參加國慶觀禮,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即使在縣裏的會議上,也能輕易打斷縣委書記的講話,而後詼諧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而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能進蓮花味精廠工作,也是一件讓全家光榮的事。

據了解,90年代蓮花味精开放招工指標的時候,哪怕一萬多塊錢一個名額,也有不少人砸鍋賣鐵地往裏進,只爲擠破腦袋搶下大衆眼裏的“鐵飯碗”。

畢竟,在當時工資普遍不高的年代,蓮花味精的工人每個月能拿80-90元的工資,已經遠勝於很多工廠了。

帶着無限榮光,蓮花味精於1998年6月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正式成爲“味精第一股”。

在上市後幾年,尤其是金融危機期間,蓮花味精的耐力和抗壓力極強。

其時,東南亞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國內,大批走私味精开始進入中國並大打價格战。在此基礎上,蓮花味精不僅沒有被價格战吞噬,反而實現高營收。根據財報顯示,1996年-1998年,蓮花味精分別實現淨利潤5500萬元、1億元、1.2億元。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扛住了金融危機入侵的蓮花味精,在短短幾年就遭受重創,並就此衰落下去。

蓮花虧損難續昔日榮光

2003年,蓮花味精迎來上市首虧,全年淨虧損1.45億元。

此後多年,蓮花味精的業績一直不穩定,尤其在2010年以後,其淨利潤的變化更是呈現出規律性的波動,即一年虧損一年盈利。更有趣的是,其盈利一般在兩三千萬元之間,而虧損則動輒三五個億。

而翻閱年報可以發現,在蓮花味精扭虧的年份,大額政府補助和債務重組利得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國產品牌之光到需要補貼救助,蓮花味精究竟怎么了?

對於蓮花味精的虧損和沒落,外界很大程度上將其歸結爲“味精致癌論”“味精會掉發甚至是變笨”等觀點導致的消費者轉移。

然而這種觀點自味精產生時起,便不絕於耳。

早在196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在該文章中,作者稱自己是一名在美華裔,並描述稱每次在喫中餐之後的15到20分鐘,自己就會出現後頸麻木的現象,並逐漸擴散到雙臂和後背,大概持續兩個小時左右。對此,他認爲該症狀是由於中餐館喜歡使用味精所致。

文章發布後,很快引發了世界性的味精恐慌,並逐漸成爲後來味精謠言的基礎。

然而根據後來專家指出,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雖然加熱到120℃ 以上時會產生焦谷氨酸鈉,但其對人體是安全的,毒性極低,且不會“致癌”。而在多年前FDA更是早已將味精劃入公認安全的產品/成分。

且不論大衆對事實依據的論斷正確與否,將大衆認知與蓮花味精下滑直接相聯本身就存在悖論。

一方面,味精謠言很久之前就存在,那蓮花味精在2003年之前是如何做大規模的?

另一方面,如果味精要言論真有影響,在蓮花味精每況愈下時,一樣做味精的梅花生物、阜豐集團又怎么做到蒸蒸日上,甚至讓阜豐集團脫穎而出成爲全球最大味精生產商的?

對於這些疑問,或許能在蓮花味精自身經營上找到答案。

多次易主“味精大王”不安

進入21世紀後,已經在味精領域站穩腳跟的蓮花味精开始向多元化發展,並相繼進行了保健品、礦泉水、皮革及制品、復合肥等多個領域的投資。可惜到最後,這些項目大多以失敗告終,有的甚至還背上了官司。

新項目胎死腹中,而另一邊主營業務也因多年發展進入飽和狀態。

根據中國發酵工業協會味精分會2003年公布的一組數據,1992年-2001年的十年間,我國味精產量從34萬噸增長到91.29萬噸,翻了將近3倍。

然而消費者需求不會隨着產量翻倍而增加,味精行業逐漸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比如據數據統計,在後期經歷三輪整合後,在2016年中國味精產量仍達230萬噸,高出實際需求大約80萬噸左右。

而業務觸頂之下,蓮花味精不僅沒有升級創新,反而投入重金加大產能,在2000年-2003年先後投入7個億,來引進新設備,研發“用小麥替代玉米作爲味精原料”的新技術。

但在項目運行初期,由於未能及時解決澱粉利用問題,2003年,用玉米作原料的味精生產线已經停工,而用小麥生產味精的設備未能達產,造成當年產量急劇下滑,營收亦出現大幅下滑。

屋漏偏逢連夜雨,多重壓力之下,蓮花味精又陷入股東挪用資金、拖欠工人工資等醜聞。

2004年5月,在公布上一年業績不久後,蓮花味精流通股股東李凱以蓮花集團佔用上市公司巨額資金並構成對其本人及全體流通股股東的侵權行爲爲由,將蓮花味精及控股股東蓮花集團一同告上了法庭。

後經證監會查處發現,蓮花味精確存在大股東巨額佔款的問題,截止2003年8月31日,蓮花集團佔用了蓮花味精8.58億元的資金。

與此同時,蓮花味精內部問題也逐一被揭露,比如拖欠工人工資、職工集資款、養老保險;向外單位私接水電,折款高達3000多萬元……

危機存亡之際,項城市政府緊急出手,成立了蓮花國資監管、清欠、改制三個領導小組,對其進行調查及清退。

這期間,不少外地企業伸出了“橄欖枝”,表示重組蓮花味精的意愿,但在多重因素影響下,最終都不了了之。

幾經輾轉,到2006年,河南省財經廳所屬的農开公司入局成爲蓮花味精的第一大股東。可惜從後來的業績來看,前者依舊沒能挽回蓮花味精的頹勢。

幾年後,蓮花味精再被出手。2014年,浙江浙江睿康投資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夏建統以 3.74 億元拿到了蓮花味精10.36%股權,成爲新一任實控人。

夏建統一入公司就將“蓮花味精”改名爲“蓮花健康”,企圖用火熱的大健康概念重整旗鼓。然而在後來的實際操作中,夏建統也無非是重走多元化的老路,並因此置蓮花健康於水火之中。

而此後多次易主,蓮花健康一直在艱難前行。

結語

在復合調味料越來越受歡迎的當下,盡管蓮花健康也在布局雞精等業務,但經過多年折騰,其終究離主流市場越來越遠了。

細數上次這個味精大王被關注,還是因2021年拍賣24枚“蓮花”相關商標的時候。

這樣一來,蓮花健康擬收購近年來時興的自嗨鍋業務就不奇怪了。

而在最近發布的調研情況中,蓮花健康公司亦對收購“自嗨鍋”作了合理性說明。

蓮花健康稱,杭州金羚羊公司主營的自熱食品等方便食品近年來成長速度較快,未來成長空間相對較大,因此具有較高的估值水平,符合一般商業慣例和估值慣例,總體具有合理性。

但對於蓮花健康能否喫下自嗨鍋業務,以及自嗨鍋能否促進蓮花公司業績增長,當下看來仍然存疑。

而對於這個昔日味精大王的走向,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資料:

《誰殺死了“味精大王”?》

《“味精大王”大敗局》

《“味精大王”蓮花健康斬不斷煩惱絲》

《曾是 “味精世界第一大廠”,如今變賣商標!蓮花真的“凋謝”了》



標題:巨頭倒下的真相:誰殺死了“味精大王”?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751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