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早期宇宙星系如何形成的認知正被重塑。隨著韋伯太空望遠鏡將目光投向遙遠宇宙,一組國際團隊發現大爆炸後僅 10 億年就出現 3 個質量驚人的星系,恆星數量與當今銀河系相當,直指這些星系增長速度比之前想像還快許多。
Lambda-CDM 模型預測,由於看不見的暗物質提供額外重力,能協助將宇宙最早的恆星與星系聚集在一起,解釋早期宇宙許多小星系如何一步一步組裝成越來越大結構的星系,而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後,天文學家預期我們應該能看到這些前身小星系。
多數目標符合該模型,但當日內瓦大學領導的國際團隊分析韋伯望遠鏡發回的 FRESCO 巡天數據,驚訝發現宇宙誕生最初 10 億年就存在 3 個「怪物」超大質量星系,它們極度巨大且明亮,恆星數量已與當今銀河系大致相同,星系總質量高達太陽 1,000 億倍,挑戰長期以來超大質量星系必須花更長時間才能形成的觀念。
根據標準星系形成模型,星系最初主要由暗物質和氣體組成,且最多僅 20% 氣體會轉化為恆星,但新發現的巨大星系形成新恆星速度幾乎是其他低質量星系 2 倍,或者說短短幾億年就幾乎把所有氣體都變成恆星,不知何故,它們將氣體轉為恆星的效率快得令人難以置信。
這項發現與標準宇宙學模型並無衝突,只是提出早期宇宙如何形成巨大星系的新思考方向,目前模型可能需考慮存在不同過程,允許某些大質量星系更有效孕育恆星,團隊下一步將利用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對這些怪物星系進一步觀測。
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首圖來源:)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標題:早期宇宙發現 3 個巨大「怪物」星系,質量與當今銀河系相當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4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