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什么是“陪伴”?
“陪伴”有多個層次。最狹義的“陪伴”是在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但稍微放寬一些,寵物、植物甚至是家具也會讓我們有“得到了陪伴”的感覺。
人們普遍渴求陪伴:有調查顯示,被調查人員中僅有4.6%的人認爲自己的陪伴需求都被滿足了,剩下大部分人群都面臨着各種各樣的社交困境。而且,大家對於AI陪伴總體抱着好奇與开放的心態:98%的人會考慮選擇使用AI陪伴去彌補平日未被滿足的社交困境。
01
在AI能力越來越強大的今天,上述不同層次的陪伴,AI都可以不同深度地參與,甚至有不少人开始談“AI男友/女友”。
有網友表示,無論是虛擬故事角色,還是AI男友/女友,都可以迅速重塑自己幻想中完美的“他者”形象,並在個性化的互動中獲得“被取悅”的滿足。也許,虛擬陪伴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體現了當下社會對即時、安全和無負擔陪伴需求的變化。
虛擬陪伴的這些特點,在短期內會滿足一部分群體未能滿足的陪伴需求,對一些問題起到緩解作用。
一是緩解孤獨。據相關普查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孤獨症患者已超1300萬人,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虛擬陪伴的出現,或許能夠降低人的孤獨感,提供生活幫手和情感陪伴的雙重功能。二是提供心理支持。對於那些需要心理疏導的人群,AI陪伴也能起到一定的情感支持作用。此外,對於特殊群體(如老人和兒童),AI陪伴也能夠減輕家庭在贍養和教育方面的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此類產品能夠打動目標用戶群體,是有機會創造客觀商業價值的。
02
然而,當前的虛擬陪伴大多還停留在淺層的互動上,滿足的是即時的情感需求。隨着技術的發展,真正的挑战在於如何讓AI具備深度情感理解的能力,成爲能夠長期陪伴我們的存在。
這就要求AI不僅要有“快思考”(瞬時響應)的能力,還需要有能調取長期記憶進行“慢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近期,不少AI模型也是在這條路上做探索,通過思維鏈(CoT)的方式讓模型“更多思考”。
要讓AI從一個單純的工具,演變爲真正的情感夥伴,關鍵在於其是否能夠掌握長期記憶、主動情感反饋等核心能力。例如科幻電影《Her》中所展現的,讓AI能夠“看到”和“聽到”,因爲只有能感知,AI才能判斷當下在什么場合,適合做出哪些行爲。
虛擬陪伴的未來,遠不止於簡單的互動。它有可能成爲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成員。這樣的前景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人與機器之間的關系,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位新成員。
這不僅僅關乎AI技術的發展,更關乎我們如何適應這種新型的陪伴方式,以及如何處理隨之而來的社會與倫理挑战。比如,人類是否能夠平等對待家中的AI成員?又或者,人與AI之間的情感聯結,是否會進一步擠佔真實的人際交往空間?
03
當“AI陪伴”一步步深入我們的生活,同樣也會產生一些社會問題。這就和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類似:我們在享受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着信息過載、內容碎片化、社交虛擬化、過度依賴等種種社會問題。
長期來看,AI陪伴的最大風險在於人與人的社交瓦解。
例如,微信是以人爲節點的無中心網絡,信息在人與人之間分發,這個狀態下,是人組成了網絡;短視頻則是以AI推薦引擎爲中心,這種情況下,用戶所觸及到的信息其實隱含了平台的利益(提升時長與廣告變現),於是便產生了“信息繭房”和“過度依賴”的問題。不過此時,內容本身仍然是用戶生產的。而在“AI陪伴”的模式下,AI本身成了網絡的唯一中心,內容本身都是由AI生成。
可以說,AI就是網絡本身。人們直接與AI角色連接,不再需要人與人之間的直接連接。如果此時過度依賴虛擬陪伴,人們很可能會逐步迷失在AI打造的“溫柔鄉”中,影響到人在現實世界的人際關系。
此外,恣意發展的AI陪伴還可能催化人性的黑暗面,一些網絡暴力行爲有可能遷移到現實生活之中,成爲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但以上這些問題並非完全無解。因爲“AI陪伴”還是個剛冒頭的新興賽道,早期產品並沒有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真正好的產品應該從用戶本身的長期需求出發,而不僅僅是短期變現。
真正做到“以人爲本”,一種方式就是要讓模型能夠實現與人類的共同成長,這種成長不僅僅是數據的積累、技術上的迭代更新,更是在理解、適應和促進人類需求方面的深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不能把責任都推卸到外部,個體和群體的自我反思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科技向善的不二法門。
來源:北京網友說作者: 白惠天
海量資訊、精准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標題:北京網友說 | 虛擬陪伴,我們准備好了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43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