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協主席常昊:圍棋國際化需要歐美棋手更強大

2024-11-09 18:20:36    編輯: robot
導讀   文章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王鏡宇、王浩宇)南洋杯世界圍棋大師賽日前在成都舉行期間,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暢談與圍棋發展有關的一些話題。   歐美需培育...

  文章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王鏡宇、王浩宇)南洋杯世界圍棋大師賽日前在成都舉行期間,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暢談與圍棋發展有關的一些話題。

  歐美需培育圍棋土壤

  與其他賽事相比,由中國圍棋協會和新加坡圍棋協會聯合主辦的南洋杯世界圍棋大師賽給東南亞地區棋手的參賽名額相對較多,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各有一位棋手參賽,此外歐洲和北美也各有一個名額。盡管如此,中國隊、韓國隊和日本隊仍然佔據了較多名額。在32位參賽棋手中,算上外卡選手中國隊共有13人參賽,韓國隊和日本隊分別有6人和5人。

  中國圍棋協會主席常昊

  既然是世界棋战,未來有沒有可能進一步增強代表性、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棋手有機會參加最高水平角逐?

  常昊對此回應說,中國圍棋協會有這方面的考慮,未來會進行探討和評估。如果採用類似世界錦標賽的形式,像中、日、韓這樣的強隊有兩人參賽,其他隊伍各派1人參賽,這樣非傳統圍棋強隊就有機會取得一些好成績。與此同時,也要想辦法幫助歐美、東南亞等地的棋手提高實力,從而確保比賽的競爭性和懸念。

  據常昊介紹,自2014年以來,業內熱心人士、葛玉宏圍棋道場以及對圍棋發展非常重視的浙江衢州做了很多努力,他們每年邀請部分歐洲青少年棋手免費來華訓練,10年來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不過,歐美棋手競技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這項工作仍需長期堅持。

  常昊認爲,除了幫助國外選手提高水平之外,還需要設法增加賽事供給、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他說:“我們希望有更多海外的公司來支持圍棋賽事。不見得要花很多錢辦高獎金的比賽,可以花幾十萬元或者提供一些獎品辦一個比賽。假如把歐洲當成一個整體的話,如果平均每個月能有一項賽事,那裏的圍棋土壤就能被慢慢地培育起來。圍棋土壤深厚了,喜歡圍棋的青少年多了,未來出現高手的可能性就大了。”

  職業比賽和業余比賽需統籌發展

  常昊表示,當今中國圍棋的發展挑战和機遇並存。一方面,國內的職業和業余比賽都比以前豐富。另一方面,叫得響的賽事品牌仍然缺乏,業余比賽也存在同質化現象。

  “我們現在舉辦的世界比賽和國內比賽的數量都比20年前多,但是感覺賽事影響力越來越小。除了個別棋手——比如柯潔之外,現在的優秀棋手很難‘出圈’。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每年把這些比賽辦下來,而要認真思考怎么能更好地打造賽事品牌,這樣才能留住舊的贊助商、吸引新的贊助商。”

  在常昊看來,國內現有的業余比賽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問題,一是同質化的比賽太多,二是錦標色彩偏重。

  “我覺得業余比賽的獎金可以有一些,但不能太高,辦賽的宗旨應該是讓更多人體會到圍棋的樂趣。現在的業余比賽也有點競技化,比來比去只是少數業余7段、8段有實力獲得獎金,絕大部分的業余棋友特別是成年棋友參賽的體驗感、獲得感可能不夠。以後我們考慮對全國性的業余比賽進行一些引導,不要設太高的獎金,以獎品爲主,或者跟當地旅遊結合發放一些旅遊優惠券等。”

  目前,國內的職業和業余圍棋賽事出現了一種“倒掛”的現象。因爲大部分職業棋战的參賽名額有限,有些剛入段或者低段位的職業棋手面臨參賽機會少、收入低、難以靠比賽養活自己的窘境。與此同時,少部分業余高手可以在大量的業余賽事中贏取較高的獎金,反倒是以下棋爲生。

  常昊表示,未來希望對國內的職業和業余賽事進行更好的統籌和整合,大致有兩種思路。

  “第一種是將所有的賽事分級分類,不分職業和業余,水平越高的比賽獎金越高,只要達到相應的等級分標准就可以參加相應級別的比賽。第二種是還分職業、業余,但是業余比賽不能有獎金或者只能有少量獎金,要不然現在‘倒掛’很嚴重,衝段棋手定段成功之後,比賽和收入反而減少了。如果用第二種方法,我們也考慮在職業棋手定段之後設立一個兩年的‘緩衝期’,在‘緩衝期’內他可以繼續參加業余比賽。之所以這么設計,是因爲剛入段的幾年是職業棋手最‘虛弱’的時候,實力和比賽機會都不夠,經濟上的壓力比較大。”

  常昊認爲,從常理來講,賽事分級分類的方法更好。但是,由於一些歷史悠久、分量重的國內賽事獎金相對沒那么高,對類似賽事的定級還需要綜合考慮。

  “中國圍棋協會是整個行業的引領者,不能所有人每天忙着辦賽。對於一些成熟的比賽,我們可以更好地發揮地方協會的作用。中國圍棋協會需要制定出好的規則和整體規劃,並通過市場調研予以實施,讓好的想法落地。以賽事分級分類爲例,我們需要考慮怎樣設計更加合理,不同類別和級別的賽事大概的數量、容量等問題。”

  圍棋進校園要服務好三類人

  常昊說,得益於前輩們的努力,中國圍棋現在的發展形勢還不錯,據估算每年學棋的人口在200萬左右,巔峰時曾達到每年300萬左右。不過,就少兒培訓而言,圍棋也面臨着與足球、籃球、遊泳、乒乓球、羽毛球等運動類項目以及鋼琴、舞蹈等藝術類項目的競爭,畢竟家長和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另外,現在國內出生率下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也給圍棋項目的普及帶來了變數,如何保持和提高學棋的青少年人口將是一個挑战。

  6月1日,小棋手在北京陶然亭公園與圍棋愛好者對弈交流。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就拿圍棋進校園來說,我們有沒有這方面的人才?怎么能提高接觸圍棋的孩子的‘轉化率’?其實,通過課後學習和校本課程接觸圍棋的人蠻多的,每年可能有上千萬。但是,你怎么能夠讓他喜歡上圍棋?剛开始學圍棋是有點枯燥的。如果沒有好的老師、適合的教材,可能效果沒那么好。在圍棋普及的時候,我們要稍微淡化一下競技色彩,把文化的、故事的內容加上去。”

  常昊認爲,圍棋進校園需要服務好三類人。第一類是當地教育部門的管理者和學校校長,他們對圍棋的認識與圍棋進校園的力度直接相關。第二類是家長,他們覺得圍棋是一個有益的項目就會讓孩子學。第三類是孩子本人。

  “根據我的體會,像我這樣從小就特別喜歡圍棋的人和特別討厭圍棋的人都是少數,就像是橄欖的兩頭,而大多數人集中在橄欖的中間部位。對大多數人而言,你讓他學圍棋他就學,不學了他也無所謂。正因如此,老師和學棋的氛圍特別重要。如果有好的氛圍和好的老師,小朋友就會學下去,堅持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

  常昊在採訪中還表示,圍棋從業者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現在總體發展形勢不錯,做一些改革和體系性的建設會比較從容。如果等到以後項目出現滑坡,或者像日本現在這樣學棋人口大幅下滑,再想改變就更難了。



標題:圍協主席常昊:圍棋國際化需要歐美棋手更強大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4279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