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城”遇上“年輕的館”,頂流是這樣煉成的

2024-08-18 18:50:56    編輯: robot
導讀   【編者按】   一座年輕的城,正在成爲一群年輕人的城。   8月20日,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將迎來掛牌五周年。五年來,臨港聚焦开放、創新兩大使命,全力擔負國家改革开放試驗田和全市經濟...

  【編者按】

  一座年輕的城,正在成爲一群年輕人的城。

  8月20日,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將迎來掛牌五周年。五年來,臨港聚焦开放、創新兩大使命,全力擔負國家改革开放試驗田和全市經濟發展增長極的重任,爲國家試制度、補短板、探新路,奮力走在全國改革开放前列。

  這裏是上海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有年輕的創業者和科學家,有國際化的企業及平台機構,也有土生土長的臨港人,他們將用自己的故事,講述如何遇見臨港、選擇臨港、扎根臨港。

  澎湃新聞將全面聚焦這片高水平开放的創新熱土。本篇講述全球最大天文館——上海天文館的“頂流”如何煉成。

天文館外景   本文圖片均爲上海科技館 供圖

  “年輕的城”遇上“年輕的館”,臨港新片區和上海天文館的邂逅,成就了科技展示和科學教育的“頂流”故事。

  2021年7月17日,上海天文館正式开館,次日起面向公衆开放。此後至今,“一票難求”成了這座全球最大天文館的常態,即便距離上海市中心近80公裏,它所勾勒出的沉浸式太空遨遊體驗仍然牽動着無數觀衆飛馳的好奇和浪漫的遐想。

  又值暑期,“大客流”日復一日。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天文館管委會主任劉健坦言天文館的每位工作人員肩上都有壓力,但每當看見來館的孩子發出的驚奇贊嘆和好奇目光,也就充滿了動力,“到天文館來,最重要的是激發大家的好奇心,讓每個人參觀後都有所感悟。”

  匆匆三年,上海天文館伴隨着臨港這片熱土成長,放眼望去,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海昌海洋公園、朵雲書院、耀雪冰雪世界……臨港文旅發展已成生態,上海天文館在劉健看來也是臨港的“一顆珍珠”,他所希望的是,讓這顆珠子再亮一些,讓它發出的光能夠照得再遠一些。

上海科技館副館長、上海天文館管委會主任劉健

  “十年磨一劍”

  劉健來到上海天文館工作是在2021年5月底,離正式开館還有不到兩個月,剛一上任,开館的籌備工作便落到肩上。

  “非常幸運,能參與世界最大天文館的开館籌備。”劉健說。但他心裏深知這座天文館的來之不易,也更能理解公衆期盼开館的目光。在上海建設一座天文館,凝聚了衆多天文學家和愛好者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夢想。劉健常說,上海天文館的建成,最需要感謝的是葉叔華院士。

  從2010年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原台長葉叔華就曾多次向上海市委市政府建言,在上海選址興建一座天文館,她的建言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經過調研和論證,上海天文館項目於2014年1月由市發改委立項,2016年11月正式开工。

宇宙展區-引力

  這是當之無愧的“十年磨一劍”。從建築結構到展示策劃的設計,“磨”是貫徹始終的關鍵詞。模擬天體運行軌道和“三體”結構的主建築外形,彰顯設計美的同時斬獲無數專利。在鮮有參考的情況下,展示團隊以近5000頁的設計方案打造出國際領先的天文館應有的展陳規格。开館儀式那天,葉叔華院士站在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身旁,與多位領導共同啓動了“宇宙之眼”开館裝置,也爲自己圓了一個跨越時間長河的夢。那時,她已94歲高齡。

  上海天文館开館後收獲的反響可以用“轟動”來形容。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館,遠在市中心80公裏开外,籌建時難免有參觀人數不足的顧慮。所幸現實沒有那么骨感,开館前最大一次壓力測試時,從館領導到每位員工,都在一线維持秩序。後來的日子裏,比起“無人問津”,上海天文館更需要擔心的是被“踏破門檻”。

  遠在臨港卻有如此的火爆程度,劉健說:“沒想到,剛开始真的沒想到。”

徵程展區-核心艙

  “和臨港這片熱土綁定”

  地處偏遠是不爭的事實,但現在看來,臨港似乎也是上海天文館最正確的選擇。

  回顧上海天文館在臨港的落地,無外乎是“空間”二字。既是地上的空間,又是天上的空間;既是橫向的地理空間,又是縱向的發展空間。

  佔地面積約5.8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8萬平方米,傲視全球,這是規劃設計者的魄力,也是承接落地方的魄力。臨港能夠劃出如此空間,更有甚者,在其周圍進一步配備了總佔地面積54公頃的星空之境海綿公園,極力擴大天文概念的輻射範圍。如此規模,在任何地區都是有些難以想象的。

家園展區-日地月

  除此之外,早年尚未充分开發的臨港有着較好的“暗夜”環境,具備進行天文觀測的條件,也能夠支持上海天文館在科普和科研等多方面的需求。縱向發展上,臨港新片區近年來在科教文衛等方面的項目落地,以及人口人才導入方面的政策傾斜,都爲天文館的發展提供了絕佳土壤。資金方面,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更是對天文館的展示和數字化提升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如果現在把選址的決定權交到劉健的手裏,他說他依然會堅定地選擇臨港。葉叔華院士也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落地臨港是“無意中撿了個大幸運”,早年立項時只覺得風景不錯,且當地政府非常熱情,沒想到新片區成立後一下子成了發展的熱土。

  從周遭一片農田到如今高樓林立,臨港的發展速度是肉眼可見的。人氣快速聚集,“年輕的城,年輕人的城”也不再是單純的口號。劉健家住上海虹橋區域,去上海天文館的通勤幾乎橫穿整個上海,往返不少於4個小時。但他覺得自己還是很开心。這三年裏他至少有一半時間在臨港工作,與天文館的團隊一起,在不斷的磨合中見證着天文館和臨港的發展。

  劉健覺得,开館伊始就進入上海天文館工作的人員可以稱爲“第一代天文館人”,因爲熱愛,這支年輕的團隊得以實現專業與愛好的雙向奔赴。他們和臨港這片熱土是綁定的,和臨港的發展是休戚相關的。在“年輕的城”的“年輕的館”裏,年輕人和激情自是不缺,劉健以爲更需要的還是經驗的沉澱,需要大家沉下心來,把每一件事情做得更好,做出精品。

一米望遠鏡

  “打开博物館的天窗”

  以“連接人與宇宙”爲設計理念,以“激發人們的好奇心”爲使命,以“爲人們塑造完整的宇宙觀”爲愿景,這些是上海天文館寫給自己的注解。

  在科普這件事上,這座全球最大場館的“野心”是不言而喻的,全館的設計包含太陽及太陽系、恆星及星系、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天文學史、未解之謎、航天和地外生命等8個類別的內容,是現有天文館中展示內容最全的。

  天文或許是無限神祕的未知,但星空同樣也是極易共享的浪漫。在劉健看來,天文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在基礎教育中應佔據更多的比重。孩子吸收知識的能力很強,加上他們的好奇心,天文科學教育對擴展孩子們的眼界,完善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上海天文館裏,除了“看”之外,劉健更希望大家還能“悟”到什么。天文館不僅僅是一個“網紅打卡地”,更是一個提供互動式科學教育的場所。三年多的工作中,他看到了公衆日益增長的科普需求,也看到了天文館對廣大愛好者的強大吸引力。

  他算過這樣一筆账,上海天文館每天接待觀衆約4500名,那么要讓中國14億人都能參觀一次天文館,幾乎是“千年大計”。怎么讓更多的人能認識和了解天文館呢?劉健說要“打开博物館的天窗”,做更多的延伸工作。上海天文館,不僅僅是地域上的一個點,更重要的是它的科學傳播以及輻射能力。

  因此,去課堂、去路邊、去线上。

觀衆參觀

  從推進天文科學教育進課堂到科學教師培訓,劉健認爲天文科學教育是多學科交叉的,在基礎教育階段,它可以以多學科聯動教學的形式呈現,讓孩子能夠從多個維度來理解天文。而對科學教師來說,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教師會在教學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的需求量會進一步擴大。培養更多的科學教師,對提升公衆科學素養至關重要。

  天文館會根據天氣情況不定時地舉辦“路邊天文”觀測活動。把望遠鏡拿到路邊,歡迎市民一起加入觀星。劉健記得曾有過近千名市民聚集的盛況,大家對於天文所表現出的熱情和好奇心一直令他不能忘懷。與此同時,隨着城市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他也期待着臨港能夠推進“暗夜社區”的建設,爲天文愛好者營造一個友好的觀測環境。

  元宇宙、天文數據可視化技術亦是未來場館科學教育的有效手段。當下,上海天文館也正與相關領域的頭部企業合作,希望能夠從數字化領域推動上海天文館的提升,讓上海天文館的展示和教育通過數字化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

  劉健說:“上海天文館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一代天文館人立下標杆,十年、二十年後又將會有下一批人繼續接棒。而對於臨港來說,他覺得上海天文館所能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把自己的光亮度發揮得更好,“我們越亮,臨港就會更亮”。

  滴水湖畔,上海天文館的穹頂下,五周歲的臨港新片區有自己的星辰大海。



標題:“年輕的城”遇上“年輕的館”,頂流是這樣煉成的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1160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