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來,廣東汕頭的一家餐廳,不斷出現在大衆視野中,成爲網友們爭相轉載點贊的“爆款”——
這可能是中國最傻的餐廳之一:不設門檻、不分貴賤、無論老幼,一概喫飯不要錢。
這也可能是中國最暖的餐廳之一:免費領了七八年盒飯的流浪漢,會不定期送來雞蛋;曾來領取盒飯的阿姨,後來成了店裏的常年義工。
它叫三元飯堂,位於廣東汕頭,自2016年起,便每天向孤寡老人、殘疾人、困難家庭和一切有需要的人免費提供午餐和晚餐。
前不久,三元飯堂迎來八周歲生日。一日兩餐,全年無休,它用八年如一日的堅持告訴世人:愛心能讓天下真有免費的午餐。
到了喫飯時間的三元飯堂。受訪者供圖
靈光一現的三元飯堂
2016年的春節,肖毅作爲義工跟着公益團體去給老人送米送油。這也是當地的一種習俗。那時,他注意到,一些腿部或眼部殘疾的老人,即使領到了米和油,也很難自己做飯。一位老爺爺讓肖毅印象格外深刻,眼睛看不到,親戚或朋友隔兩三天會給他煮飯。“那些飯菜他會喫兩三天,桌上的菜已經發黴了,但他看不見,還在喫。”
一個念頭冒了出來,與其給這些老人送米送油,不如每天給他們煮好飯送過去。
就這樣,肖毅开始做些盒飯送去烏橋島,那裏居住着不少老人,每天能發放三四十份盒飯。
就這樣送了幾個月,那年的7月24日,有了三元飯堂。
不過,聽見三元飯堂創始人、發起人之類的稱呼,肖毅總會笑着解釋。在他看來,三元飯堂不是誰的所有物,只是“一开始我自己折騰的,後來身邊朋友看着覺得還不錯,大家一起參與進來”。
至於飯堂名字,靈感源於肖毅觀察到的一個生活細節。男人之間遞煙,比較好的要3塊錢一根。他想,一根煙錢其實可以幫助很多人,“你給我一根,你自己抽一根,就是6塊錢,能做一份盒飯了。”於是肖毅和朋友一合計,抽點便宜的煙,把省下的錢去做盒飯,發給有需要的人。
他覺得,三元的金額也代表着做公益其實可以不承擔多大的經濟壓力,只需三塊錢就能看到實打實的盒飯被送出去。
飯堂的兩位義工老姨。受訪者供圖
肖毅也沒想到,當時的靈光一現,會延續出此後八年的溫暖。
八年裏,三元飯堂的地址幾次變更。從烏橋二馬路136號到二馬路363號,再到汕頭老城廈嶺路6號,從十幾平方米到30多平方米的門面,現在的三元飯堂設備更齊全了,蒸箱、炒鍋、冰箱、電磁爐等一應俱全,他們也更有信心烹煮出色香味俱全的飯菜。
不變的是全年無休、一天兩餐,還有那份隨性與溫暖。
每天上午10點,飯堂开始煮飯,11點半左右开始發放盒飯,午飯大約能發230份。下午四五點,需要領盒飯的人們陸陸續續地來,義工又再發出幾十份盒飯。需要送餐上門的三戶人家,義工老姨回家的時候會順便帶回去。
在三元飯堂,沒有固定的菜單。兩位老姨和幾位阿姐常來幫忙,但義工們也沒有特定的排班和分工,“大家有空就來,有什么食材、會做什么就煮什么飯菜。”孤寡老人、殘疾人、臨時遇到困難的人,只要真的需要,都能領到三元飯堂的盒飯。
李秋萍在三元飯堂幫忙。受訪者供圖
義工與流動的善意
炒菜、打飯、發盒飯……過去8年,每到周末或節假日,54歲的李秋萍就到三元飯堂做義工。她是汕頭一家幼兒園的廚師,工作之余,有空就去三元飯堂幫忙成爲一種生活習慣。在她的影響下,兩個女兒、姐姐、嫂子等,也時不時到這裏幫忙。
8年前,三元飯堂开張不久,李秋萍在電視上看到新聞報道,心生觸動,隨即走進了這家店,“看見一群年輕人在忙活着,專注地做很實在的善事,覺得他們太有愛心了。”從那刻起,李秋萍就決定“加入他們”。
在三元飯堂,只要捐3元,就能送人一份盒飯。李秋萍決定先幫60人,於是,每月捐款180元。捐款之余,擁有廚師證的她开始定期到店裏幫忙炒菜。
三元飯堂的一份盒飯至少三道菜,通常一道魚或蝦、一道葷菜、一道素菜。一餐往往派發200多個盒飯,每個周末的中午,李秋萍要在爐竈前,汗流浹背地守着一口大鍋,翻炒三次素菜、烹飪兩次葷菜以及魚或蝦,忙活兩個多小時。
三元飯堂的盒飯。受訪者供圖
“一餐要消耗20斤肉、200元的魚或蝦,以及150元的蔬菜。”李秋萍說,附近菜市場的阿姨聽說三元飯堂是做善事,不僅給菜價打折,還每天免費幫忙提前處理,肉攤、魚蝦攤的老板們也不約而同地給出最低價,並送貨上門。有時,還有好心人免費送來魚、蝦、肉等,給依靠這家小店維系生活的人加餐。
今年,三元飯堂搬遷新址後,李秋萍發現來獻愛心的人更多了,並且越來越年輕,“有不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趁着休息日來做義工,還有小朋友跟着家長來,想用壓歲錢做好事。”李秋萍記得,8年前,三元飯堂每天只有四五位義工,而如今,義工隊伍已壯大到50多人,每天可能有十多位義工。
在三元飯堂,李秋萍見證着不少溫暖的回饋:比如,70多歲的“老姨”家境困難,曾靠來這裏領飯討生活,後來卻成爲每天常駐店裏的義工;幾個收廢品的老人,時不時买幾盒雞蛋送到店裏;一個長期領飯的男生,盡管存在精神障礙,卻經常來店裏幫忙幹體力活……
對於三元飯堂,李秋萍也充滿感激,“它讓我變得快樂。哪怕生活中出現煩惱,一走進這裏,能夠實際地幫助別人,感覺就得到了治愈。”
“管飽、管暖。”在她看來,這正是三元飯堂最大的意義,“溫暖那些遭遇困難的人。”
三元飯堂的盒飯。受訪者供圖
只想簡單、穩定地煮飯
在城市的一角,三元飯堂默默走過了八年。直到不久前,兩位博主的視頻讓這裏受到空前的關注。
肖毅和幾個朋友輪流充當客服回復熱心網友們的私信,幾個人光回復就是兩個通宵。有一天,肖毅回復私信到凌晨四點半,早上一睜眼又开始回消息。
他直呼最近真的很忙。熱心網友捐了很多物資送到飯堂,還有捐款,到飯堂現場去的人也變多了。
肖毅和熱心網友捐贈給飯堂的物資。受訪者供圖
甚至對飯堂的名字,網友們也有了很多善意的解讀。
有人覺得,“三元”諧音善緣,恰好和飯堂的事跡相呼應。也有人將“三元”理解爲“天地人”和“你我他”。對這些解讀,肖毅覺得,“都很好,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三元飯堂。”
至於他自己,有空就會到飯堂看看,幫幫忙。比起飯堂,這裏更像個溫暖的大家庭。在這裏,大家彼此熟悉又陌生。“其實很多人我們都很熟了,但是不知道對方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單純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我覺得這樣也挺好。”
於是提起時,肖毅常只以“雞蛋大叔”“輪子大叔”等作爲代稱。對以撿廢品爲生但不定期送來雞蛋的“雞蛋大叔”,肖毅很感謝,但不希望大叔被套上道德枷鎖,“他送雞蛋來,這是他自己想做的事,我們很感謝,哪怕不送了我們也會記得。”
這也是肖毅對三元飯堂的態度。飯堂走紅後,他看到很多網友的真心贊譽,甚至有人說他們“功德無量”,他直說,“我現在做的事情不需要大家誇,如果哪天飯堂不做了,也希望大家不要罵。”
肖毅介紹,三元飯堂的盒飯領取是免費的,成本則由發起人、愛心人士捐贈的善款承擔。在飯堂運營的成本方面,如果善款不足以覆蓋日常开支,那么他和飯堂的“鐵粉”就會多出錢補足。這之中,有他和他的朋友,也有常來幫忙、常捐款的義工。“算一算,從剛成立到現在,一直堅持捐款的有七八個人吧,捐多捐少看大家的能力,沒有定數的,也不是硬性的承諾,只是大家很自然的一個舉動。”
他說,今年以來,情況要好得多,善款基本能夠覆蓋飯堂的日常運營成本,用於購买食材、爲困難人群購买生活用品等。但即使曾經一個月倒貼飯堂4萬多塊,肖毅覺得,开辦飯堂的八年裏,錢是最小的事。他們收到的評價有好有壞,有質疑,有闲言碎語,也遇到過造謠。他隱約覺得,相信是種很難得的珍貴力量。
關於接收善款,他們注冊成立了非營利組織“三元匯愛心協會”。有意捐款的熱心人可以通過三元匯愛心協會的官方微信和他們取得聯系,掃描對公捐款账戶的二維碼。錢款使用等相關財務情況則會每年向民政主管部門提交審計報告。
在熱心博主的指導下,他們在多個平台創建了三元飯堂的账號,除了一开始簡單介紹三元飯堂的故事和菜品,之後的鏡頭就留給義工和常來領盒飯的人。肖毅覺得,那些都是很好的故事,值得被大家看到。
但他不想做網紅,“做網紅就累,簡單、穩定地煮飯就不累。”無論是辦飯堂還是接受捐贈,他都更追求細水長流。
“熱心網友捐100袋米當然很感謝,但如果可以換成每個月1袋,可能就更好。”不過,他們對每一份善意都很珍視,真誠地記下幫助過飯堂的人們。
三元飯堂的牆上寫着幫助過他們的人。受訪者供圖
對三元飯堂,肖毅沒有所謂的計劃,只想踏實做好每天的事情,“把飯做好,把飯喫好,就好了。”
【新聞+】這是萌生於杭州、流傳於全國的善意
肖毅和朋友們創辦三元飯堂,和愛心餐廳雨花齋頗有淵源。而後者是一份萌生於杭州、流傳於全國的善意。
2011年,杭州建德廣安禪寺的前住持文全長老,拿出一生的積蓄5萬多元,在建德指導創辦全國第一家免費的互助素食餐廳,取名爲“雨花齋”,並提出“喫了就好,做了就好,舍了就好,夠了就好,了了就好”的“五了”精神。
“雨花齋”开辦的第二年,年過八旬的文全長老離世,而“雨花齋”之名卻被廣泛傳播。德清、溫州、諸暨、寧波、余杭……“雨花齋”在浙江各地遍地开花,並相繼走向鹽城、北京、上海、樂山、常州、青島、貴州等全國多座城市,各地愛心人士自發參與、自行組織。
據悉,全國各地曾遍布近千家雨花齋,每天向社會提供的免費素食逾十萬份。用餐人群中,70%以上是老人。
標題:天下真有免費午餐?最近,汕頭這家“傻餐廳”火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8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