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佳琦偶买噶。
雙十一大战剛圓滿結束,“李佳琦雙十一收入超250億”,便迅速登上熱搜。
250億平淡的好像250塊,只是冰冷沒有感情的計量單位。
美ONE方面回應稱:“數據純屬捏造,嚴重不實,雙11收貨及數據統計遠未結束,且李佳琦直播間從未公布過GMV數據,所謂的250億元收入純屬無稽之談。”
但網友們仍然直呼離譜,認爲具體情況恐怕大差不差。
與之相對的,受大環境影響,今年的雙十一顯得異常冷清,不再是炫耀消費的盛宴。日漸幹癟的錢包和艱難的生活,成了大多數底層老百姓的難言之隱。
淘寶、京東很識趣,雙雙默契地沒有公布成交金額……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01
妖風把人們吹成傻逼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史記·貨殖列傳》
早在兩千多年前,太史公就寫出了人性的本質。
搞清楚,帶貨主播成功的邏輯,就是人人都曾做過的白日夢:
全國每個人給我一毛錢,我立刻就是億萬富翁了!
現如今,白日夢完全可以通過電商平台實現。
不怎么看直播的男人們,包括我自己,總是非常納悶:那么多人看別人帶貨,究竟在看什么?
有人覺得买東西直接到淘寶店鋪下單不就完了,看直播浪費很多時間,時間成本太大了,完全沒必要。
自己想买的東西自己還不了解么。
這問題其實沒必要爭論。就和女人喜歡逛街,男人無法理解是一樣的道理。
女人逛街就是喜歡各種比較,聽人講解,除了买東西,還享受挑選和交流的過程。這就是商場賣首飾衣服和化妝品的,都有那么多導購的原因。
男人买東西最討厭別人在旁邊叨叨,喜歡自己看自己查資料分析。
所以這種購物直播間就是女人們不出門逛街的方式,直男們也當然會嗤之以鼻。
男女消費差異言歸正傳。
女人們起初或許只是因爲新鮮感,隨便看看,並沒想着买東西。
新鮮感過後,有一部分人可能會因爲主播的某種人設,獲得滿足的觀看體驗,成爲其粉絲。
李佳琦是典型的代表。他的觀衆,主要是女性白領。
“懟商家、懟品牌”是真性情,“勸15歲以下的小孩不要看自己的直播”是三觀正,主打的就是個貼地氣與真誠。
對他的“女孩兒”們而言,消費已不止是單純地購物,更是在支持自己喜歡的主播,爲打發無聊的時間、滿足的情感空洞买單。
當然,這一群體,並非直播帶貨的最終目標。
女白領們雖然也貢獻了一部分消費額,但她們更大的作用,是打造口碑、擴大影響力。
一個女人等於五百只鴨子,十萬女白領足以讓一個主播成爲家喻戶曉的名人。
不論拼多多、抖音、快手還是淘寶,最重要的开墾對象,是下沉市場。
因爲你賣貨的核心前提是,消費者有足夠的的時間、去看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介紹產品。
一二线城市的人們,就不太可能有這種條件。
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是快手一哥辛巴,成功到令人厭惡的程度。
辛巴反復強調自己是“農民的兒子”,用坎坷的創業經歷來演苦情感,又用“來了就是一家人”來營造親切感。
曾經還搞出個大新聞:直播結婚帶貨。
燒7000萬,主持人胡海泉在現場報幕,張柏芝送禮物,成龍護送辛巴走上高台,邊結婚邊帶貨,賣了1.3億。
許多辛巴的粉絲都覺得,辛巴給他們帶來了一種“买了他推薦的東西生活就能更美好的感覺”,即便自己根本不需要。
這說明什么?
說明廣大下沉市場的數億老百姓,娛樂方式、購物渠道實在匱乏!
看直播,不僅給他們提供了門檻極低的購物渠道,更爲他們帶來了消遣時間的樂子。
僅僅幾年以前,全國的鄉鎮還並沒有普及電商。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早就習慣了售貨員給他介紹商品的實體店模式。
突然讓他們去網點买東西,你描述得再天花亂墜,他們也覺得不真實。
要是能像以前,專門配個銷售面對面介紹,該多好!
直播的意義就在這。
再加之,能出圈的主播,都是口才出衆之輩。心思簡單的下沉消費者們,被洗腦也正常。
在互動中就可以直接購买產品,還能讓你花錢不肉疼,反而產生买了主播帶的東西,就能活的更好的幻覺。
客單價低,粉絲傻,時間多,容易被割韭菜——這就是直播帶貨的致富經。
一陣妖風來臨,一些抓住機會的草根迅速崛起,牢牢咬死頭部的位置,立刻就產生了階級固化。
眼見有人一步登天,大批投機者湧入市場,試圖分一杯羹。
但只有極少數能突破階層,九成九的後來者連湯都喝不到。
風還在吹,所有人都身心俱疲。
02
一將功成萬骨枯
誰都知道,中國電商平台十幾年如一日,仍在迅猛發展。
但平台們活得越來越艱難,也是顯而易見的。
最典型的就是雙十一購物節,從原來的一天,到幾天,再到現在的十幾天。
無論是熱度還是銷售數據,都一年比一年低。
從去年开始,曾經每年必看的節目“雙11晚會”就集體失蹤,各大平台也不再公布具體銷售額。
今年,則是幹脆用訂單量替代銷售額。
什么原因,懂得都懂。
與之相對的,各大主播的战績,卻一個比一個猛。
首先是被傳日賺250億的李佳琦。
250億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比較真實的統計是,李佳琦在雙十一當日的銷售額是95億,再次刷新了自己的銷售紀錄。
一天,95億人民幣營收!
A股有幾家公司能辦到?
最近與李佳琦掐架的小楊哥,雙十一當天,銷售額6億。作爲“後輩”,能達到這樣的成績,足以證明他搞笑、輕松風格的受歡迎程度。
再就是今年頗具爭議的辛巴。作爲快手一哥,辛巴在雙十一當日的銷售額爲34億,足以證明他在直播電商領域的實力和影響力。
廣東夫婦,雙十一當日的銷售額11.5億。
同樣是個天文數字,反正我真無法想象,那到底是多少錢。
其他網紅主播,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僅上面說的這4家,購物節當天的銷售額,就超過145億。這可是一天!這到底是誰的狂歡節呢?
這件事得分兩方面來看。
直播給商家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但僅局限在頭部品牌,只有頭部品牌有足夠資源去支撐頻繁上頭部主播直播間。
而絕大部分賣家,交給主播的坑位費以及產品的讓利,不一定能帶來更多的利潤。
尤其是,這兩年的大環境,導致买賣雙方,對於優惠這件事的理解,出現巨大分歧。
买家覺得,你也沒便宜多少啊,不打個五折還叫雙十一?
賣家覺得,原料、物價、人力成本都在漲,商品沒漲多少還便宜了那么一丟丟,已經是很優惠了!
客觀來說,確實如此。
买家想撿漏,賣家想賺錢,這是根深蒂固的矛盾。
產生了矛盾,自然就產生了分歧。
作爲消費者,當然是誰便宜我买誰的。
這是合乎人情、合乎邏輯的行爲,卻對市場造成了巨大傷害。
本來從生產到銷售,要經歷很長的環節,這個環節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分一杯羹,養活自己的一家老小。
但主播的存在,直接讓中間環節消失了,成了點對點。
這可以說是一種進步,提高了運轉效率。
但整個環節上的肉都被兩頭喫了——一頭是消費者,確實得到了好處,便宜;另一頭就是主播自己,喫的盆滿鉢滿,根本盛不下。
如果僅僅是這樣,倒沒什么。
更惡劣的,是壟斷。
直播雖然是人人都能播,但帶貨不是你想帶,想帶就能帶。
比如我想买個刮胡刀,正好羅永浩推薦了一款,我當然優先在他那兒下單,而不是某個野雞主播。
很簡單的道理。
你情我愿的买賣,道理非常簡單。
對名人而言,錢就是這么好賺。
所以你看,如今越來越多明星拋棄主頁,甚至央視主持人都一個接一個離職,跑去开直播賣貨。
比如李思思,曾經主持過九次央視春晚,於今年10月9日從央視離職,10天後,曾經主持過三屆春晚的劉芳菲也正式宣布離开央視。
俗氣點說,就是看明白了做主播更賺錢,做一場直播賺到的錢比他們一年的工資還多。
很多站在聚光燈下的人總喜歡說,有多么熱愛自己的事業,當更大利益出現的時卻拔腿就跑。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外儒內法。
曹德旺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說:美國明星從來不帶貨,高收入人群不會跟底層人搶飯碗。
這不是精美,只是在陳述客觀事實。
有些人一手賺着底層人的電影票、演唱會門票,另一只手又來跟底層人搶飯碗,喫着碗裏望着鍋裏,確實有點過分了。
財富越來越不平均流進少數人口袋裏,大量的實體店入不敷出,只能被迫關門,地攤經濟萎靡不振,小商小販賺不到錢。上班族要么失去工作,要么工資越來越低。
03
尾聲
最後,還是拿李佳琦說說吧。
李佳琦先生無疑已經是個資本家了,而且還是個不小的資本家。
但是李佳琦和我們印象中的資本家,《資本論》中描述的資本家有很大的不同。
李佳琦真的是草根,從打工人打成資本家的,用賣一件貨拿一件錢的聚沙成塔方式完成原始積累,不壟斷任何生產工具。
同時,他雖然开公司當老板,但公司最核心的資產是他自己,他深度的參與工作,並沒有不勞而獲。
既不血腥暴力也不剝削,完全符合市場規則,屬於罕見的幹幹淨淨的資產。
假設李佳琦沒有偷稅漏稅,那他就是完美資本家,《資本論》都挑不出來毛病的那種。
李佳琦沒有資本論上的任何一條原罪,但卻做着和資本相同的惡——就是財富過於集中,讓很多人沒有飯喫。
從前的資本,可能是利用壟斷生產工具、剝削實現財富的過分集中,砸別人的飯碗;
而李佳琦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借助生產工具的加持,砸別人的飯碗。
雖然目的和初衷都不是邪惡的,但造成的結果確實是不好的。
無論你的錢來的多么合理。(全文完)
標題:日賺250億?“李佳琦”傷害了誰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9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