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而行︱交通運輸安全2023的謀變與破局

2023-07-20 18:00:10    編輯: robot
導讀 當今世界,國際城市間的競爭已經演變爲資源、功能、體制、機制、產業、人才之間的競爭。交通是發揮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路與路,縱橫交錯,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車暢行於路路之間,是2023對於這個老生常...

當今世界,國際城市間的競爭已經演變爲資源、功能、體制、機制、產業、人才之間的競爭。交通是發揮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路與路,縱橫交錯,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的車暢行於路路之間,是2023對於這個老生常談但又總有新鮮點的話題。

一、2023交通運輸的“安全觀”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對於交通運輸,安全是凌駕於任何需求之上,安全爲先、效率爲後、感知增強、平台支撐、服務鋪路等,都是關乎交通運輸安全建設內涵與簡短路徑。

之前很多人說,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就是交通運輸安全最爲有力的保障;而時過境遷,車路協同落地爲實與無人駕駛空中樓閣,還是依舊。爲此,拋开噱頭與喧譁,2023是該更加理性與審慎看待,交通運輸安全的時代脈象,以便能對症下藥,及時行醫。

對於交通新基建,“老交通”顯得有些不明就裏,尤其是在全球競爭加劇,交通運輸安全應有力支撐國內大循環建設。

顯然,國內交通運輸大循環建設,基本出發點就是在區域間、城市圈、農村交通建設幾個大的建設面。未來,交通的運輸安全將會越來越依賴於科技,這將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科技的發展將讓交通更加智能化、綠色化、安全化和高效化。

對於一個政策趨向型產業,一紙紅利,更有說服性。2022年,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意見》提出到2035年,實現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准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鬥時空信息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

到2025年,交通運輸技術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科技創新能力全面增強,創新環境明顯優化,初步構建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創新驅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將發展重點放在服務國內大循環建設上,進一步加強區域間、城市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支撐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服務全國生產和消費;進一步提升農村交通建設,支持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激發鄉村活力和農民的消費潛能。

二、與智同行:2023交通運輸安全“科技法則”

爲滿足運輸與出行,路才出現。而我們理解的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出現的時間也就百年間。但城市翻天覆地變化,比如新加坡15%的土地面積用於建設道路,形成以10條快速路爲主线的公路網絡,以其健全發達的交通路網和前瞻性的交通規劃管理,爲高密度的人流與車輛提供着優質的服務。

其中安全之上富有成效地开發和運用智能交通系統是新加坡在城市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和實踐中引人注目的一環。

還是以科技視角來看待2023的路向何方,或者說未來之路上的運輸安全。而有關車的“聰明”,更多是在無人駕駛或者車路協同方面大做文章,在此不表。

路的“智慧”,是可以連接空間,跨越感知邊界,數據交融和信息承載。相較於“老交通”,這一次路的“新基建”是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應用5G、衛星定位、AI、物聯網、雲計算、邊緣計算、大數據、GIS、BIM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全面感知分析、整合和處理路網運行信息,以數據資源驅動路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創新發展。

如果將其濃縮,就是智慧的路,是能感知化、互聯化和智能化的。縱橫交錯的路,好似一張網,爲了全面掌握路網運行狀態、採集實時車輛運行數據,實現在线監控、指揮調度、公衆信息服務等功能,建設全程覆蓋的氣象、圖像、交通量等路網狀態感知數字化設施,實現全時、全天候路網宏觀運行狀態監測和預測准交通對象微觀運行軌跡,看得全,看得准、看得懂,是智交通運輸保障安全的感知體系發展方向。

要實現智能應用,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也很關鍵。

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整合路網靜態交通設施、動態交通流和交通參與者的時空信息,並基於GIS/高精地圖構建完整的數字孿生平台,在此基礎上提供認知、決策、仿真、評估等算法模型,是提升交通安全和效率的關鍵。

爲交通運輸安全,在路側基建的最快路徑就是路網感知後數據互聯互通,最終來做路的智能應用。而通常,我們說的路一般是分爲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這兩者,還是在保障運輸安全上,各有側重,和而不同。

高速公路的運輸安全基建,整體實施路徑可按照從路網感知,到路網認知,最終達到智慧路網來分步實施。

第一階段重點關注路網監測感知體系建設,在重點路段、橋豚邊坡、收費站、服務區等通過視頻、雷視擬合、健康監測、氣象傳威等技術手段實現交通流、結構狀態,機電設備等數字化。

第二階段應引入AI、大數據、雲平台等技術,實現路網監測感知由看得見升級到看得懂,能夠基於監測感知實現事件識別、態勢研判、交通預測等路網認知。

第三階段要基幹路網感知,認知體系打造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維、服務”五位一體的智慧路網,推動全域、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實現高速公路全路網感知全天候通行、全流程管控和全過程服務。

而城市道路的運輸安全,也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階段主要從價值場景入手,構建基礎的路網感知和智能中樞平台能力。

第二階段數字化孿生平台基本建成,融入更海量、更精細的路網感知數據,提升整個路網和出行需求的認知能力,各相關行業和部門的交管管理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這一建設階段在前幾年可謂熱火朝天,對於交通管控,之前隨處可見的出行難、停車難,依然懸而未決;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發展及管理仍顯滯後;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全社會交通安全理念、交通文明意識與汽車發展並未同步;物流領域在數字化轉型中也有所期待,其核心競爭力,從物流能力轉向信息技術,在業務各環節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持續創造價值流,解決安全運營、物流過程不透明、服務滿意度低和決策缺乏數據支撐等痛點。

隨着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和國際經濟活動日趨頻繁以及供應鏈管理思想興起,現代港口也有管理之痛:人力需求量大而人員結構不合理,缺少統一規劃的流程設計和優化,同一港口不同碼頭的作業流程差異較大,物流信息系統集中整合緩慢,信息孤島比較普遍等。

第三階段實現全路網的全息感知全部薄蓋,數字化孿生平台更加智能,業務協同更加緊密,智能決策實時化、自動化,自我演進,實現全業務智慧來保障運輸安全。

第四階段則爲城市交通管理者與參與者都能深切體驗到交通應用的智慧能力,而大多時候對於車主與市民,對於路的智慧,體驗感不強,而這一階段應用的技術更多是智能無處不在。

可以暢想,市民出行刷人臉,停車和過收費站極快的無感支付,交通信號燈真正的車路協同與精准自控等等。

總之,2023交通運輸安全也被賦予更多內涵與意義,用戶需求更加復雜和多維,業務和商業模式,甚至是組織運作模式都將改變。

而無論怎么變,安全依然是建設的基點,道路以暢通爲本,行車以安全爲准。

標題:向智而行︱交通運輸安全2023的謀變與破局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049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