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催生許多實用技術誕生,將來公共場合可能會有一台病毒監測器,當警報響起,工作人員就可稀釋空氣,降低病毒含量。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結合氣溶膠採樣技術與生物感測器,開發出病毒空氣監測器,短短五分鐘內偵測環境的新冠病毒 (SARS-CoV-2) 量並警告。
自新冠疫情 (Covid-19) 發生後,空氣傳播 SARS-CoV-2 病毒即時監測是科學界未能解決的技術空白,最近終於有了突破發展,《自然通訊》期刊研究證實概念可行,華盛頓大學麥凱維工程學院和醫學院一組研究人員開發出空氣品質監測器,可檢測室內活 SARS-CoV-2 病毒量。
空氣監測器運作原理是高速捕獲氣溶膠病毒,讓病毒顆粒與感測器蛋白質結合,蛋白質可辨識 SARS-CoV-2 的刺突蛋白。之後施加電壓改變病毒顆粒電荷,檢測到電變化後,會從綠燈切到紅燈,表示需增加房間空氣流量。作者表示,基於奈米抗體的電化學法可更快檢測病毒,因不需試劑或大量處理步驟。
最終目標是商業化,放在公共場所
監測器有兩樣核心技術,一是濕旋風技術運作的空氣採樣器,可非常高速吸入大量空氣,約每分鐘 1,000 升,比多數商業生物氣溶膠採樣器運轉流速快許多。
另一種是研究人員開發的微免疫電極 (MIE) 生物感測器,原本檢測阿茲海默症的生物標誌物澱粉樣蛋白 β,研究人員把辨識 β 澱粉樣蛋白的抗體,替成美洲駝的奈米抗體,可辨識 SARS-CoV-2 病毒的刺突蛋白。這種奈米抗體體積小,易複製修改,且製造成本低廉。透過這監測器,研究小組在新冠病毒患者臥室檢測到病毒,無病毒空氣樣本也沒有檢測到病毒。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沒有任何東西告訴我們房間有多安全,如果你在有 100 人的房間,不想五天後才知道自己是否生病,這設備可即時或每 5 分鐘讓人知道空氣是否有活病毒。」
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測試機器穩定性與降低噪音,讓機器更實用,最終目標是商業化,放在公共場所。將來還會加入檢測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鼻病毒和其他經常感染人類的主要病原體,譬如醫院機器可監測容易使患者有併發症風險的葡萄球菌或鏈球菌。
(首圖來源:Flickr/ CC BY 2.0)
標題:美研發病毒空氣監測器,五分鐘內就知有無活病毒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6157.html